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2 16:34:46

文档简介

姓名
孙国玲
单位
临沂四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教材分析
秦朝政治制度内容复杂,难度较大,但比较系统,学生初中已有知识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皇帝制度、郡县制度浅显内容理解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及作用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由来;三公九卿制职责及关系;
2.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背景、内容、特点、评价;
3.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音频资料播放:导入秦始皇一代霸业,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梳理部分:PPT演示,推进知识结构,直观、准确的剖析知识。
秦统一措施:视频资料突破,生动的讲述避免了课本的枯燥,提高学生兴趣。
作业训练:QQ在线交流,双向互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音频资料
欣赏感受
MV
讲授
幻灯片播放知识梳理
学习理解
PPT
训练
投出问题和答案
做题
PPT
秦统一的其他措施
视频播放
看视频思考问题
视频
练习
QQ在线
QQ在线
交流软件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在知识结构方面,做的较多,,学生对高中历史还不是很熟悉,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简单背诵上,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历史能力、思考历史问题的方向上培养,这是最重要的。
内容方面庞杂,秦朝的政治制度难点较多,如何整理,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是很有效的。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投出,自己默想,再完善自身。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方法积累的过程。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具体详细的,教师要做到鼓励,要常用这个方法来训练学生。
课件30张PPT。【检查复习】1.西周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2.宗法制特点?与分封制的关系?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4.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四中 刘婷玉【学习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由来;三公九卿制职责及关系;
2.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背景、内容、特点、评价;
3.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知识梳理】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1.政治:
2.经济:
3.思想:
战国铁犁犁冠东到东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知识梳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
破坏,诸侯争霸,大动荡、大变革。
铁犁牛耕推广,封建经济发展。
法家思想进行商鞅变法,秦国日益强大。
长期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1.政治:
2.经济:
3.思想:
4.民心: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二)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地方建立郡县制【知识梳理】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独裁。
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一)皇帝制度
1.皇帝名称的由来 浏览教材第9页第1段与历史纵横,一句话概括由来。2.皇帝制度的特征浏览教材P9第2、3段,划出关键词。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知识梳理】皇帝②①
太尉诸卿(牵制)(统率)(统率)直接控制三公九卿制【知识梳理】(二)自主写出:
1.写出① ② 名称及职能
2.三公关系及作用皇帝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诸卿(牵制)(统率)(统率)直接控制三公九卿制【知识梳理】(二)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 ——《史记》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1)指出材料一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指什么?
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国将重蹈覆辙,诸侯割据。
推行郡县制度。【知识梳理】(三)郡县制全面推行【知识梳理】(三)郡县制全面推行 春秋战国已设立
背景 秦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周代分封制弊端带来的教训
内容:设郡县乡里
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
效的控制
特点 郡 县 制1.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按地域为划分标准而非血缘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不同点:相同点:巩固统治(2)性质:(1)目的: 【问题探究】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不同点:相同点:巩固统治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性质:世袭产生,有封地 皇帝任免,无封地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易形成分裂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1)目的: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问题探究】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 【问题探究】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影响
积极消极影响
对当时对后世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影响分析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灵渠离水湘水统一越族东到东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平越族
法律上:颁布《秦律》
建筑上:修长城、修驰道、直道,修灵渠
积极: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形成多民族国家。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专制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恶化了人民的处境,暴政导致秦短命而亡。
【问题探究】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影响
积极消极影响
对当时对后世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思考1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权力集中皇帝中 央 集 权专制 主 义
①皇权至高无上
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思考2 中央集权制下的矛盾?3.后世对秦制度的评价★夏商周因封建而延,秦因郡邑而促。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周之失在于制,不在政;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 迈克尔·H·哈特(美)
【本课小结】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民心
内容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制度:郡县制
作用 积极
消极
内部矛盾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达标测评】材料: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据材料指出,秦朝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4分)
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候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然。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旨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开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回答:
1.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史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