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0: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2.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3.1937年10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如我与倭寇妥协,无论至何程度,彼少壮派侵略之宗旨必得寸进尺,漫无止境。一有机会,彼必不顾信义,继续侵略而不止矣。”这表明蒋介石(  )
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理性地看到了中日民族战争结局
C.希望速战速决争取战略主动
D.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4.由图1到图2反映了(  )
A.国内时局发生变化 B.民众渴望结束内战
C.国共合作走向破裂 D.中美关系发生转折
5.如表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
时间 侵华兵力陆军师团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1937年7月 32个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1941年2月 35个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1945年8月 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 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6.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的持久战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③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④统一战线中呈现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局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和丧失战斗力的中国军人进行了多次惨绝人寰的屠杀。据《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记载,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至1945年日军投降,我国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杀戮最惨重的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重庆大轰炸 D.云林大屠杀
8.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正面战场抗战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故役是(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大捷
9.如图是某根据地形势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图属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该大会(  )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完成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C.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1.1941年,国民政府在《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中指出,“荒地之可为大规模经营者,由国家垦务机关划设垦区,移殖战地难民或后方有耕作能力之人民,并供给生产工具,以资耕作”,“私有荒地由政府征高额地价税,并限期使用;逾期不使用者,得由政府估定地价,以土地债券征收之”。这一政策的实施(  )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为抗战提供了物质支持
C.导致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促进了农业的近代转型
12.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问陕北时记录到“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在陕北(  )
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
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
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
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
二、综合题
1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
任务的决定》(1937年洛川会议)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答案】B
2.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答案】C
3.1937年10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如我与倭寇妥协,无论至何程度,彼少壮派侵略之宗旨必得寸进尺,漫无止境。一有机会,彼必不顾信义,继续侵略而不止矣。”这表明蒋介石(  )
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理性地看到了中日民族战争结局
C.希望速战速决争取战略主动
D.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答案】D
4.由图1到图2反映了(  )
A.国内时局发生变化 B.民众渴望结束内战
C.国共合作走向破裂 D.中美关系发生转折
【答案】A
5.如表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
时间 侵华兵力陆军师团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1937年7月 32个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1941年2月 35个 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1945年8月 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 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答案】C
6.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的持久战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③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④统一战线中呈现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局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7.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和丧失战斗力的中国军人进行了多次惨绝人寰的屠杀。据《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记载,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至1945年日军投降,我国平民伤亡超过3500万。其中杀戮最惨重的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重庆大轰炸 D.云林大屠杀
【答案】A
8.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正面战场抗战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故役是(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大捷
【答案】D
9.如图是某根据地形势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图属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10.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该大会(  )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完成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C.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答案】C
11.1941年,国民政府在《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中指出,“荒地之可为大规模经营者,由国家垦务机关划设垦区,移殖战地难民或后方有耕作能力之人民,并供给生产工具,以资耕作”,“私有荒地由政府征高额地价税,并限期使用;逾期不使用者,得由政府估定地价,以土地债券征收之”。这一政策的实施(  )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为抗战提供了物质支持
C.导致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促进了农业的近代转型
【答案】B
12.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问陕北时记录到“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在陕北(  )
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
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
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
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
【答案】C
二、综合题
1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
任务的决定》(1937年洛川会议)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支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的战略需要。
(3)理由: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