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件(3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件(3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1 12:22:11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变化,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二、课程标准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一超多强”。
2.通过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了解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对比的变化。
3.认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结合“世界格局跷跷板”分析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国实力的变化,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在这半个世纪中,美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争夺世界霸权与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 世界局势。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是,世界格局会如何发展?前面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设计说明:本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对“世界格局跷跷板”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感知本课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教师讲述: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与“局面”比较,重点指出其稳定性 的特点。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学生: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追问:是什么事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追问:二战后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它又是怎样结束的?
学生: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思考:两极格局的结束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生总结: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过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展示:
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90页和上面的图片归纳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的特点。
学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追问:“一超多强”指的是?
学生:“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追问:“一超多强”是不是一种“格局”?
点拨:“一超多强”只是一种局面,是暂时的,“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与“局面”比较,重点指出其稳定性的特点。
展示材料: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教师:请结合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思考:
(1)新、旧世界格局各指什么?
(2)交替时期又是指什么局面?
学生:(1)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尚未形成的当今的世界格局
(2)交替时期是指暂时出现的“一超多强”的局面
展示: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捕捉信息: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学生:当今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
点拨:两极格局中的“极”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
而多极化中堪称一“极”的,主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教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跟踪练习:下列现象能代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主流的是
A.美国部署国家导弹的防御系统
B.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由轰炸南联盟
C.印度、巴勒斯坦进行核实验
D.朝鲜半岛问题的六方会谈
学生:我选D,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只有D项内容能体现这一点。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字表。
材料二 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称,欧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陆的超级大国”。
材料三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GDP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 地位的步伐。
捕捉信息:这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西欧、日本和美国经济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力的局面。
展示材料:
材料一 1980-1999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
材料二 教材中有关2000 年人权委员会改选,美国落选一事。
引导讨论: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
教师:说明发展中国家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讨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及根源?(学生小组合作分析)
师生共同总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2)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作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4)第三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兴起,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调: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一超多强”的局面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存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三、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辩论会: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你认为世界形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有人认为是走向缓和,也有人认为是越来越紧张和动荡。你同意哪种观点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总结陈词: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阅读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学生甲: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
学生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展示:科索沃战争中牺牲的中国记者
许杏虎 朱颖
邵云环
他们为何血洒异乡?
学生:(义愤填膺地)他们牺牲在科索沃战争中!
展示: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告诉大家科索沃战争是怎么回事?
学生: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损失。其间,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大使馆,侵犯了中国主权。
焦点访谈:有人认为北约是为了维护人权和正义才轰炸南联盟的,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学生甲:这种看法不对。
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
学生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教师强调: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我们一定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拓展:2003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直到2012年持续了9年之久的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思考:从科索沃到伊拉克,我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充分讨论)
教师: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自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次是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形成了资本主义包围社会主义苏联的格局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是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第三次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形成了由“一超多强”向多极过渡的格局。美国正以其无人匹敌的综合优势处在一“超”地位,而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以及以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属于“多强”。
“没有一种势能能永远持久。”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世界的“命运之轮”正在缓缓地朝多极格局运转。但是,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人类还不知道要在“一超多强”的过渡时期里,付出多少艰苦的努力,经历多少残酷的斗争。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维护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用口诀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苏联解体格局变,一超多强暂时现。世界格局没定型,多极趋势来发展。
美国称霸受制约,欧盟还有中日俄。未来格局占地位,经济实力决定性。
霸权主义想抬头,世界安全受威胁。国际争端来协商,联合国作用要加强。
(四)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检测题目一:
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 ( )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
C.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2.两极格局结束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的标志是( )
A.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 D.欧洲联盟的形成
3.美国“冷战”称霸世界的措施不包括 ( )
A.利用北约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物 B.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
C.签署中美《上海公报》,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D.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测验题目二:
4.读漫画回答问题:
①漫画反映了美国哪两种身份?     
②漫画讽刺了什么?
③举例说明美国在现实中扮演的这种角色。
六、板书设计
15.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前后的世界格局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
尚未形成 中国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多强 俄罗斯
呈多极化趋势 日本
欧盟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恐怖主义
美国挑战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
课件33张PPT。第 15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存在的基础消失了,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是,世界格局会如何发展?前面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70年代,西欧与日本崛起,与美国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势;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虽然经济实力相对滑坡,但仍掌握着庞大的核武库。这些现象,是否会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呢? 一、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二战爆发苏联解体二、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请学生阅读教材90页和上面的图片归纳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的特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在短时间里,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不会出现。(可简述为“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美一超多强1998年——1999年度美国主要军事力量国 家数 额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军费支出额(单位:亿美元)美国的超强地位美国海军的导弹巡逻洋舰正在发射标准舰空导弹。 载有助推段拦截武器的飞机在空中巡逻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导弹发射 美一超多强排名  国家/地区 GDP(百万美元) —  ? 世  界??? 582281.78 001??? 美  国??? 142563.00 002??? 日  本????? 50675.26 003??? 中  国????? 49847.31 004??? 德  国????? 33467.02 005??? 法  国????? 26493.90 006??? 英  国????? 21745.30 007??? 意 大 利??????? 21127.80 008??? 巴  西????? 15719.79 009??? 西 班 牙?????? 14602.50 010??? 加 拿 大?????? 13360.67 011??? 印  度??? 13101.71 012??? 俄 罗 斯??? 12307.26 2009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 材料二: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
普罗迪称,欧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陆上的超级大国”。材料三: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
大国,GDP值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
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
世界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
国地位的步伐。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一超多强材料一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字表。
材料二 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称,欧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陆的超级大国”。
材料三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GDP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 地位的步伐。
这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1980-1999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 材料二 教材中有关2000 年人权委员会改选,美国落选一事。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发展中国家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经济实力综合以上材料分析: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思考:两极格局被打破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形势是走向缓和还是日趋紧张呢?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如二战后美国一直想称霸世界,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冷战后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l)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如科索沃战争、巴以冲突; (3)恐怖主义 如911事件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科索沃战争的背景 南联盟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北约向东扩张的严重障碍。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人口20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左右。在东欧剧变和南斯拉夫联邦逐渐解体的影响下,阿族人自行组织“议会”,成立“共和国”,选举“总统”,要求脱离南联盟独立。科索沃危机是南联盟内部民族矛盾和国际影响造成的。科索沃科索沃战争态势图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概况: ①1999年3月24日开始,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用兵,持续了78天的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不得不全面让步,接受和平协议,彻底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
②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侵犯中国主权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北 约 东 扩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 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先恐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最后一块阵地。 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许杏虎朱颖邵云环英国妇女抗议北约侵略南斯拉夫联盟中国学生抗议美国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 在科索沃一片农田里发现的一枚北约投下的BLU-97A/B集束炸弹和集束炸弹的外壳。这种炸弹是国际上禁止使用的。合作讨论:你如何看待科索沃战争在世界多极化中的所反映出的问题?(评价科索沃战争)(1).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2).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3).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1.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军事集团 B.经济实力
C.外交政策 D.人权问题2.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
B.新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局面还会较长时间存在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3.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
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第五次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BBC读右图回答:
①漫画反映了美国哪两种身份? 
    
②漫画讽刺了什么?
③举例说明美国在现实中扮演的这种角色。
人权卫士 ? 霸权主义!打着人权的幌子干着霸权的勾当科索沃战争 伊拉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