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一节
第五单元 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01
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生命观念)
02
区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能对每种行为举出实例。(科学思维)
03
初步学会对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行为进行观察或实验研究。(探究实践)
想一想
乌鸦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
如果不是,这种行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知识点一 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①明显的活动
③静止状态
②身体的某一部位的细微变化
2.举例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形成
4.意义
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知识点一 动物的行为
①动物行为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或者是身体某一部位的细微变化。
探究:动物行为的特点有哪些?
②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来自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③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动物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
知识点一 动物的行为
感知外界光线的变化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1.涡虫
(1)生活环境
小溪、池塘等清洁的淡水中。
(2)形态结构
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自由活动,喜欢较暗的环境,外界光线较亮时,则隐藏在水底石块或其他物体的下方。
(3)习性
2.实验1
(1)提出问题
涡虫总是生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的下方,是因为涡虫喜欢黑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3)实验步骤
①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出一只涡虫,迅速地送入试管中。
②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塞塞好试管口,然后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另一端记为试管B端。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④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用铝箔套(不透光)遮住试管B端的光,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
⑤实验结束后,把涡虫放回培养皿。
注意
①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取其他的涡虫进行重复实验。
②将涡虫放入试管后,要静置一段时间,待涡虫安静后再进行实验。
③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表明涡虫趋向黑暗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4)实验分析
①从实验的过程来看,设计者设置了有光和黑暗(用铝箔套遮住)两种环境。
探究的问题应是“涡虫喜欢黑暗的环境吗?变量是光照。
②在实验步骤③中,由于试管A端和B端的光照没有差别。
预测涡虫在试管A、B两端停留的时间没有差别。
③实验步骤④设置了对照实验后,根据生活经验(涡虫常生活在水底的石块下面)。
预测涡虫在试管B端(用铝箔套遮住)停留的时间远长于在试管A端停留的时间。
④若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3.实验2
(1)实验背景
通常情况下,涡虫在水底的石块下避光生活,这是对自然环境下光照刺激的反应。
(2)实验过程
①将涡虫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观察涡虫的身体状态。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在强光下的身体状态。
呈舒展状态
②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观察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
本能行为
本能行为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涡虫的身体舒展,接着收缩,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反应逐渐发生变化。
③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
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④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而不用电刺激,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
后天学习行为
通过后天学习发生行为变化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
讨论:你认为实验1中设计者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这一问题作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讨论:在实验1中,属于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你能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吗?
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黑暗。步骤(3)中A端和B端都有光,涡虫的停留时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步骤(4)中A端有光而B端黑暗,如果涡虫喜欢黑暗环境,那么其在B端停留的时间会长。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实验2的步骤(1)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舒展身体,这是涡虫的一种本能行为;步骤(4)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这是因为涡虫对“光照一电击”的连续刺激作用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导致收缩身体的条件刺激。
讨论:实验2的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
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有什么意义?
实验1中涡虫趋向黑暗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这种本能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在强光刺激下收缩身体的反应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
知识点二 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知识点三 先天性行为
知识点三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会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经验的行为。也叫本能行为
1.概念
2.举例
蜜蜂采蜜
蜘蛛结网
小鸟育雏
如果一个动物的行为是对一个特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一刺激就能作出这种反应。
3.判断方法
4.特征
5.意义
(1)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只能使动物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如果动物仅靠本能生活,将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
知识点三 先天性行为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是后天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1.学习
(1)概念
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2)意义
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2.后天学习行为
(1)概念
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举例
黑猩强钓白蚁
乌鸦用枝钓虫
乌鸦喝水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后天学习行为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占动物全部行为的比例越大。
(3)特点
①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
不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黑猩猩使用工具
鸟儿喂鱼
蛙用叶片遮雨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习惯化学习对动物的生存是有利的。如果一个动物对某些无害的刺激总是重复地作出反应,那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能量,从而减少花在其他重要活动上的时间和能量。
②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
a.概念
习惯化就是动物学会对特定的刺激不发生反应。
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b.举例
c.意义
乌鸦刚刚见到稻草人时十分害怕,但久而久之就对稻草人没有任何反应了。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①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有些动物能形成复杂的学习行为
探究:归纳总结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②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③后天学习行为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消退甚至消失。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项目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行为方式
行为意义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新行为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简单
复杂
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
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一般伴随动物一生的是先天性行为;去除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后,会逐渐消失的是后天学习行为。
探究:如何判断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①看形成时间
②看影响因素
③看持续时间
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是后天学习行为。
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是后天学习行为。
知识点四 后天学习行为
课堂小结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用实验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在强光下涡虫身体舒展
电击时涡虫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多次“强光紧接着电击”后,涡虫在强光下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会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经验的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
挑战闯关
1.下列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家猫体内的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
B.家犬见到陌生人狂叫
C.小牛消化并吸收植物中的有机物
D.牛越来越健壮
解析:动物行为是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A项是生理活动,C项是新陈代谢现象, D项是生长发育现象,这三项都不属于动物的行为,故选B。
B
挑战闯关
2.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
C.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
解析:“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是豹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故选B。
B
挑战闯关
3.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不需要后天学习
B.海豚表演的算算术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C.黑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的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D.动物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后天学习。海豚表演算算术是在生活过程中,依靠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黑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的食物,是借助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故选C。
C
挑战闯关
4.鹅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卵掉落巢外,会用喙推动卵,直到把卵滚回巢中。如果在滚卵回巢过程中取走卵,鹅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关于鹅的上述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B.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与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类似
A
解析:由题干可知,鹅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鹅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而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故选A。
挑战闯关
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动物生存和繁殖
B.后天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
D.后天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解析: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错误;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能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C、D错误。
A
挑战闯关
6.科学家对涡虫的行为进行了如图中①~④所示的实验研究,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挑战闯关
A.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涡虫遇光照身体舒展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后天学习行为
C.“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后天学习行为
D.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是会慢慢消退的
√
解析:涡虫对光照的反应是身体舒展,这是涡虫的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也是先天性行为,是涡虫生来就有的,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