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七大热点轻松搞定):热点专题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七大热点轻松搞定):热点专题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的教育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1 12:4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专题(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中国的教育发展
INCLUDEPICTURE"热点搜索.TIF"
材料一:2015年5月7日,石家庄市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出台了《关于做好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性要求。2015年,我市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适龄儿童、少年按照各县(市)、区教育局划定的各学校招生片区,依据户籍及家庭实际住址,免试就近入学。
材料二:2015年7月21日,共青团河北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委、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春雨行动·希望助学——2015年河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启帷,家庭贫困且被本二及以上高等院校录取的河北省高中毕业生每人可获得5000元资助。
材料三:2015年7月28日,“201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北省教育发展与课堂改革校长论坛暨河北省校长联谊会”在石家庄圆满落幕。此次论坛历时两天,吸引了来自全省近60个县(区)的400多名中小学校长参加。此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大力推动教育创新,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促进河北教育发展。
INCLUDEPICTURE"考点链接.TIF"
INCLUDEPICTURE"考点1.tif" 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 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1872年,洋务派选派一批幼童赴欧美留学,开启了留学教育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创办的近代新式大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很大影响。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清朝末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INCLUDEPICTURE"考点2.tif" 中国现代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高等教育发展 1977年底,我国恢复了因“文革”中断的高考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学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只有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INCLUDEPICTURE"名师点拨2.tif"
INCLUDEPICTURE"命题角度.TIF"
在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发展高新技术才能领先世界,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关于教育的问题在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主要命题角度如下:
(1)以近代史料为载体,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关于教育问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2)结合时事新闻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相关知识。
INCLUDEPICTURE"方法技巧.TIF"
在复习本专题的过程中应关注近现代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这些教育政策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要认识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与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树立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INCLUDEPICTURE"专题精练.TIF"
一、选择题
1.(2015·包头)不列颠的枪炮使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2.(2015·贺州)下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
A.促进科举考试
B.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C.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D.促进近代民族工农的生产
3.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 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4.1919年3月蔡元培在致《公言报》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道:“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由此看出蔡元培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是(  )
A.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B.宣扬儒家思想
C.兼容并包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5·宜昌)右图是一张毕业证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学前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等教育
7.“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蛟龙”潜入深海、“天河二号”引领世界计算速度。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直接因素有(  )
①实施863计划  ②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③坚持了“三步走”战略  ④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8.结合【热点搜索】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国家在哪一年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件?
(2)材料二与我国为帮助贫困学子圆梦而实行的哪一项公益事业有关?这一公益活动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3)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你有哪些认识?
9.(2015·荆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
材料二:1917年初,蔡元培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北大还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1)在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0.探究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
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 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并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各一例。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热点专题(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1.D 2.B 3.D 4.C 5.D 6.B 7.B
8.(1)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义务教育法》。 (2)希望工程。实施希望工程,推动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使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享有与同龄人同样受教育的权利。 (3)党、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广大儿童、青少年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发展。 9.(1)主张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关键。(回答“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改革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国家亟需人才”“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培养新兴人才”“国家的竞争关键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均可) 表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回答“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在全国开办大学和中小学堂”“鼓励私人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奖励新著作,奖励创办报刊”等均可) (2)促进了北大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北大以后发展的基础;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回答“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使北大开始走上了现代大学管理道路”“使北大积累了民主管理的经验”“有利于消除北大的封建痼习”“促进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均可。) 10.(1)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官僚士绅到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转变;教学内容:从侧重科技知识转向关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 (2)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极大地冲击了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极大地推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3)胡适;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 (4)教育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为经济、政治服务,受制于经济、政治的发展程度;教育的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的基础;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发展;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