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动物行为的研究
第三节
第五单元 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01
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生命观念)
02
初步学会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探究实践)
03
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科学思维)
想一想
下面这组画面,是我们在生活中或在动物园中可以见到的情景,这些可爱的动物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行为。那么,你知道动物行为的特点有哪些吗?
海豚戏球
蚂蚁觅食
蜘蛛结网
家燕育雏
知识点一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知识点一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穷毕生精力,走遍森林山野,数十年如一日,观察和研究昆虫,写就《昆虫记》一书。
法布尔
法国昆虫学家
主要研究成就
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
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从而推翻了人们的错误看法。
实验法
知识点一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主要研究成就
主要研究方法
弗里施
奥地利动物学家
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饥饿时总是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知识点一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主要研究成就
主要研究方法
廷伯根
英籍荷兰裔动物学家
实验法
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知识点一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主要研究成就
主要研究方法
劳伦兹
奥地利学者,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实验法
1.观察法和实验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
内涵
要求
举例
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精确、仔细、真实、反复地观察,认真地记录,根据观察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法布尔隐蔽在茂密的森林中或草丛里,或将自己伪装起来,用望远镜或其他仪器观察动物的行为。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对动物施加影响),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
(2)实验法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内涵
要求
举例
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联系
观察法
重在直接观察或借助某些现代化手段观察。
重在探究实践、对照分析。
实验法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结合起来研究动物行为的,这就是平常说的综合法。
2.观察法和实验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联系
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实验法中却离不开观察。
研究动物行为时是同等重要的。
(2)现代化研究手段
红外拍摄
全球卫星定位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探究:在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实验法和观察法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3.探究蚂蚁的行为
(1)目的要求
①观察蚂蚁的各种行为。
②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
③体验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2)材料器具
透明塑料瓶、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
(3)方法步骤
①观察蚂蚁的行为
a.在校园或其他便利的地方寻找一个蚂蚁窝。
b.不要干扰蚂蚁的活动,用放大镜观察每只蚂蚁的行为。连续观察一星期,每天观察2~3次。
c.尽可能观察和记录蚂蚁的各种行为。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蚂蚁喜欢吃甜食。
②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
a.提出问题
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b.作出假设
c.材料器具
玻璃槽、土壤、蚂蚁、纱布、小平皿、食糖、食盐、酸牛奶、淀粉、食醋、菜叶、面包屑、天平等。
d.探究步骤
Ⅰ.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等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
Ⅱ.捕捉10只蚂蚁以及蚁卵和幼虫等置于玻璃槽内,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暗处,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将蚂蚁进行饥饿处理1~2d。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根据观察到的蚂蚁的取食情况以及剩余食物的质量,可以得出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的结论。
Ⅲ.取一些小平皿,小平皿内分别放入等量(如10g)的食糖、食盐、酸牛奶、淀粉、食醋、菜叶、面包屑等食物。将装有食物的小平皿摆放到玻璃槽内。
Ⅳ.每隔30 min观察一次蚂蚁的取食活动,记录在每种食物附近停留的蚂蚁数目,连续观察8~10次。
Ⅴ.三天后,称量每个小平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比较哪种食物的减少量多。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注意
①实验用的蚂蚁应该从同一蚁穴内捕获。可以在一个可以饲养蚂蚁的容器内放入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然后将容器放在蚁穴的旁边,对蚂蚁进行诱捕。
②实验前,要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
③实验完毕,将捕获的蚂蚁放回自然界中。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蚂蚁的种类不同,食性也不同。有些种类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喜食蚜虫、蚧虫的“蜜露”,有些种类以枯枝落叶、种子、果实等为食。
讨论:你观察到了蚂蚁的哪些行为 这些行为对于蚂蚁的生活有何意义
讨论:你设计什么样的方案来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 通过探究,你认
为蚂蚁的食性有什么特点?
每个人因观察重点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可观察到蚂蚁的取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蚂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利于蚂蚁对外界生活环境的适应。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蚂蚁群居的秘密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不同种类的蚂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不同,对人类的作用也不同。有的蚂蚁可以药用和食用;有的蚂蚁会危害农作物。
讨论:你是怎样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的?
讨论:蚂蚁和人类的生活有何关系?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回答。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探究:大多数雄鸟在进入成熟期后都会唱一种本种鸟特有的歌,以显示其
性成熟或宣告它拥有的领域。鸟类这种唱歌的行为是先天性的行为
还是后天学习的行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将新孵出的雏鸟养在完全隔音的室中,实验时随机均分成三组:第一组不让听成年雄鸟的歌声;第二组让听成年雄鸟的歌声,待这些雏鸟开始唱“亚歌”时,使其成为聋鸟。第一组和第二组的鸟长大后都不能唱出“正歌”。第三组雏鸟听成年雄鸟歌声的同时,播放一种鸣麻雀歌声的磁带,它们成年后只会唱白冠麻雀的歌,而不会唱鸣麻雀的歌。
鸟类唱歌的行为具有先天性的遗传因素,但是必须有后天的学习模仿才能实现。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在于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人们掌握了鱼类、家禽和家畜的行为规律,可以提高对这些动物的管理水平,使这些动物快生长、多繁殖。
可以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有效防治。
4.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生物与仿生学
变色衣服
蝴蝶鳞片
人工冷光
萤火虫
潜水艇
鱼的沉浮
烟雾弹
章鱼
知识点二 观察法和实验法
课堂小结
观察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
动物行为的研究
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观察法
方法
观察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实验法
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综合法
实验法
挑战闯关
1.以下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符合事实的是( )
A.劳伦兹研究小野雁学习行为
B.弗里施研究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C.廷伯根研究圣甲虫取食行为
D.法布尔研究蜜蜂的色觉
A
挑战闯关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某种动物的一种行为,并分析刺激这种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他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
A.只用实验法即可 B.只用观察法即可
C.先用实验法,后用观察法 D.实验法和观察法相结合
D
解析:想知道某种动物的一种行为,可采用观察法;分析刺激这种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要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这种动物的行为,采用的是实验法。综合分析,应利用实验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种动物的行为,故选D。
挑战闯关
3.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没有使用实验法的是( )
A.用自制迷宫,观察小鼠走出迷宫需要的时间
B.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观察幼雁出壳后的行为
D.将蚂蚁放入有湿土和食物的瓶中,观察蚂蚁取食
B
解析:A、C、D项都属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实验法;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没有改变鸟的生活环境,也没对鸟施加任何影响,因此属于观察法,故选B。
挑战闯关
4.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许多经典案例与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行为的研究主要是观察法与实验法
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应用实验法
C.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
D.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
D
挑战闯关
5.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的特点是( )
A.需要在野外的状态下进行
B.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中观察动物
C.不施加外界的影响
D.不需要认真地做记录
B
解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实验法强调的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故选B。
挑战闯关
6.某同学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A.他发现蚂蚁喜欢围在糖的周围
B.他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C.他想蚂蚁可能喜欢吃甜食
D.他将蚂蚁放在面粉和糖的周围观察蚂蚁的行为
B
解析:A项属于实验结果;B项是提出问题;C项是作出假设;D项属于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