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例的应用-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成反比例的是( )。
A.同时同地竿长和影长 B.在一个存期内,存款的利率一定,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C.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D.圆的半径和圆周率
2.下面可以组成比例的一组是( )。
A.和 B.2∶0.8和4∶16 C.8∶0.4和6∶3 D.18∶和4∶
3.在一幅图上,3厘米的线段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500000 B. C.1∶5 D.
4.把一个长方体水池的底面画在1∶2000的平面图上,量得长3厘米,宽2厘米,这个水池的实际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A.120 B.240 C.1200 D.2400
5.在比例1.5∶5=12∶40中,如果第一个比的前项加上4.5,那么要使比例成立,第二个比的后项应( )。
A.加4.5 B.减4.5 C.乘4 D.除以4
6.托儿所给小朋友分糖,原来中班24人每人可分5块,最近又调进6人,每人可分多少块糖?( )
A.24×5=6x B.24:5=6:x
C.(24+6)x=24×5 D.(24+6):x=24:5
二、填空题
7.填空。
4∶6=8∶( ) 3.6∶4=( )∶5 =7∶( )
8.36的因数有( ),请从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比例是( ),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
9.一个机器的零件长6毫米,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图上,应画( )厘米。
10.表中,如果X与Y成正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 );如果X与Y成反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 )。
Y 15 ☆
X 3 9
11.甲乙两堆水泥,已知甲堆水泥比乙堆多50袋,当甲堆运走80%,乙堆运走后,甲乙两堆剩下的水泥袋的比是6∶5,甲堆水泥原来有( )袋,乙堆水泥原来有( )袋。
12.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的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30000的图纸上,长应画( )厘米,宽应画( )厘米。
三、判断题
13.如果xy-8=12,那么x和y成反比例。( )
14.将一个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2分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40。( )
1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 )
16.在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则另一个外项是。( )
17.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按2∶1放大,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9.解方程。
1-40%= 2+=15 ∶=4∶25
五、解答题
20.赴九天,问苍穹!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宇宙级浪漫。我国载人空间站“天宫”飞行76.8千米仅需10秒,每天可绕地球约16圈,“天宫”内的航天员们大约每1.5小时就要经历一次日出与日落。“天宫”飞行192千米需要多久?(用比例解)
21.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42厘米。客运、货运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客运、货运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4∶3。客运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2.某镇防疫部门想订购防护服,如果每套50元,可以买1200套,如果每套60元,可以买多少套?(用比例解)
23.如图是校园的平面网格图。A(4,4)是教学楼,B(4,8)是图书室,C(2,8)是科技馆。
(1)请标出三栋楼的位置,并顺次连接三点构成三角形ABC。
(2)画出三角形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三角形AB′C′,B′:位置是行政楼,C′:位置是食堂。
(3)学校还有一块三角形菜地DEF,菜地的顶点D在行政楼B′的正东方向80米处,顶点E又在点D的正东方向,点F在点E的正南方向,并且菜地DEF正好是三角形ABC按1∶2缩小的图形。请描出这块菜地,并计算这菜地的面积。
24.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货物运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我国自行研制的“运-8”飞机运载量大,性能优越。下表是某架“运-8”飞机的运输时间和飞行距离情况。
运输时间/时 1 2 3 4 5 6
飞行距离/千米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1)“运-8”飞机的运输时间和飞行距离成( )比例。
(2)根据上表,把运输时间和飞行距离所对应的点在图中描出来,并连线。
(3)“运-8”飞机连续飞行时间最长可达10小时30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果飞机早上6时从基地出发,中途不休息,最远能飞多少千米?(速度不变)
参考答案:
1.C
【分析】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分析。
【详解】A.同时同地杆长和影长的比值一定,同时同地竿长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
B.在一个存期内,利息÷本金=利率,存款的利率一定,存款的本金和利息成正比例关系;
C.三角形的底×高=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D.圆周率×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圆周率是个定量,圆的半径和圆周率不成比例关系。
成反比例的是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故答案为:C
2.D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A.∶和∶
×=;×=
因为≠,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B.2∶0.8和4∶16
2×16=32;0.8×4=3.2
因为32≠3.2,所以2∶0.8和4∶16不能组成比例。
C.8∶0.4和6∶3
8×3=24;0.4×6=2.4
因为24≠2.4,所以8∶0.4和6∶3不能组成比例。
D.18∶和4∶
18×=3;×4=3
因为3=3,所以18∶和4∶能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的一组是18∶和4∶。
故答案为:D
3.A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先将单位统一成厘米,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注意: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作1(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的,常把后项化为1)。
【详解】15千米=1500000厘米
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故答案为:A
4.D
【分析】已知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水池底面长、宽的图上尺寸,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以及进率“1米=100厘米”,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即可求出这个水池的实际占地面积。
【详解】长:3÷
=3×2000
=6000(厘米)
6000厘米=60米
宽:2÷
=2×2000
=4000(厘米)
4000厘米=40米
占地面积:60×40=2400(平方米)
这个水池的实际占地面积是2400平方米。
故答案为:D
5.D
【分析】根据题意知:内项积是12×5=60,当第一个比的前项1.5加上4.5变成6;根据比例基本性质,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是60÷6=10,第二个比的原后项是40,40变为10,可以除以4,也可以减30,据此选择。
【详解】12×5÷(1.5+4.5)
=60÷6
=10
40÷4=10
40-30=10
第二个比的后项应除以4或减30。
故答案为:D
6.C
【详解】糖的总块数一定,则每人分得的块数与学生人数成反比例,最近又调进6人,那么现在的人数是(24+6)人,根据此列出方程,即:(24+6)x=24×5,根据此选择.
7.12;4.5;2;5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据此解答。
【详解】4∶6=8∶()
6×8÷4
=48÷4
=12
4∶6=8∶12
3.6∶4=()∶5
3.6×5÷4
=18÷4
=4.5
3.6∶4=4.5∶5
=
10×5÷25
=50÷25
=2
=
∶=7∶()
×7÷
=1÷
=1×5
=5
∶=7∶5
8. 1,2,3,4,6,9,12,18,36 3∶4=9∶12
【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一对一对的找,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找出36的因数;再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选用四个因数写出比例,再求出比值,即可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3∶4=9∶12
3∶4=3÷4=(答案不唯一)
9∶12=9÷12=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请从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比例是3∶4=9∶12,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9.12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详解】6毫米=0.6厘米
0.6×=12(厘米)
一个机器的零件长6毫米,画在比例尺是20∶1的图上,应画12厘米。
10. 45 5
【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比值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若它们的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据此列出比例求解即可。
【详解】如果X与Y成正比例
则15∶3=☆∶9
解:3☆=15×9
3☆=135
3☆÷3=135÷3
☆=45
如果X与Y成反比例,则
15×3=☆×9
解:45=☆×9
☆×9÷9=45÷9
☆=5
那么☆表示的数是45;如果X与Y成反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5。
11. 150 100
【分析】根据“甲堆水泥比乙堆多50袋”,可以设乙堆原有水泥袋,则甲堆原有水泥(+50)袋。
把甲堆原有的水泥袋数看作单位“1”,运走80%,则甲堆还剩下原有水泥的(1-80%),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甲堆还剩下(1-80%)(+50)袋;
把乙堆原有的水泥袋数看作单位“1”,运走,则乙堆还剩下原有水泥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乙堆还剩下(1-)袋;
等量关系式:甲堆剩下的水泥袋数∶乙堆剩下的水泥袋数=6∶5,据此列出比例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乙堆原有水泥袋,则甲堆原有水泥(+50)袋。
(1-80%)(+50)∶(1-)=6∶5
0.2(+50)∶0.25=6∶5
(0.2+10)∶0.25=6∶5
0.25×6=(0.2+10)×5
1.5=+50
1.5-=50
0.5=50
=50÷0.5
=100
甲原有:100+50=150(袋)
甲堆水泥原来有150袋,乙堆水泥原来有100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应用,从题目中找出等量关系,按等量关系列出比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2. 3.2 2.5
【分析】根据题意得:要将实际长度画在图纸上,即要求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为1∶30000=,运用分数乘法可得出答案。
【详解】南北长约960米=96000厘米,则长应画:(厘米);
东西宽约750米=75000厘米,则宽应画:(厘米)
13.√
【分析】如果相关联的两个量,x与y的乘积一定,那么它们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详解】已知xy-8=12,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8,可得:
xy=20,(一定),x与y的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关系的辨识。
14.×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把图上距离2分米和实际距离5毫米代入公式,再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计算出这张图纸的比例尺,与1∶40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2分米∶5毫米
=200毫米∶5毫米
=200∶5
=(200÷5)∶(5÷5)
=40∶1
所以:将一个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2分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40∶1,不是1∶4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此题是放大的比例尺,比的前项大于1,不同于一般的缩小的比例尺。
15.×
【分析】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即甲数×=乙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据此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推,求出甲数与乙数的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
=(×30)∶(×30)
=18∶5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8∶5。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可知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可知此比例的两个外项的乘积也是1;再根据“一个外项是”,进而用求倒数的方法求得另一个外项的数值。
【详解】由分析可知:
1÷=1×=
所以在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则另一个外项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基本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也考查了倒数的求法。
17.×
【分析】长方体的长,宽、高按2∶1放大,则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可计算出扩大后的体积是原来的几倍。
【详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按2∶1放大,则它的体积就扩大为原来的:
2×2×2=8(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按比例放大及长方体体积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按比例放大的方法及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进而得出答案。
18.①3;8(答案不唯一);②27;③;④2
⑤1;40(答案不唯一);⑥;⑦1;⑧1
【详解】略
19.=1.75;=7.2;=22.5
【分析】(1)先把40%化成0.4,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0.4,再同时减去0.3,最后同时除以0.4,求出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2,求出方程的解;
(3)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改写成4=3.6×25,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1-40%=
解:1-0.4=0.3
1-0.4+0.4=0.3+0.4
0.3+0.4=1
0.3+0.4-0.3=1-0.3
0.4=0.7
=0.7÷0.4
=1.75
(2)2+=15
解:2+-=15-
2=14.4
2÷2=14.4÷2
=7.2
(3)∶=4∶25
解:4=3.6×25
4=90
4÷4=90÷4
=22.5
20.25秒
【分析】设“天宫”飞行192千米需要x秒,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列出正比例算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天宫”飞行192千米需要x秒。
192∶x=76.8∶10
76.8x=192×10
76.8x÷76.8=1920÷76.8
x=25
答:“天宫”飞行192千米需要25秒。
21.160千米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甲、乙两地的路程÷3,求出客运、货运两列火车的速度和;再根据客运、货运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4∶3,即把客运、货运两列火车的速度和分成了4+3=7份,用客运、货运两列火车的速度和÷总份数,求出1份是多少,进而求出客运火车的速度,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详解】42÷
=42×2000000
=84000000(厘米)
84000000厘米=840千米
4+3=7(份)
840÷3÷7×4
=280÷7×4
=40×4
=160(千米)
答:客运火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
22.1000套
【分析】设可以买x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一定),列出反比例算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可以买x套。
60x=50×1200
60x=60000
60x÷60=60000÷60
x=1000
答:可以买1000套。
23.(1)见详解
(2)见详解
(3)图见详解;400平方米
【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在图中描出各点并依次连接成三角形ABC;
(2)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三角形3个关键点,再画出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形状即可;
(3)根据方向画出三角形DEF,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详解】(1)(2)(3)画图如下:
20×40÷2
=800÷2
=400 (平方米)
答:菜地面积为400平方米。
24.(1)正;(2)见详解;(3)6300千米
【分析】(1)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要看这两个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当比值一定时,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当乘积一定时,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2)由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一格代表1小时,纵轴表示飞行距离,一格代表600千米,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描点,再连线即可。
(3)由题可知,“运-8”飞机1小时可飞行600千米,连续飞行时间最长可达10小时30分,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最远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详解】(1)由题可得:(千米/时),
飞行距离和运输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运-8”飞机的运输时间和飞行距离成正比例。
(2)如图所示:
(3)10时30分=10.5时
600×10.5=6300(千米)
答:最远能飞630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