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伴性遗传(1)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
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 和绿色。
调查发现,我国红绿色盲中男性发病率 为6.8%,女性发病率为0.5%。
疑惑
红绿色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为什么红绿色盲中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问题探讨
1
抗维生素D 佝偻病也是一种遗传病,患者
常表现出O 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发育 缓慢等症状。但这种病与红绿色盲不同,患 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疑惑
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为什么抗维生素D 佝偻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问题探讨
1
人类的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睛颜
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决定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 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为什么这些疾病,有的多发于男性,有的却多发于于女性
伴性遗传还有哪些特点
伴性遗传概念
性状与性 别相关联
伴性 遗传
1
XY 性染色体决定型:
雄性:异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X和Y两条染色体。(XY)
雌性:同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两条X染色体。( XX )
X》XXKX}(
6 8 9 10 11 12
XY X X
13 14 15 16 18
K X Y W
19 20 21 22
X )
X》XKKX}(
8 9 10 11 12
YY X K X
生物的性别决定
13 K 19 14 X 20 15 M 21 V 22
16 18
人类X、Y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片
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1
)(
X、Y X 和 Y 非同源区段 同 源 区 段 伴Y遗
传
伴X和Y遗传
Ⅲ{
II
Y
1
伴X 显性
伴X隐
性
伴性遗传
人类X 、Y染色体 扫描电镜照片
X、Y 非同源区段
伴X遗传
X
1
人色盲症的发现——道尔顿 的故事
1792年,英国人道尔顿在观察一朵花时
发现了十分奇怪的现象,这朵花在白天和晚 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只有他 和他的弟弟观察到了,其他人说这朵花始终 是粉红色的,道尔顿决定弄清楚原因,他发 现自己和弟弟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 是一种色盲现象,为此他发表了论文《有关 视觉的离奇事实 附观察记录》,成为第 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后来他从事化学等方面 的研究,提出了化学史上著名的“原子论” 。
1
第二色意A 颜色变淡。 特别红绿。
蓝黄色音英国报姐
NOR正 常/ISION
第一色盲,分辨不了 红色RC红绿更淡。
第一色盲,分辨不了
红色R (红绿更淡。 蓝黄色容英国报姐
第三色盲颜色变淡。
特别红绿
NOR正 常VISION
1
第一色盲。分辨不了
红色BR红绿更淡。 T蓝黄色置英国报姐
第二色宣颜色变淡。 特别红绿。
第一色盲,分辨不了 红色BR红绿更淡。
第写色盲颜色变淡。 特别红绿
蓝黄色管英国报旧
NORN正常ISION
NO正常VISION
1
2
II
I
1 2 3
2
女性患
者
研究人类的遗传病,可以从遗传系谱图中获取资料。下图是一个色盲家族系谱图。
婚配 I、IⅡ..代表世代数; 1、2...代表各世代中的个体;
思考讨论
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
男性患
者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1 1
5 6
10
9
8
1
1
1
I
。
思考讨论 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
研究人类的遗传病,可以从遗传系谱图中获取资料。下图是一个色盲家族系谱图。
I 1 2
II 1( 2 6
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①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还是位于Y 染色体上
② 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基因
I XbY 2 XBX-
XBY XBXb XBY XBXb XBY
6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XBY XbY XbY XBX- 12
③用B 和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在图中标出I代1、2 , Ⅱ代1、2、3、4、5、6和Ⅲ代5、6、7、9个体的基因型
研究人类的遗传病,可以从遗传系谱图中获取资料。下图是一个色盲家族系谱图。
思考讨论
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
1 1
XBX-
II
1
性 别 女 男
基因型 XBxB B XBxb Xbxb 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 携带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不同个体婚配,共有多少种婚配组合 写出不同婚配组合的
遗传图解。
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1
亲代 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
XBXB X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 1
结果:儿子都正常,女儿都为携带者。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XBxB× XBY
Xbxb× XbY
XBXB×XbY
XBXb× XBY
XBXb× XbY
XbXb× XBY
1
1
配子 子代
XB XBY
XB Xb XB Y
▲
XBXB XB XBY XY
女正 女携 男 正 男色盲
1 : 1 : 1 : 1
XBxB×XBY
XbXb×XbY
XBXB× XbY
XBXb×XBY
XBxb× XbY
Xbxb×XBY
结果:儿子一半正常,一半色盲;女儿都正常,但有
一半是携带者。 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获得
亲代 女性携带 × 男性正常
1 1
XBxb×XbY
XbXb× XBY
结果:女儿和儿子各有一半为色盲。
女儿色盲父亲必色盲
XBxB×XBY
Xbxb× XbY XBXB× XbY
XBXb× XBY
Xb
X7
女色盲
1 :
XB
XB
女携带
1 :
亲代 女性携带 ×
XB
Y
XY
男色盲
: 1
Xb
XBY
男 正
1
配子
子代
男性色盲
Y
1
子代 XB 女携带 1
XY
男色盲
1
结果:女儿全为携带者,儿子全是色盲患者
母亲色盲儿子必色盲 女病父子病
XBxB×XBY
XbXb× XbY XBXB× XbY
XBXb× XBY
XBXb× XbY
亲代 女性色盲 ×
Xb
XbXb×XBY
男性正常
XBY
配子
1
XB
Y
无色盲
无色盲
男:50% 女:0
男:100%女:0
男:50% 女:50% 都色盲
1.XBXB×XBY 一
2.XBXB×XbY →
3.XBXb×XBY 一
4.XbXb×XBY 一
5.XBXb×XbY 一 6.Xbxb ×XbY 一
特点一: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1
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III
8 9 10 XbY
特点二: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获得,以后 只能传给他的女儿;一般隔代遗传
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Y
I
1 2
XBx
5 6
II
3
1
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Y
I
2
xb
II
5 6
XbY XbY
III
8 0 10
特点三:女色盲的父亲和儿子一定色盲
1 1
· 男患者远多于女患者
· 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一 般 隔代遗传
· 女病父子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他伴X 隐性遗传:
人的血友病 果蝇的白眼
1
1
19世纪,英国皇室中流传着一种非常危险的遗传病。这 种病被人们称为“皇家病”或“皇族病”。患者常因轻微 损伤就出血不止或因体内出血夭折,很难活到成年,这就 是血友病。
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因而凝血的时间延
长。
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伴X隐性遗传)
人类血友病
症状
特点
病因
1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 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表现为X
型 ( 或 0 型 ) 腿 、 骨 骼 发 育 畸 形 (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前额突出
(方颅)
从上往下
观 察 前 额 突 出
“O” 型 眼
向偻病的宝宝开始走路后
重力作用形成的
向偻病的宝宝开始走路后
内翻变形 外翻变形
重力作用形成的
性别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患者 患者 ( 病症轻) 正常 患者
正常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什么特点
1 1
抗维生素D 佝偻病—— 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XDxd XdY
Xdxd XDY XDxd XdY
XdY
伴X 显性遗传病遗传特点: (1)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发病 (3)男性患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
Xdxd
XDxd
1
XDY
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特点: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外耳道多毛症
伴Y遗传病
1 1
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 (Xb) 、血友病 (Xh )
·隔代、交叉遗传 ·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父亲一女病→ 儿子)
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D )
·连续遗传、交叉遗传 ·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患病
文性患者多于男性 (母亲一男病→ 女儿)
③伴Y染色体遗传(限雄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患者全为男性 ·没有显隐性之分
·父传子,子传孙,代代传!
小结:伴性遗传种类及特点
1 1
[典例]在下列系谱图中,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
能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C
1
A
B
[典例]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B. 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C.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D.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1
[典例]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 是显性。一对表型
正常的夫妇,生了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aXBY;AaXBxb
(2)在这对夫妇的后代中,如果出现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则孩子的基因型是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Y
AaXBY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h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伴性遗传(2)
遗传病 特点
病例
常染色体显性 ①无性别差异②含致病基因即发病
多指、并指
常染色体隐性 ①无性别差异 ②致病基因隐性纯合发病率相等
白化
X染色体显性 ①连续遗传 ②女患多于男患 ③男病母女病
抗维生素D性佝偻
病
X染色体隐性 ①隔代交叉遗传 ②男患多于女患 ③女病父子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 ①患者都为男性 ②父传子、子传孙
外耳廓多毛症
常见的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
1
就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患病男性
XDY
XD Y
XdY
正常男性
有一对新婚夫妇,丈夫为抗维生素D 佝偻病患者,妻子正常,当他们
伴性遗传的应用
正常女性
xdxd
vd
配子
子代
XDxd
患病女性
亲代
A
1
婚配实例
生育建议及原因分析
男性正常×女性色盲
生 女 孩 ;原因: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色盲
男性色盲×女性正常(纯合)
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
生 女 孩 ; 原 因 :所生男孩为色盲的概率为1/2
生 男女都可;原因: 该夫妇所生男女均正常
伴性遗传的应用
如果你是医生,请给他们一些建议:
1
分辨早期雏鸡的性别,尽早分离公鸡和母鸡。
伴性遗传的应用
ZW
ZZ
ZW 性染色体决定型:(鸟类、爬行类和少数昆虫类)
雄性:同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两条Z染色体。( ZZ )
雌性:异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Z和W 两条染色体。( ZW )
生物的性别决定
1 1
生物的性别决定
染 色 体 组 数 决 定 型: (蚂蚁、蜜蜂等)
工蜂
干:2n=32
蜂王
干:2n=32
雄蜂
6 :n=16
环境因子决定型:(鳄鱼、乌龟等)
●鳄鱼在30℃及以下温度孵化时,全为雌性; 32℃孵化时,雄性约占85%,雌性占15%。
●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
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
生物的性别决定
1
环境因子影响性别表征:(黄鳝、红鲷鱼等)
● 黄鳝在发育过程中会经过雌雄两个阶段。2龄前皆为雌性;3龄转
变为雌雄间体,卵巢退化,精巢形成,到6龄全部反转为雄性。
生物的性别决定
1 1
芦花鸡
非芦花鸡
表现型 羽毛有黑白相间的 横斑条纹
无
控制基因 ZB
Zb
基因型 雄 :ZBZB或ZBZb
雄 :ZbZb
雌: ZBW
雌 :ZbW
▲图2-16 芦花鸡
生产上要求对早期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来, 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
伴性遗传的应用
1 1
对早期的雏鸡
就可以根据羽毛 的特征把雌性和 雄性区分开,从 而做到多养母鸡, 多得鸡蛋。
配子 Zb ZB W
ZBzb ZbW
6 芦花鸡 9 非芦花鸡
伴性遗传的应用
6 非芦花鸡
Zbzb
早芦花鸡
ZBw
子代
亲代
1
X
[典例]在下列系谱图中,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
能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C
1
A
B
[典例]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B. 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C.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D.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1
[典例]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 是显性。一对表型
正常的夫妇,生了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aXBY;AaXBxb
(2)在这对夫妇的后代中,如果出现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则孩子的基因型是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Y
AaXBY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1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无中生有为隐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无病非伴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 1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无中生有为隐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无病非伴性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 1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M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无病非伴性
若M不含有致病基因
1 1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无病非伴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 1
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无病非伴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 1
1. 白化病的遗传类型是
2.I, 的基因型是 ;I 的基因型是 0
3. 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 ;
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o
I
2
IⅡ
7
10
[典例]下图是白化病(A/a) 和色盲(B/b) 的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男女
白化病男女
白化兼色盲男女
1
Ⅲ
4
9
3
6
5
8
1
理计算:
(1) 两病兼患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
(2) 只患甲病概率=患甲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3) 只患乙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两病兼患概率;
(4) 只患一种病概率=只患甲病概率+只患乙病概率;
(5) 患病概率=患甲病概率+患乙病概率一两病兼患概率;
(6) 正常概率=(1—患甲病概率)×(1—患乙病概率)或1-患病概率。
当两种遗传病(甲病和乙病)之间具有
“自由组合”关系时,可用图解法来计算患 病概率。首先根据题意求出患一种病的概率 (患甲病或患乙病的概率),再根据乘法原
伴性遗传与患病概率计算
两病 兼患
只患乙病
只患甲病
1 1
正常
[典例]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妻子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回答下列问
题 :
(1)这对夫妇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是色盲的概率是 1/2 0
(2)这对夫妇再生一色盲男孩的概率是 1/4
[典例]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 盲,母亲患白化病。这对夫妇生育一患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A.1/16 B.4/32
C.7/16 D.7/32
1 1
0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的计算方法
(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 患病孩子概率。
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 患病孩子概率×1/2。
(2)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患病男(女),即可求 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②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 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占的比例。
1
例: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卷毛雌雄果 蝇若干。
请你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探究有关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1
正反交结果一致
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探究有关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 正反交法(显隐性未知)
→ 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 → x 染色体上
正反交 实验
1 1
在未知显隐性的情况下,选用雌雄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
(1)若这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有:
AA ( 早 ) ×aa ( 否 ) →Aa,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aa ( 早 ) ×AA ( 否 ) →Aa,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2)若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有:
XAXA×XaY→XAxa 、XAY,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Xaxa×XAY→XAxa、XaY, 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
●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1
探究有关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 雌隐雄显法(显隐性已知)
子 代98表型一致 → 常染色体上
隐性早×显性子
子代表现出性别差异 → X 染色体上 早全为显性、3全为隐性
1 1
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1)若这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有:
aa ( 早 ) ×AA (否) → Aa, 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aa ( 早 ) ×Aa ( 否 ) →Aa 、aa, 后代雌雄个体性状无差异;
(2)若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有:
Xaxa×XAY→XAXa、XaY, 后代雌性显性;雄性为隐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