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画家华君武在1947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楚河汉界的位置写着“内战前线”,象棋九宫中哭丧着脸的是蒋介石。“车”“马”“炮”全部被歼,后方只留下一个“士”,其他“相”“士”被赶到内战前线。而按照象棋的规则,士是不能走出九宫的。下面对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A.国民政府已无力支持内战开支
B.中共逐渐取得战略优势
C.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基本被消灭
D.解放军即将攻入国统区
2.解放战争初期,由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率先开展了立功运动,团党委在指战员立功后发“功劳证”,做到功劳随人走,调到哪里都光荣;连队建立“功劳薄”,有了功劳随时记;向立功指战员的家乡寄“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这一做法( )
A.确保了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B.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C.激发了指战员的高昂斗志
D.构建了完善的奖励体系
3.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对比,“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
A.军队装备 B.外部支持 C.民心向背 D.腐败问题
4.中共中央选定首先在这一战场展开决战,主要是因为这一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国民党军队虽然还有五十五万人,但已被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地区”。在这一战场展开的决战(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5.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人民解放军( )
A.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 B.取得三大战役胜利
C.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D.攻占南京全国解放
6.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C.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如图是某次战役示意图。这次战役的胜利( )
A.解放了华北地区全境
B.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C.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D.使解放军取得了数量优势
8.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这位历史人物是( )
时间 1852﹣1864年 1866年 1875年 1877年
事件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 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 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冯子材 D.邓世昌
9.张海鹏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徐继畬
10.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这种超出寻常的战争承受能力的客观条件是( )
A.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B.华北和华东良好的农业基础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受到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11.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如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二、综合题
13.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晋西北山地许多农民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据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结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3)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画家华君武在1947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楚河汉界的位置写着“内战前线”,象棋九宫中哭丧着脸的是蒋介石。“车”“马”“炮”全部被歼,后方只留下一个“士”,其他“相”“士”被赶到内战前线。而按照象棋的规则,士是不能走出九宫的。下面对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A.国民政府已无力支持内战开支
B.中共逐渐取得战略优势
C.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基本被消灭
D.解放军即将攻入国统区
【答案】B
2.解放战争初期,由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率先开展了立功运动,团党委在指战员立功后发“功劳证”,做到功劳随人走,调到哪里都光荣;连队建立“功劳薄”,有了功劳随时记;向立功指战员的家乡寄“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这一做法( )
A.确保了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B.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C.激发了指战员的高昂斗志
D.构建了完善的奖励体系
【答案】C
3.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对比,“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
A.军队装备 B.外部支持 C.民心向背 D.腐败问题
【答案】C
4.中共中央选定首先在这一战场展开决战,主要是因为这一战场的态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国民党军队虽然还有五十五万人,但已被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地区”。在这一战场展开的决战(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答案】C
5.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人民解放军( )
A.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 B.取得三大战役胜利
C.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D.攻占南京全国解放
【答案】A
6.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C.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D
7.如图是某次战役示意图。这次战役的胜利( )
A.解放了华北地区全境
B.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C.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D.使解放军取得了数量优势
【答案】A
8.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这位历史人物是( )
时间 1852﹣1864年 1866年 1875年 1877年
事件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 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 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冯子材 D.邓世昌
【答案】B
9.张海鹏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徐继畬
【答案】C
10.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这种超出寻常的战争承受能力的客观条件是( )
A.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B.华北和华东良好的农业基础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受到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答案】A
11.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12.如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答案】D
二、综合题
13.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晋西北山地许多农民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据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结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3)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
答案:(1)经济:在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2)辛亥革命事业:反帝反封建。
(3)方式: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统一战线,顺应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