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消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 厚父》记述了王与厚父谈论夏代先王的明德事迹和对夏民的教化与治理策略等。竹简具有明显的三晋书风,且是用楚系文字转抄而来,这主要体现出( )
A.文明的交往与融合 B.儒家思想的成熟
C.文化的承袭和发展 D.统一趋势的加强
2.1753年,瑞典王后收到一件国王赠送的特殊生日礼物:一座中式宫殿。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这体现了( )
A.中国建筑风格深受欢迎
B.瑞典贵族崇尚中国文化
C.瑞典是中欧文化交流中心
D.中西文化审美趋于一致
3.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邯郸武安赵窑遗址相继发现了包括仰韶早期、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时期、先商、商代、西周、东周、汉代等各时期文化遗存。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性
B.中华文明演进的连续性
C.中原农耕文明的领先性
D.早期国家分布的分散性
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远古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文化认同
B.春秋战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C.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新学派理学形成
D.近代以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潮流
5.如图所示是清朝乾隆时期内务府承制的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该更钟体现了( )
A.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B.西学东渐改变了国人儒学观念
C.“向西方学习”的流行
D.清文化产业逐步融入世界市场
6.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下列项中,正确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完成本土化
B.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相生相胜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C.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
D.唐朝三教并行,禅宗修行简便,易于传播,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7.1981年,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改编的国产动画片《九色鹿》正式上映,动画生动再现了恒河弄蛇人的传说以及波斯商人戈壁遇险获救等故事。图1、图2所示分别为壁画《鹿王本生》(局部)和《九色鹿》(剧照)。这部动画片的公映最能说明( )
A.敦煌壁画见证商路兴衰
B.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C.现代科技助推文化传播
D.文化产业提升商路价值
8.明朝万历皇帝接受了利玛窦“入贡的方物”,并允许他以“西洋陪臣”的身份留在北京,看重的是西器的玩赏性,以及他恭敬谦逊的态度。近两百年后,马戛尔尼则因送礼形式不合朝贡礼仪而备受乾隆皇帝冷待,并对其带来的先进科技产品也置若罔闻。这反映出( )
A.西方科技水平远落后于中国
B.明朝统治者对西方科技非常重视
C.天朝上国观念制约中西交流
D.“西学东渐”的主流是传播科技
9.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②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
③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
④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1878年,徐寿发表文章,论述了“通过实验证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纠正了欧洲150年前的伯努利定律。随后,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刊发了这篇来自中国的论文。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
A.中西科学水平拉近 B.洋务新政成效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中西文化互动交流
11.袁行霈教授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处在相对集中的较小范围,一旦遭到外族入侵或自然灾害,就难以恢复;而中华文明所在范围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纳与整合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这一观点旨在( )
A.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B.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D.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本土性
12.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
A.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消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 厚父》记述了王与厚父谈论夏代先王的明德事迹和对夏民的教化与治理策略等。竹简具有明显的三晋书风,且是用楚系文字转抄而来,这主要体现出( )
A.文明的交往与融合 B.儒家思想的成熟
C.文化的承袭和发展 D.统一趋势的加强
【答案】C
2.1753年,瑞典王后收到一件国王赠送的特殊生日礼物:一座中式宫殿。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这体现了( )
A.中国建筑风格深受欢迎
B.瑞典贵族崇尚中国文化
C.瑞典是中欧文化交流中心
D.中西文化审美趋于一致
【答案】B
3.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邯郸武安赵窑遗址相继发现了包括仰韶早期、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时期、先商、商代、西周、东周、汉代等各时期文化遗存。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性
B.中华文明演进的连续性
C.中原农耕文明的领先性
D.早期国家分布的分散性
【答案】B
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远古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文化认同
B.春秋战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C.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新学派理学形成
D.近代以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潮流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清朝乾隆时期内务府承制的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该更钟体现了( )
A.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B.西学东渐改变了国人儒学观念
C.“向西方学习”的流行
D.清文化产业逐步融入世界市场
【答案】A
6.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下列项中,正确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完成本土化
B.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相生相胜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C.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
D.唐朝三教并行,禅宗修行简便,易于传播,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答案】C
7.1981年,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改编的国产动画片《九色鹿》正式上映,动画生动再现了恒河弄蛇人的传说以及波斯商人戈壁遇险获救等故事。图1、图2所示分别为壁画《鹿王本生》(局部)和《九色鹿》(剧照)。这部动画片的公映最能说明( )
A.敦煌壁画见证商路兴衰
B.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C.现代科技助推文化传播
D.文化产业提升商路价值
【答案】C
8.明朝万历皇帝接受了利玛窦“入贡的方物”,并允许他以“西洋陪臣”的身份留在北京,看重的是西器的玩赏性,以及他恭敬谦逊的态度。近两百年后,马戛尔尼则因送礼形式不合朝贡礼仪而备受乾隆皇帝冷待,并对其带来的先进科技产品也置若罔闻。这反映出( )
A.西方科技水平远落后于中国
B.明朝统治者对西方科技非常重视
C.天朝上国观念制约中西交流
D.“西学东渐”的主流是传播科技
【答案】C
9.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②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
③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
④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10.1878年,徐寿发表文章,论述了“通过实验证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纠正了欧洲150年前的伯努利定律。随后,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刊发了这篇来自中国的论文。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
A.中西科学水平拉近 B.洋务新政成效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中西文化互动交流
【答案】D
11.袁行霈教授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处在相对集中的较小范围,一旦遭到外族入侵或自然灾害,就难以恢复;而中华文明所在范围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纳与整合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这一观点旨在( )
A.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B.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D.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本土性
【答案】B
12.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
A.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答案】D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
(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任三点)
(3)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任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