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小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小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3: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据学者研究发现,距今80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距今五六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城如石家河、良渚等,堆筑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  )
A.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 B.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
C.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D.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2.传说能反映远古历史的某些信息。相传黄帝的发明是多方面的:发掘首阳山的铜矿,铸成铜鼎;用树木制造船、车,用于运输;发明历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按照四季的变化来播种百谷草木。据此推测,黄帝时代(  )
A.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
B.正处于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C.进入成熟的农耕文明阶段
D.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3.隋唐时期,朝鲜圆光和尚在长安居住四十年。他回国后主张“五戒”:事君以忠、奉亲以孝、交友以信、临阵勿退、慎于杀生,后被尊为圣人。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
A.三教合一的趋势 B.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C.文化传播的互动 D.儒家文化的传承转型
4.“年”是作为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在古代中国不同民族间,“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征(如表),这说明(  )
北方部分游牧民族 不记年历,唯以青草为纪;见鸟兽孕乳以为四节。
南方部分少数民族 刺桐花开为一度(年)。
汉族 有稔(谷物成熟)、载(草木生长)、岁(收割谷物的工具)、祀(祭祀太阳)等表达。
A.生产生活差异影响文化的呈现
B.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不同
C.文化传承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文化差异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5.据《国语 鲁语上》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据此可知,夏、商、周三族(  )
A.都起源于黄帝族系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已有族群认同意识 D.祭祀程序基本相同
6.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 (下表)。
表: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
“中国”的含义 出现次数 示例
指京师 9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指国境之内 17 “咨女殷商,女穀于中国”
指诸夏之领域 145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指中等之国 6 “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
指中央之国 1 “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据表可知,先秦时期(  )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B.王朝疆域不断扩大
C.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
7.研究表明,中国早期文明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被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表明中国早期文明(  )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 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 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8.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下内容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③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④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印度诗人泰戈尔于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到访中国,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在下列他途经的城市中,他不可能见到(  )
A.上海:居民家中有自来水和电话,马路上有路灯
B.杭州:六和塔旁边立着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石碑
C.南京:英美等列强的军舰在长江里游弋,耀武扬威
D.北平: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风景优美,书声琅琅
10.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本据《农政全书》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1735年,法国《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科技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B.当时的中国短暂恢复了对外开放传统
C.外国借助中国文化进行社会革新
D.《农政全书》集中国传统农技之大成
1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12.明清之际曾称耶稣会士传播的西学为“利氏学”,“利”即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史载他先着僧服,后改穿儒服,起中国名字,并试图融入中国社会:“如果你们皇上能看见我现在这样子该多好,我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中国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三教合一的文化趋势
B.深刻学习中国的儒学文化
C.打开在中国传教的突破口
D.向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据学者研究发现,距今80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距今五六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城如石家河、良渚等,堆筑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  )
A.追求和谐稳定的生活 B.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
C.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D.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答案】A
2.传说能反映远古历史的某些信息。相传黄帝的发明是多方面的:发掘首阳山的铜矿,铸成铜鼎;用树木制造船、车,用于运输;发明历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按照四季的变化来播种百谷草木。据此推测,黄帝时代(  )
A.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
B.正处于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C.进入成熟的农耕文明阶段
D.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答案】A
3.隋唐时期,朝鲜圆光和尚在长安居住四十年。他回国后主张“五戒”:事君以忠、奉亲以孝、交友以信、临阵勿退、慎于杀生,后被尊为圣人。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
A.三教合一的趋势 B.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C.文化传播的互动 D.儒家文化的传承转型
【答案】B
4.“年”是作为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在古代中国不同民族间,“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征(如表),这说明(  )
北方部分游牧民族 不记年历,唯以青草为纪;见鸟兽孕乳以为四节。
南方部分少数民族 刺桐花开为一度(年)。
汉族 有稔(谷物成熟)、载(草木生长)、岁(收割谷物的工具)、祀(祭祀太阳)等表达。
A.生产生活差异影响文化的呈现
B.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不同
C.文化传承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文化差异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答案】A
5.据《国语 鲁语上》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据此可知,夏、商、周三族(  )
A.都起源于黄帝族系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已有族群认同意识 D.祭祀程序基本相同
【答案】C
6.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 (下表)。
表: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
“中国”的含义 出现次数 示例
指京师 9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指国境之内 17 “咨女殷商,女穀于中国”
指诸夏之领域 145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指中等之国 6 “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
指中央之国 1 “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据表可知,先秦时期(  )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B.王朝疆域不断扩大
C.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
【答案】A
7.研究表明,中国早期文明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被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表明中国早期文明(  )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 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 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答案】B
8.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下内容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③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④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9.印度诗人泰戈尔于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到访中国,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在下列他途经的城市中,他不可能见到(  )
A.上海:居民家中有自来水和电话,马路上有路灯
B.杭州:六和塔旁边立着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石碑
C.南京:英美等列强的军舰在长江里游弋,耀武扬威
D.北平: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风景优美,书声琅琅
【答案】D
10.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本据《农政全书》编写了“救荒本草”“野菜谱”“甘薯记”。1735年,法国《中华帝国全志》出版,书中含有《农政全书》的部分内容,1738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科技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B.当时的中国短暂恢复了对外开放传统
C.外国借助中国文化进行社会革新
D.《农政全书》集中国传统农技之大成
【答案】C
1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答案】C
12.明清之际曾称耶稣会士传播的西学为“利氏学”,“利”即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史载他先着僧服,后改穿儒服,起中国名字,并试图融入中国社会:“如果你们皇上能看见我现在这样子该多好,我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中国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三教合一的文化趋势
B.深刻学习中国的儒学文化
C.打开在中国传教的突破口
D.向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
(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任三点)
(3)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任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