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3:2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15世纪上半期,阿兹特克人社会繁荣,文化发展。他们用棉花和舌兰织布,有的还编织进各色珍贵的鸟羽,做成斗篷、饰物和礼品,色彩缤纷,精美绝伦。此外,阿兹特克人能制造出质地优良、造型美观的褐底黄纹的彩陶,已经掌握了用天然铜锻造铜器的技术。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  )
A.纺织和制造业发达
B.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C.“浮动园地”的发明
D.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2.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后,发现印第安人虽培植了大量植物,但其耕作技术从未超过养活全体居民所须达到的最低限度。他们的工具仅有石头、木头或骨头制成。印第安人不会冶炼矿石,尽管也使用金属,但几乎只用于装饰目的。他们所造的船只有独木舟和木筏,而陆上运输工具还没有利用轮子。据此可知(  )
A.文明发展具有区域独特性
B.交通进步能保障文明发展
C.印第安人对世界贡献很小
D.美洲文明落后于其他地区
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3—6世纪,中国北方部分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南宋陆九渊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C 拉丁舞融合了西班牙舞蹈、非洲黑人舞蹈和印第安舞蹈等文化因素 体现拉丁美洲文化的包容性
D 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 反映出美国实现了自由平等
A.A B.B C.C D.D
4.美洲的玛雅人、阿滋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但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一样,他们都曾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美洲各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共通性
C.美洲文明深受欧亚大陆文明的影响
D.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相似性
5.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他们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他们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  )
A.文明演进后劲不足 B.自然资源相当匮乏
C.人地矛盾有效解决 D.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6.阿兹特克人能把1200多种植物予以分类,能对动物和矿物进行分类研究。他们在吸收玛雅人和托尔托克人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他们的历法1年为365日,闰年多加1天。这些成就(  )
A.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特征
B.改变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
C.来自美洲内部文明间频繁交流
D.与人类的劳动实践密切相关
7.604年,日本圣德太子制定了《宪法十七条》,对各级官吏的权力、义务、道德行为准则做了严格规定,指出为臣之道是“每事有信”“背私向公”,要“惩恶劝善”。《宪法十七条》的颁行 (  )
A.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B.促进了中日交往的繁荣
C.推动了幕府政治的形成
D.改变了官吏的政治信仰
8.镰仓幕府建立后,设有负责管理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皇族) 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侍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这表明(  )
A.与武士结盟的皇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B.幕府实际上成为政治支配体系的主干
C.日本开启了由贵族掌权的中央集权时代
D.镰仓幕府时期御家人沦落为社会的最底层
9.印加本是一个位于库斯科的小部落,11﹣14世纪逐渐兼并周边部落,发展壮大。这期间,印加人吸收了奇穆人的灌溉技术,蒂亚瓦纳科人的石材打磨技术,瓦里人的城市设计规划技术等。由此可见,印加帝国的崛起得益于(  )
A.重视经济贸易 B.实行君主专制
C.农业发展繁荣 D.吸收外来文化
10.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就已设置博士官职;公元1世纪初就有朝鲜人背诵《诗经》《尚书》《春秋》等中国的典籍。这表明当时的朝鲜(  )
A.由中原王朝直接统治
B.尊奉儒学为官方正统思想
C.与华夏文明关系密切
D.基本仿效汉朝的政治制度
11.据《三国史记 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12.1831年,越南使臣李文馥曾发表《夷辨》一文,抗议清廷将其视为“夷”的态度。文章指出:“我越非他,古中国圣人炎帝神农氏之后也……家孔孟而户程朱,其学也……宾贤取士,汉唐之科目也;博带峨冠,宋明之衣服也。推而举之,其大也如是,而谓之夷,则吾不知其何如为华也?”据此可知,当时越南(  )
A.接受清朝中央政权直接管辖
B.其文化为中国士大夫所认同
C.对中华文化具有较强认同感
D.坚持自身是中华文化的正统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曾经繁荣一时。那里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帝国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
历史 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日本部民奴隶制生产关系,至六世纪中叶已经同在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影响下迅速提高了的生产力水平和性质不相适应,确立封建生产关系势在必行。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也开始参照唐朝制度,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了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化改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变革运动,它的发动标志着日本奴隶制时代的终结与封建制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张玉祥、禹硕基《论日本奴隶制
向封建制的过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应对统治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日本造成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15世纪上半期,阿兹特克人社会繁荣,文化发展。他们用棉花和舌兰织布,有的还编织进各色珍贵的鸟羽,做成斗篷、饰物和礼品,色彩缤纷,精美绝伦。此外,阿兹特克人能制造出质地优良、造型美观的褐底黄纹的彩陶,已经掌握了用天然铜锻造铜器的技术。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  )
A.纺织和制造业发达
B.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C.“浮动园地”的发明
D.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答案】D
2.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后,发现印第安人虽培植了大量植物,但其耕作技术从未超过养活全体居民所须达到的最低限度。他们的工具仅有石头、木头或骨头制成。印第安人不会冶炼矿石,尽管也使用金属,但几乎只用于装饰目的。他们所造的船只有独木舟和木筏,而陆上运输工具还没有利用轮子。据此可知(  )
A.文明发展具有区域独特性
B.交通进步能保障文明发展
C.印第安人对世界贡献很小
D.美洲文明落后于其他地区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3—6世纪,中国北方部分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南宋陆九渊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C 拉丁舞融合了西班牙舞蹈、非洲黑人舞蹈和印第安舞蹈等文化因素 体现拉丁美洲文化的包容性
D 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 反映出美国实现了自由平等
A.A B.B C.C D.D
【答案】C
4.美洲的玛雅人、阿滋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但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一样,他们都曾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美洲各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共通性
C.美洲文明深受欧亚大陆文明的影响
D.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相似性
【答案】B
5.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他们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他们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  )
A.文明演进后劲不足 B.自然资源相当匮乏
C.人地矛盾有效解决 D.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答案】A
6.阿兹特克人能把1200多种植物予以分类,能对动物和矿物进行分类研究。他们在吸收玛雅人和托尔托克人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他们的历法1年为365日,闰年多加1天。这些成就(  )
A.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特征
B.改变了美洲社会发展进程
C.来自美洲内部文明间频繁交流
D.与人类的劳动实践密切相关
【答案】D
7.604年,日本圣德太子制定了《宪法十七条》,对各级官吏的权力、义务、道德行为准则做了严格规定,指出为臣之道是“每事有信”“背私向公”,要“惩恶劝善”。《宪法十七条》的颁行 (  )
A.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B.促进了中日交往的繁荣
C.推动了幕府政治的形成
D.改变了官吏的政治信仰
【答案】A
8.镰仓幕府建立后,设有负责管理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皇族) 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侍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这表明(  )
A.与武士结盟的皇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B.幕府实际上成为政治支配体系的主干
C.日本开启了由贵族掌权的中央集权时代
D.镰仓幕府时期御家人沦落为社会的最底层
【答案】B
9.印加本是一个位于库斯科的小部落,11﹣14世纪逐渐兼并周边部落,发展壮大。这期间,印加人吸收了奇穆人的灌溉技术,蒂亚瓦纳科人的石材打磨技术,瓦里人的城市设计规划技术等。由此可见,印加帝国的崛起得益于(  )
A.重视经济贸易 B.实行君主专制
C.农业发展繁荣 D.吸收外来文化
【答案】D
10.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就已设置博士官职;公元1世纪初就有朝鲜人背诵《诗经》《尚书》《春秋》等中国的典籍。这表明当时的朝鲜(  )
A.由中原王朝直接统治
B.尊奉儒学为官方正统思想
C.与华夏文明关系密切
D.基本仿效汉朝的政治制度
【答案】C
11.据《三国史记 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
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答案】C
12.1831年,越南使臣李文馥曾发表《夷辨》一文,抗议清廷将其视为“夷”的态度。文章指出:“我越非他,古中国圣人炎帝神农氏之后也……家孔孟而户程朱,其学也……宾贤取士,汉唐之科目也;博带峨冠,宋明之衣服也。推而举之,其大也如是,而谓之夷,则吾不知其何如为华也?”据此可知,当时越南(  )
A.接受清朝中央政权直接管辖
B.其文化为中国士大夫所认同
C.对中华文化具有较强认同感
D.坚持自身是中华文化的正统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曾经繁荣一时。那里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帝国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
历史 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日本部民奴隶制生产关系,至六世纪中叶已经同在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影响下迅速提高了的生产力水平和性质不相适应,确立封建生产关系势在必行。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也开始参照唐朝制度,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了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化改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变革运动,它的发动标志着日本奴隶制时代的终结与封建制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张玉祥、禹硕基《论日本奴隶制
向封建制的过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应对统治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日本造成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趋势: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衰亡。原因: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拜占庭帝国处于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这些因素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但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了帝国危机,又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保守和封闭的心态导致其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2)措施:学习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日本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大化改新。
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3)启示:除了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还应吸收接纳其他地区的先进文明成果,适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