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的胜利信心
C.此时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D.此战争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2.1937年7月中旬,国民政府先后公布了《军事征用法国民工役法》等法令,强化征兵。随后国家财政部公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防止资金抽逃。这些举措表明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已接受中共全面抗战路线
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扬长避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如图所示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其中“甲”处是( )
A.平型关 B.台儿庄 C.太原 D.枣阳
4.1941年后,中国陆续派出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如图为中国入缅远征军所获战利品﹣﹣日军关防大印印案。
①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军欧洲战场的对德作战
④远征军入缅作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民族精神
以如图文材料可以印证(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今人又加了两个: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共工(共产党或国共合作)。依照唯物史观来看,谜底应该选择( )
A.屈原 B.苏武 C.蒋干 D.共工
6.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 )
第一阶段: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正太铁路。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A.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D.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7.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在《台儿庄我军歼寇经过》中说,“目下敌军在中国境内各战场者(在东北诸省不算),计共50万余人,而参加台儿庄会战,不过五六万人,彼何以不抽调它处兵力增援。此盖因我国采用……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这说明( )
A.国共两党团结抗战 B.日本速战计划被粉碎
C.共产党是中流砥柱 D.国民党抗战方针正确
8.也正是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迫使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这种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等措施,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这说明战时经济体制( )
A.促使中国人积极反抗
B.促进中国民主化的实现
C.加强了政府的干预
D.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9.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问陕北时记录到“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在陕北( )
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
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
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
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
10.二战中,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消耗了大量日军的力量,拖住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迫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侵苏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同时也使日军南下东南亚的计划一再推迟。由此可知,中国战场( )
A.拖住了日本陆海空主要兵力
B.推动了二战胜利的整体进程
C.奠定了二战胜利的根本基础
D.完全依靠国内全体军民力量
11.[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
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12.[2023·甘肃张掖高一检测]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
A.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B.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均取得重大战果
D.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提供精神的支撑
二、综合题
13.[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 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 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日本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的胜利信心
C.此时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D.此战争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答案】B
2.1937年7月中旬,国民政府先后公布了《军事征用法国民工役法》等法令,强化征兵。随后国家财政部公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防止资金抽逃。这些举措表明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已接受中共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C
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扬长避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如图所示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其中“甲”处是( )
A.平型关 B.台儿庄 C.太原 D.枣阳
【答案】B
4.1941年后,中国陆续派出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如图为中国入缅远征军所获战利品﹣﹣日军关防大印印案。
①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军欧洲战场的对德作战
④远征军入缅作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民族精神
以如图文材料可以印证(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5.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今人又加了两个: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共工(共产党或国共合作)。依照唯物史观来看,谜底应该选择( )
A.屈原 B.苏武 C.蒋干 D.共工
【答案】D
6.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 )
第一阶段: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正太铁路。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A.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D.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答案】D
7.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在《台儿庄我军歼寇经过》中说,“目下敌军在中国境内各战场者(在东北诸省不算),计共50万余人,而参加台儿庄会战,不过五六万人,彼何以不抽调它处兵力增援。此盖因我国采用……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这说明( )
A.国共两党团结抗战 B.日本速战计划被粉碎
C.共产党是中流砥柱 D.国民党抗战方针正确
【答案】A
8.也正是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迫使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这种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等措施,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这说明战时经济体制( )
A.促使中国人积极反抗
B.促进中国民主化的实现
C.加强了政府的干预
D.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答案】D
9.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问陕北时记录到“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在陕北( )
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
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
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
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
【答案】C
10.二战中,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消耗了大量日军的力量,拖住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迫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侵苏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同时也使日军南下东南亚的计划一再推迟。由此可知,中国战场( )
A.拖住了日本陆海空主要兵力
B.推动了二战胜利的整体进程
C.奠定了二战胜利的根本基础
D.完全依靠国内全体军民力量
【答案】B
11.[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
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答案】B
12.[2023·甘肃张掖高一检测]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
A.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B.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均取得重大战果
D.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提供精神的支撑
【答案】B
二、综合题
13.[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全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仅从1937年7月开始的全国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 500万人以上,其中牺牲2 000余万人。不可否认,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支援和配合。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日本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特点:全民族抗战;伤亡损失大;持续时间长;得到国际支援与配合。
(2)原因: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等因素。
观点:不全面。说明:作者忽视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主战场作用;中国战区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3)影响: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