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选择题
1.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和在“七国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发达工业国家加拿大,也有已跻身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行列,但总体上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这体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 )
A.团结协作、共同富裕 B.大国主导,南北合作
C.自由贸易、均衡发展 D.经济合作、资源共享
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从1993年到2002年,墨西哥向美国的出口增长了234%,向加拿大的出口增长了203%。而墨西哥的贫困率,则从1984﹣1994年的平均34%上升到1999年的60%。这组数据说明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
A.促进了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B.对墨西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C.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D.对墨西哥整体而言利大于弊
3.徽标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视觉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具有一定含义并能够使人理解的视觉图形。对以下四个徽标理解错误的是( )
A.图①是国家汉办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B.图②整个图案呈圆形,既象征全人类,也象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C.图③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金融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D.图④字母APEC用白色,寓意亚太人民追求和平与安定
4.2018年11月12日至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次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简称巴新)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下列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B.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C.APEC是最大、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宗旨是“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5.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宣布:进一步减少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目的是( )
A.保护区域经济 B.促进国际贸易
C.制资本流动 D.推动政治一体化
6.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是世界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的结果,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促进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
C.宗旨是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
D.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7.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团将不仅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
A.殖民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崛起
B.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C.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变化
D.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
8.每个国际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志,下列哪个图标对应的是世贸组织的标志( )
A. B.
C. D.
9.为防止美国微软公司垄断软件行业,美国联邦政府曾启动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这反映( )
A.微软公司垄断危害公众利益
B.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联邦政府对微软公司垄断的不满
D.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互惠原则
10.2017年,成功连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罗伯托 阿泽维多严正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打响贸易战,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表明( )
A.WTO致力于推动世界贸易和平发展
B.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
C.美国在经济领域推行大国霸权主义
D.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11.斯文 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中用三幅图示描绘了“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对这种空间安排解读正确的是( )
A.Ⅰ阶段表现出多极、分离的特征
B.Ⅱ阶段向亚洲集中,但仍分散
C.Ⅲ阶段集中美国形成单极格局
D.棉花产业主导国际分工的变化
12.“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选择题
1.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和在“七国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发达工业国家加拿大,也有已跻身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行列,但总体上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这体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 )
A.团结协作、共同富裕 B.大国主导,南北合作
C.自由贸易、均衡发展 D.经济合作、资源共享
【答案】B
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从1993年到2002年,墨西哥向美国的出口增长了234%,向加拿大的出口增长了203%。而墨西哥的贫困率,则从1984﹣1994年的平均34%上升到1999年的60%。这组数据说明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
A.促进了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B.对墨西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C.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D.对墨西哥整体而言利大于弊
【答案】B
3.徽标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视觉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具有一定含义并能够使人理解的视觉图形。对以下四个徽标理解错误的是( )
A.图①是国家汉办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B.图②整个图案呈圆形,既象征全人类,也象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C.图③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金融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D.图④字母APEC用白色,寓意亚太人民追求和平与安定
【答案】C
4.2018年11月12日至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次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简称巴新)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下列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B.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C.APEC是最大、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宗旨是“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答案】A
5.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宣布:进一步减少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目的是( )
A.保护区域经济 B.促进国际贸易
C.制资本流动 D.推动政治一体化
【答案】B
6.1995年成立的世贸组织是世界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的结果,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促进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
C.宗旨是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
D.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B
7.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团将不仅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
A.殖民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崛起
B.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C.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变化
D.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
【答案】C
8.每个国际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志,下列哪个图标对应的是世贸组织的标志( )
A. B.
C. D.
【答案】C
9.为防止美国微软公司垄断软件行业,美国联邦政府曾启动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调查,这反映( )
A.微软公司垄断危害公众利益
B.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联邦政府对微软公司垄断的不满
D.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互惠原则
【答案】B
10.2017年,成功连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罗伯托 阿泽维多严正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打响贸易战,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表明( )
A.WTO致力于推动世界贸易和平发展
B.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
C.美国在经济领域推行大国霸权主义
D.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答案】A
11.斯文 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中用三幅图示描绘了“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对这种空间安排解读正确的是( )
A.Ⅰ阶段表现出多极、分离的特征
B.Ⅱ阶段向亚洲集中,但仍分散
C.Ⅲ阶段集中美国形成单极格局
D.棉花产业主导国际分工的变化
【答案】A
12.“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答案】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不断扩展和深化。
评析: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反全球化也在扩展、深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然而,反全球化的根源不在全球化本身,而在于国内分配不公,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反全球化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终究是阻挡不了全球化的。
结论: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应注意促进社会公平,使各阶层普遍从全球化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