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4: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选择题
1.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表明新中国政权(  )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 主同盟 中国 共产党
A.保证了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
B.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特点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
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
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参加“大跃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主要得益于(  )
A.苏联政府的援助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4.《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为此新中国建立初期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反对霸权主义
5.“这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是指1956年的(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6.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  )
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
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
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
7.“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处应该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
8.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9.以下是某同学的学习大纲,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一、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理程
D.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10.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而对比雄安,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下列有关“深圳和浦东的崛起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它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
C.它们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
D.深圳特区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11.(2023浙江G2高一下期中)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下列史实属于“这十二年”成功经验的是(  )
A.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的开展 D.“三线建设”开发西部地区
13.1960年底至1961年初,毛泽东先后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建议下,中共中央将1961年定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
C.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D.“左”倾错误已经在全党全面纠正
二、综合题
13.(2023浙江G2高一下期中)土地一直是亿万农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响亮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重要论断。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明白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
——摘编自刘启春等《历史的选择:
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各根据地的土地改革政策开始向彻底分田的方向变化,对地主不再给予照顾,并开始触动富农的土地,但各地土地改革的政策与方法未尽一致,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指导。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    》,明确提出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废除土地改革前的一切债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首要条件。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过去老区的土地改革,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谁胜谁负还不明朗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尽量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动员农村的人力物力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全国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除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尽快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一中心任务。”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革命方针。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贯彻这一方针的。
(2)请写出材料二空格处的文件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文件实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新区的土地改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选择题
1.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表明新中国政权(  )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 主同盟 中国 共产党
A.保证了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
B.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特点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
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B
2.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
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参加“大跃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3.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主要得益于(  )
A.苏联政府的援助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答案】D
4.《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为此新中国建立初期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A
5.“这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是指1956年的(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D
6.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  )
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
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
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
【答案】A
7.“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处应该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
【答案】D
8.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答案】D
9.以下是某同学的学习大纲,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一、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理程
D.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答案】B
10.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而对比雄安,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下列有关“深圳和浦东的崛起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它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
C.它们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
D.深圳特区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答案】C
11.(2023浙江G2高一下期中)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下列史实属于“这十二年”成功经验的是(  )
A.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的开展 D.“三线建设”开发西部地区
【答案】A
13.1960年底至1961年初,毛泽东先后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建议下,中共中央将1961年定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
C.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D.“左”倾错误已经在全党全面纠正
【答案】B
二、综合题
13.(2023浙江G2高一下期中)土地一直是亿万农民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七会议中,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响亮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重要论断。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明白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
——摘编自刘启春等《历史的选择:
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
材料二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各根据地的土地改革政策开始向彻底分田的方向变化,对地主不再给予照顾,并开始触动富农的土地,但各地土地改革的政策与方法未尽一致,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指导。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有各根据地代表参加的全国土地会议,9月13日,通过了《    》,明确提出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废除土地改革前的一切债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首要条件。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过去老区的土地改革,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谁胜谁负还不明朗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尽量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动员农村的人力物力参加和支援人民解放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全国转入和平的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土地改革除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尽快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一中心任务。”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革命方针。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贯彻这一方针的。
(2)请写出材料二空格处的文件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文件实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新区的土地改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1)方针: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措施: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土地法大纲》。
背景:国共全面内战的爆发,要求推动解放区加快土地改革;各地土改的政策和方法有差异,需要统一的政策指导。
(3)影响: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