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4: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史载,秦汉时期宰相相对较少,如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到了唐朝,任职宰相的人越来越多,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唐朝时期宰相人数增多的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宰相轮番执政
B.限制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政府
C.顺应科举需要,整顿官吏队伍
D.分割宰相职权,调整中央官制
3.有学者认为,通过书法艺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种种精神和实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品兼有“肥瘦相合,骨力相称”“自然”“意境”“风骨”等特点,这反映出(  )
A.魏晋士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
B.儒佛道三教相互影响的趋势
C.动荡时期文人们追求精神寄托
D.书法成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
4.据图,推动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相对安定 B.政治中心始终在南方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据报道,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创下历年新高,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D.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7.某同学比较如图所示的两枚钱币,获得了以下的信息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都是圆形方孔形状的钱币
B.是唐朝对日本影响的反映
C.日本学习唐朝的铸币工艺
D.唐朝钱币仿照日本的样式
8.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出现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B.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实现了更新: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10.如图中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1.[2023·湖南郴州高三联考]唐代皇帝会对奏状中的潜在议题采取“搁置”的做法,不使之成为供大臣讨论的议题。皇帝的搁置权表现为对文书的“不报”或“留中”,皇帝对表状留而不发、未加批复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将议题搁置,暂时不决策。这一做法(  )
A.造成了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立B.避免了朝廷决策中的失误
C.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D.破坏了政事堂的议政制度
12.[2023·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预测]唐代君主极为重视贤良对策。689年,考生张柬之在对策中写道:“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825年考生舒元褒的对策中写道:“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对策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  )
A.选官方式发生改变B.社会危机加深
C.士人参政热情高涨D.政权结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023·广东深圳高三阶段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
——[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材料二 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唐]房玄龄等《晋书》
材料三 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曹氏)、马(司马氏)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被诸葛亮所击败)……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1)指出根据材料一、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10分)
(2)材料一、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哪一记载更为可信。(10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2.史载,秦汉时期宰相相对较少,如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到了唐朝,任职宰相的人越来越多,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唐朝时期宰相人数增多的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宰相轮番执政
B.限制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政府
C.顺应科举需要,整顿官吏队伍
D.分割宰相职权,调整中央官制
【答案】D
3.有学者认为,通过书法艺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种种精神和实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品兼有“肥瘦相合,骨力相称”“自然”“意境”“风骨”等特点,这反映出(  )
A.魏晋士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
B.儒佛道三教相互影响的趋势
C.动荡时期文人们追求精神寄托
D.书法成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
【答案】B
4.据图,推动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相对安定 B.政治中心始终在南方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C
5.据报道,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创下历年新高,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
D.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答案】D
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7.某同学比较如图所示的两枚钱币,获得了以下的信息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都是圆形方孔形状的钱币
B.是唐朝对日本影响的反映
C.日本学习唐朝的铸币工艺
D.唐朝钱币仿照日本的样式
【答案】D
8.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出现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B.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答案】A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实现了更新: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答案】A
10.如图中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答案】D
11.[2023·湖南郴州高三联考]唐代皇帝会对奏状中的潜在议题采取“搁置”的做法,不使之成为供大臣讨论的议题。皇帝的搁置权表现为对文书的“不报”或“留中”,皇帝对表状留而不发、未加批复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将议题搁置,暂时不决策。这一做法(  )
A.造成了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立B.避免了朝廷决策中的失误
C.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D.破坏了政事堂的议政制度
【答案】C
12.[2023·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预测]唐代君主极为重视贤良对策。689年,考生张柬之在对策中写道:“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825年考生舒元褒的对策中写道:“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对策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  )
A.选官方式发生改变B.社会危机加深
C.士人参政热情高涨D.政权结构变化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023·广东深圳高三阶段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
——[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材料二 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唐]房玄龄等《晋书》
材料三 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曹氏)、马(司马氏)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被诸葛亮所击败)……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乃申以死葛(诸葛亮)走达(司马懿)之说……历代厚诬,一朝如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1)指出根据材料一、二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并说明理由。(10分)
(2)材料一、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哪一记载更为可信。(10分)
答案:(1)事实:司马懿与诸葛亮发生正面作战。
理由: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
(2)分歧:《晋书》认为司马懿取胜;《汉晋春秋》认为诸葛亮取胜。
材料一更可信。《晋书》中史料,多出自晋史官王隐,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有歌颂司马氏统治的政治倾向);《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兼有东晋史学家和蜀汉官员后裔的双重身份,对魏蜀之间的史事记述应该相对公允;材料三对诸葛亮打败司马懿、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记载和对王隐曲笔、习凿齿直书的评判也可以佐证材料一记载的可信性。但该记载仍需结合其他史料进一步印证。(若答材料二更可信,并言之有理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