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崛、肃”等8个字。
2.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记叙的三件事,弄清楚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将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能归纳课文记叙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能归纳课文记叙的三件事,弄清楚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将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还没上课,但你们已经知道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有关,来,我们先来聊聊,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1)周恩来1898年出生在江苏淮安。
(2)周恩来就读天津南开大学,当时他写了文章,表示自己愿做四万万同胞的公仆,必不负所托。
(3)周恩来20岁的时候去日本求学,学习各种知识回来救国,后来还去法国求学,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4)周恩来参加革命后还策划了南昌起义,参加了长征。
任务一:模拟场景,感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同学们,你们对周恩来的了解真不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恩来,走进他少年时代读书励志的故事吧。板:少年。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课题(“之”书写的时候横撇的夹角要小,捺要舒展,“崛”山字旁要小且偏上。)
2.课题比较长,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好停顿。
评:很有节奏,我们一起来读。
3.课题中有让你觉得难懂的词吗?
预设:崛起
(1)课前预习时,你了解到那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生交流)
是呀,是贫穷的,落后的。
(2)后来呢?(强大富有)
(3)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就是——崛起。
再读课题。
4.课前预习的时候,同学们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知道了课文讲了3件事,也就是3个场景。
出示:学生完成的预学单:
事件 时间 地点 对应段落
一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1-10
二 十二岁那年 奉天 11-14
三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15-17
5.下面,请
任务一:
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走进第一个场景,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个场景写了一件什么事。
6.同学们读得那么专注,说得那么认真,看来你们已经被第一个场景深深地吸引了,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还原这个场景?谁来扮演第1位回答的同学?第2位呢?第3位?周恩来呢?现在我就是魏校长了。其他同学也都是在座的同学们哦。准备好了吗?
演一演:
师(咳嗽一声):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1:为家父而读书。
师:哦,就是为——明白了,你是为亲人而读书。
生1:(相机理解家父)
师:那你为什么而读书?
生2:为明理而读书。
师:哦,就是为——听懂了,你是为自己而读书。
生2:(相机理解明理)
师:那你呢?你为什么而读书?
生3: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师:我知道,只有通过读书当官你家的大门上才能配得上门楣,门楣可是地位官位的象征。所以,你是为了——
生3:(家族荣誉、光宗耀祖)
师:哦。你是为了家族而读书呀。
师:欸,这位同学怎么一声不响,你为什么而读书?
生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声音小,评:不够清晰,不够坚定啊,你可是周恩来啊!生再说)
(声音大,评:这回答清晰而坚定啊!)
师:哇,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抱负和胸怀!(睁大眼睛)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生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大拇指)好哇,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师(随机抓一个孩子):你听懂校长的话了吗?我是想让你们都向周恩来——
圈出“效”——“学习”。
7.同学们,读着、演着,我们对这个场景熟悉起来了,现在你能概括地说说第一个场景写了一件什么事了吗?
生说
评:说得很完整,但我们概括要做到简洁。
这件事里出现了多个人物,我们要去抓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
概括时只要抓住主要人物做了什么板:事件来说。你再试试。
还可以再简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是周恩来立下的——志向。好,你再说。
小结:同学们,我们走进场景,熟悉场景,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把场景读明白了。
8.下面让我们继续走进第二第三个场景。
任务二:
自由读课文11-17自然段,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和你的伙伴说一说第二、第三个场景分别写了什么事。
小提示: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
(1)交流第二个场景(周恩来十二岁那年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他说得怎么样?生评价(他抓住了主要人物来说,说得挺简洁的。)
指导:抓最关键的词——中华不振。
这是周恩来听伯父说的,我们可以凝练成一个词,叫做——板:耳闻。
谁来说得更简洁(周恩来十二岁那年耳闻中华不振)板:中华不振
(2)交流第三个场景(一个星期天,周恩来看到一个中国女人受到苦难和屈辱。)
指生评价。
中国女人身上的遭遇,你能用第二件事中的一个词来替代吗?这个女人的悲惨遭遇用一个词来说其实也是——中华不振
这个场景是周恩来亲眼看到的,我们能不能像“耳闻”一样,凝练成一个词,叫做——板:目睹。
谁再来说说?(一个星期天,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
小结:周恩来不仅耳闻了——还目睹了——。看,我们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就把第二第三个场景说简洁了。
(3)把这三个场景连起来看一下,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
后两件事是因,前面是果。
那你能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连起来再说清楚吗?谁来说?(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
小结: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理清事件之间的关联,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明白了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是——“中华不振”
任务二:深入场景,感受“中华不振”
1.一百多年前的中华到底是怎样的不振呢?
任务三:
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小提示:圈画关键词句。
2.学生交流。出示11-17段,学生交流到哪,就在哪里圈画
(1)关注11自然段
评:是呀,在我们的领土上,中国人被禁足,而外国侵略者却耀武扬威自由出入,这是何等的霸道,何等的不公,何等的屈辱。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从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中整理了2段,看。
补充资料一:1900年,英、美、日、法、俄、意、德、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大肆烧杀抢掠,损失无法估计。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抢掠之后,列强们带不走的就用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资料二: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十二款及其十九个附件。其中,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4.5亿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也就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一两白银的罚金。
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评: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清政府却软弱无能,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引读:只是这些事发生在周恩来两三岁的时候,他没有亲眼看见也未曾亲身经历,只是听伯父说了,所以,虽然伯父的话十二岁的周恩来——出示14自然段。
(2)关注15自然段“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看,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那么一片繁华的地方,但却不是我们中国的,而是被外国人占据的租界地。那里街道热闹非凡,往来的都是衣着华丽的外国人。那你知道租界地以外的中国是怎样的情景吗?猜猜看。
想知道吗?老师找来了一组图片。 出示对比图,你有什么想说的?(中国人们生活的很贫苦,吃不饱穿不暖,还要任人欺负。)
是呀,这样一对比,中国人民生活之贫苦更加明显了,这不就是——吗?
(3)关注16自然段
A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思考?让生交流
B想想,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呢?
评:落后的中华,人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落后的中华,人民毫无尊严可言/尊严也要受到践踏。
落后的中华,人民受尽苦难和屈辱。
落后的中华,人民活得人不像人。
C可你们知道吗,这样的遭遇又何止这一件呢?
出示图文资料:“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D看到这些,你想说?
引读:看来,“中华不振”不仅仅是中国的贫穷落后,更是人民受尽了苦难和屈辱呀,所以此时的周恩来——出示16自然段第一句。
E所以,当魏校长提出——出示: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有了——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设想一下,如果周恩来的那三位同学(出示3句话)也像周恩来一样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
(1)他们可能会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可是,他们的回答是——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3)事实上,他们一定也知道中华不振,但即使知道了,他们还是这样回答。为什么呢?
A为家父而读书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评:你是被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吓坏了吗?)
B为明理而读书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评:你是想先做好自己啊。)
C为光耀门楣而读书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评:你或许也想要拯救国家,但你此刻想到的是先让自己做上大官,富裕强大起来。再考虑国家的事。)
(4)这些同学或许没有沉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想得太远,或许觉得自己太弱小无能为力。
(5)但周恩来想的却是——(怎样才能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怎样让中国人觉醒,进行反抗?从现在起我要做些什么?)
(6)是呀,越是中华不振,就越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那样的情况下,周恩来的回答是多么难得,多么宝贵,多么了不起,多么振奋人心。
(7)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振奋人心的读书誓言吧。
4.延学任务:
(1)周恩来写过一首诗《大江歌罢掉头东》,课后你们可以去借助资料,了解诗的意思和写作背景,你一定能进一步了解到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2)中华早已崛起,正在腾飞,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又有什么理由呢?请沉下心来好好思考吧。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要人物 事件 简洁
果 立志
少年周恩来 因 耳闻 中华不振
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