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 )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 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
2.下图为某几个王朝中枢机构简化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3.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而这些尚书有的还担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阶为正一品,六部尚书有事往往请示内阁大学士。这反映出当时( )
A.统治集团的分裂 B.中枢权力的变化
C.专制制度的弱化 D.君主权力的下移
4.1639年,英国人威廉·劳德收到一本耶稣会士带来的《航海通书》,里面用文字向航海者指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海上通道;从福建省南部海岸出发,绕经整个东南亚,到达印度洋各港口,直至波斯湾口的霍尔木兹海峡,其中有一部分来自郑和数次下西洋的记录。据此推断( )
A.明代统治者改变了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B.明朝时中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紧密联系
C.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
D.中国与世界贸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崩萍
5.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下表是明朝洪武末年部分地区置卫的情况。这些卫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卫的数量 范围
10 山东沿海
11 浙江沿海
11 福建沿海
8 广东沿海
A.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B.防范蒙古人南下
C.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D.抗击倭寇的骚扰
6.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认为,“彼其贸易往来,籴谷他处,以有余济不足,皆小民生养所需,不可因别而废屦者也。不若明开市舶之禁,收其权而归之上,有所予而有所夺,则民之冒死越贩者,固将不禁而自止”。由此可知,许孚远主张( )
A.合理引导来华外商的行为 B.支持和发展私人海外贸易
C.设官方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D.开海贸易以促进国计民生
7.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败,余部逃亡海外,继续与明朝为敌,而且还与日本海盗相勾结,共同反对明朝。针对这一情况,朱元璋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据此可知,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 )
A.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 B.封建自然经济心态下产物
C.重农抑商狭隘思想的体现 D.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骚扰
8.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战争,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政治黑暗和天灾不断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随后在此建大顺政权
C.努尔哈赤率清军在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
D.多尔衮乘机入关推翻明朝,迁都北京
9.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即通过发放金牌信符,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三年为一周期,差京官选调边军,捧金牌信符,往附近蕃族,以茶易马。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推动了民族间经济交流 B.传播了中原农耕技术
C.解决了明朝的边患问题 D.正式确立了朝贡体制
10.隆庆五年(1571年)二月,王崇古上奏《确议封贡事宜疏》,主张与鞑靼开展互市。最终,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贸易口岸。这一事件( )
A.缓解了明朝内陆边疆危机 B.标志明朝放松海外贸易政策
C.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针
11.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电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萄牙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萄牙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测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12.“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B.时人眼界扩大
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史·郑和传》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送)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
材料二1936年,在云南玉溪县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了《郑和家谱》,记载了郑和出使事迹:“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特选皇廷”;“敕奉差诸官员共二万七千四百一十一员,又拨宝船六十三只,大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
材料三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阅读材料一、二,比较两则史料关于郑和下西洋记载的异同;
(2)结合史料类型,说明一、二两则史料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初叶,朱橡靖难之投成功后,……自命不凡的君主都有一种炫耀狂,使朱标也觉得有必要把中国国威向海外展示。于是,他命令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式装船团,出发西洋。郑和率领的武装船团,每舰平均容纳四百余人,旗舰和若干主力舰,长一百二十米,宽四十来,可载一千余人。如此巨大工程,没有精密的造船技术和精密的航海技术,无法负担。郑和下西洋,跟纪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城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们对国家贡献和东西文化交流,有伟大的功绩。不过,张寡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而郑和却处在一个朝气日增的时代,所以结局完全不同。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初出现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壮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并说明二者“结局完全不同”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因地制宜,加强国防力量,从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马政举措的主旨并非是形成民族交融局面,更不是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排除BC项; 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①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原先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是汉朝的中外朝制度;②元朝中枢机构是中书省,直辖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地区;③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④明太祖废丞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C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选择B:根据材料“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请示内阁大学士”可知,内阁权力有所增强,内阁属于中枢机构,因此材料反映了当时中枢权力的变化。排除A:材料仅涉及明朝内阁权力有所增强,没有明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故“统治集团的分裂”与材料不符。排除C: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在不断强化而非弱化,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内阁大学士因受皇帝信任而权力增强,这实质上体现的是君主权力的强化。
4.答案:C
解析:选择C:根据《航海通书》的内容并结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明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改变。排除B: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世界各地”表述错误。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与世界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作用。
5.答案:D
解析:选择D:据材料“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及“明朝洪武末年部分地区置卫的情况”表格,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在沿海地区设置卫这种军事战术单位,是为了抗击倭寇的骚扰,保卫国家安全。排除A: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明朝灭亡后,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中提及的卫设置在沿海地区,而蒙古人在北方草原,与沿海卫的设置无关。排除C:当时在沿海地区设置卫是为了抗击倭寇的骚扰,而非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6.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中许孚远的主张可得出其强调开海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而海禁则会让民众违法走私,因此他主张开海贸易以促进国计民生。排除A:材料在讲开海贸易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涉及的是国内,不是对外国商人进行引导。排除B:材料中强调许孚远主张通过开海贸易来促进国计民生,而非支持和发展私人海外贸易。排除C:材料主旨并非设官方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7.答案:A
解析:“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意思是说朕认为这些沿海的通道可以和外邦联系,所以要禁止其中的来往,即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海疆不靖带来的政治威胁,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残余反动势力与倭寇勾结,所以实行了海禁,且中国古代一直是自然经济主导下的农业社会,为什么偏偏是明朝产生了海禁,很明显B项解释不了海禁实行的原因,排除B项:据材料,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出于政治安全方面的考虑,和重农抑商(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张士诚等反动势力和日本海盗并不属于西方殖民势力,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选择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政治黑暗和天灾不断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排除B:李自成是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排除C:率清军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的是多尔衮。排除D: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
9.答案:A
解析:选择A:据材料可知,明朝通过“金牌信符制”对与边疆地区的茶马贸易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推动了民族间经济交流。排除B:据材料“以茶易马”可知,双方交换的是茶叶和马匹,并非农耕技术。排除C:“金牌信符制”下茶马贸易对明朝边患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无法根本解决边患问题。排除D:“金牌信符制”并非朝贡体制。
10.答案:A
解析:根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贸易口岸”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时期开放与北部游牧民族的贸易口岸,有助于加强内地与边疆的经济联系,从而缓解明朝的内陆边疆危机,A项正确;这一事件针对的是北部边疆,和放松海外贸易政策没有关系,排除B项;这一事件针对的是北部边疆,与西藏地区无关,排除C项;开放贸易口岸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葡萄牙海盗商船侵占“屯门”以及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区骚扰是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说明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合理性,C项正确;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并未阻止殖民扩张,排除: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而非禁止海外贸易,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A.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B.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西洋”一词所指的范围更大,体现了时人眼界的扩大,故B项正确;C.材料无法得出国人的海权意识,故C项错误;D.材料无法得出中外交流频繁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13.答案:(1)相同:郑和受朝廷派遣出使西洋;政治目的为主;远航船队的规模大,航程远。
不同:《明史》指出寻找建文帝下落为郑和下西洋目之一;家谱主要宣扬教化于海外。《明史》注重对郑和功绩的表述,家谱对郑和的才能有更多的赞扬。《明史》记录了出发路线等,家谱主要记载了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2)《明史》属于文献史料中的官修史书,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路线、人员、规模等,具有权威性,史实记述较为准确,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
《郑和家谱》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族谱,能够印证正史中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补充正史中的缺失和细节。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3)欧洲人航海的深层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对金银财富、市场等的不断追求,其航海探险具有持久性。郑和远航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扩展朝贡贸易等,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据材料一、二“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敕奉差诸官员共二万七千四百一十一员…….公干教化诸番王”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受到了政府的派遣,目的是宣扬国威,显示天朝教化,以政治目的为主;据材料一、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以次遍历诸番国”“官员共二万七千四百一十一员,又拨宝船六十三只,大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于诸番国并海外”可知两则史料都认为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人数多、船只规模大,航程广泛涉及亚非地区。第二小问不同点,据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可知《明史》认为寻找建文帝下落是主要目的之一,据材料二“公干教化诸番王”可知家谱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向海外诸国宣扬天朝教化;据材料一“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以次遍历诸番国”可知《明史》主要记叙了郑和从出生到起兵有功,再到出使海外的过程,凸显了对郑和功绩的赞扬,据材料二“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知家谱主要突出赞扬郑和的个人品行和才能;据材料一“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可知《明史》对郑和下西洋的具体行程和路线进行了详细记载,据材料二“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可知家谱并未具体记载郑和下西洋的行程,只是少数记载了到达的地区和国家。
(2)据材料一“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送)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可知成书于清初的官方正史——《明史》详细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路线、人数和规模,由于《明史》是在官方主持下编撰的,所以可以依据大量的官方记载,相对具有权威性,史实记载也相对准确,可以作为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郑和家谱》属于族谱一类的文献史料,更加具有主观性,因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凸显祖先的功业和德行,所以,可以作为补充资料填补正史记载中的缺失部分,还可以印证正史中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
(3)据材料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可知梁启超主要强调西方在哥伦布开辟前往美洲的航线后,越来越多的探险家进一步深入探险,但是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海外航行壮举随之终止,实际上梁启超是在将二者进行对比,两者的航海壮举导致的不同结局其实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14、15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因是出于经济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原料的追求,同时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也反过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当时的航海探险具有持久性;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开展朝贡贸易和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渴望,并不是国内经济发展自然推动的结果,所以导致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一旦出现国力衰退的现象,很快就难以持续。
14.答案:(1)原因:明朝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宣扬国威: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
(2)功绩:开拓了国人的视野;推动了东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原因:张骞通西域处于西汉强盛时期,政府实行开放的政策,开通了丝绸之路,出现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盛况。郑和下西洋处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以朝贡贸易为主,带来财政负担,无法持续进行。
解析:(1)根据材料“朱棣也觉得有必要把中国国威向海外展示”可知,宣扬国威;根据材料“如此巨大工程,没有精密的造船技术和精密的航海技术,无法负担。”可知,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2)功绩:结合所学从开拓了国人的视野、推动了东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原因:张骞通西域:结合所学从西汉强盛时期、开放的政策等角度分析。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从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以朝贡贸易为主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