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4:5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军机处设立前,皇帝选用亲信顾问商议政务多凭个人需求和喜好,不拘官品和职务。军机处设立后,入值军机处,参与机要者有身份限制,三品以上才识广博的亲信为军机大臣,四品京堂以下至“阁部属之能者”为军机章京。这一变化( )
A.分化了内阁事权 B.规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C.催生了权臣干政 D.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2.奏折制度发端于康熙,定型于雍正,雍正帝扩大奏折使用范围,将其作为了解下情、商讨政务的重要渠道。奏折制度的形成,本质上体现了(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官僚机构的强化
C.地方管理的完善 D.决策效率的提高
3.下图为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清朝奏折制度的形成( )
A.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成熟 B.强化了对官傺机构的控制
C.规范了中央机构的运行机制 D.提高了朝廷政务处理效率
4.嘉庆年间,关于耗羡制度有如下记载,“各省耗羡,遇有随时动用,如数在三百两上下,准其咨部核明动用。数逾五百两以上,即令奏明请”。由此可知该制度(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地方控制
C.完善了官僚体系 D.影响了民族交融
5.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后又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台湾学子也可以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且有固定的录取名额。台湾震灾、水灾后,清政府也进行赈济。清政府上述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利于增强台湾对政府的认同感
C.助推了台湾地区文化发展 D.有效缓解了满汉官僚间的纷争
6.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下表所示发生在清朝的事件所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年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D.统治危机的初显
7.清朝统治者在撰修官书、律例等书时,十分注意其他民族文字的使用,如历任皇帝实录都有满、蒙、汉三种文字的稿本。为此,清廷特地撰修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此举推动了( )
A.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B.大一统国家局面的形成
C.各地语言文字的统一 D.官书及律例等书的撰修
8.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9.晚清光绪年间,中国开始了机器铸造银元,名义上由政府掌握货币铸造权,实质上由各省直接管辖,如粤、川等,因而也就出现了私铸银元现象。这表明( )
A.银元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铜钱消失于市场流通领域 D.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加强
10.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_______。( )
A.宣政院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广州十三行
11.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 派遣官员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注重因地制宜 B.提倡民族自治 C.强化军事管理 D.重边疆轻海疆
12.据《土司底簿》记载,明代的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必以并无世袭之文上请”,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明延这一做法( )
A.实际上放松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B.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
C.实现对西南土司地区的直接管理 D.维护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
13.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年》
材料二: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军机处位于乾清门西,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
——摘自《中国历史》
(1)材料一所说的“制度”是由谁创立的?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中明太祖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4)材料一到材料三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14.【中国古代王朝的治乱兴衰】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几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治世”“盛世”时期,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清“康乾盛世”等等。三个典型的“治世”“盛世”时期,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居安思危,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缓和矛盾,取信于民,从而有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在“治世”“盛世”的初期,生产都不是高度的发展,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如解放奴婢,驱民归农,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摘编自裘斌《中国古代“治世”与“盛世”成因探析》
材料二:康乾时期,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盛世“光环”之下,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和珅、王亶望都是这一时期巨贪的代表。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1796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清政府花费了2000万两白银才将其平定下去。随着闭关自守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
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
——摘编自唐博《深度探秘:康乾盛世的AB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世”“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着何种危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材料“皇帝选用亲信顾问商议政务多凭个人需求和喜好,不拘官品和职务”“入值军机处,参与机要者有身份限制,三品以上才识广博的亲信为军机大臣,四品京堂以下至‘阁部属之能者’为军机章京”可知,军机处设立之前,皇帝在选用顾问商议政务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军机处设立后,在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身份限制,反映了皇帝用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皇帝选择顾问商议政务的官员上的变化,没有涉及内阁与军机处的具体职权,排除A项;军机处跪受笔录,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本身没有催生权臣干政,排除C项;军机处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强化的是君主专制,没有提高决策科学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奏折制度的形成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本质上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故A项正确;奏折制度加强了皇权,是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而不是官僚机构本身,故B项排除;CD项不是本质,排除。故选:A。
3.答案:B
解析:选择B:结合所学知识,奏折制度是皇帝与大臣之间以秘密的方式进行直接信息传递的制度,这种制度使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排除A: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走向了成熟。排除C:奏折制度不经过任何中央机构,是大臣与皇帝之间的直接往来。排除D:奏折制度是皇帝与大臣之间以秘密的方式进行直接信息传递的制度,不属于国家政务处理的范畴。
4.答案:B
解析:选择B:据材料可知,各省耗羡的使用被限制,超过五百两需向中央请示,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排除A:据所学可知,这一制度让耗羡失去了最初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据所学可知,耗羡制度属于财政制度,与官僚体系无关。排除D:据所学可知,耗羡制度属于财政制度,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管理,不会影响民族交融。
5.答案:B
解析:选择B:材料中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措施涉及设府、科举、赈济等,其共同影响是可以增强台湾对政府的认同感。排除A:材料中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理,不能体现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排除C:材料涉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举措,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D:材料与缓解满汉官僚间的纷争无关。
6.答案:C
解析:选择C:材料提及清朝收复台湾、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派驻藏大臣、设立伊犁将军等事件,这些措施有力地维护了边疆稳定和领土主权,利于清朝的巩固与统一。排除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合题意,材料侧重强调中央巩固边疆的措施,未涉及君主权力。排除B:只有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涉及中外交流,B项不能全面概括表格信息。排除D:“统治危机”不合逻辑,与材料提及清朝妥善处理边疆事务相悖。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御制五体清文鉴》……一部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和所学知识可知,《御制五体清文鉴》的修撰,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项正确;秦朝就建立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B项;各地语言文字没有统一,材料涉及的是不同语言的对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撰修官书、律例等书时,十分注意其他民族文字的使用”,在修撰官书及律例等书时注意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而非少数民族文化的对照推动了官书及律例等书的撰修,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因此,这些措施根本上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项正确;题干措施主要是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强化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排除A项;题干主要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的措施的作用主要不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材料中“名义上由政府掌握货币铸造权,实质上由各省直接管辖”以及“私铸银元现象”等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一定危机。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只是呈现出光绪年间中国开始了机器制造银元,而并未表明银元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实际上,铜钱一直使用到民国时期,排除;CD项,铜钱消失于市场流通领域、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加强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均排除。
1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4年,清朝当时已经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因此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是广州十三行,D项正确;宣政院是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及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排除A项;市舶司是宋朝时期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项;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关,不负责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选择A:根据材料可知,清朝根据实际情况,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管理特点。排除B:伊犁将军的设置说明并非民族自治。排除C:根据材料“派遣官员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可知,清政府对西藏进行行政管理,并非军事管理。排除D:题干虽然是内陆边疆治理,但未体现出对边疆和海疆重视程度的不同,不能反映二者孰轻孰重。
12.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却要声明并无世袭,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可知,这说明明廷这一做法是在维护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排除A:新土司就任需要向朝廷请袭并要得到皇帝的圣旨批准,这说明明廷并未放松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排除B:“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说法绝对。排除C:根据“明代的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可知,明廷并未实现对西南土司地区的直接管理。
13.答案:(1)秦始皇。皇权至上(或皇帝一人掌握政权);
(2)加强君权;
(3)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4)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影响: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中国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解析:(1)根据材料一“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为皇帝制度,为秦始皇所建立,其特点为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2)根据材料二“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可见题干措施旨在加强皇权。
(3)根据材料三“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可知军机处职责为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4)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二问结合所学从阻碍社会进步、落后于西方进行分析。
14.答案:(1)原因: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②坚持民本思想;③重视人才,注重吏治;④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
(2)危机:①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吏治腐败。②人地矛盾突出。③大规模农民起义。④长期推行闭关自守和重农抑商政策,国际竞争力减弱。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可分析得出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根据材料“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可分析得出坚持民本思想;根据材料“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可分析得出重视人才,注重吏治;根据材料“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可分析得出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
(2)危机:根据材料“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可分析得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吏治腐败。根据材料“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可分析得出人地矛盾突出。根据材料“1796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可分析得出大规模农民起义。根据材料“随着闭关锁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可分析得出长期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国际竞争力减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