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据历史记载:明代松江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清代太仓、海门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D.人口变动粮食需求减少
2.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商帮之一,其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百折不挠的“徽骆驼”精神,以及“贾而好儒”的特质,热心公益的风范,是广为大众所熟知的。然而在明清小说中,文人们塑造的徽商形象,却摆脱了财富和权势带来的光芒,尽显吝啬之志、贪财之形。这一反差表明( )
A.明清时期徽商逐渐没落 B.明清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C.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D.徽商积极践行儒家义利观
3.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有产地市场型、集散市场型、零售市场型等多种类型,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这反映了( )
A.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商业活动异常活跃 D.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4.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5.《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中进士后其母去世。荀玫欲向朝廷递呈“丁忧”,而王惠则以现今选考科、道在即为由,劝荀玫隐瞒此事。还吩咐荀家将“来的家人把孝服做速换了”“不许外面的人知道”。这体现了( )
A.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B.科举取士与儒家伦理的冲突
C.明清小说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D.商品经济带来丧葬礼仪变迁
6.王阳明指出:“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由此可见,王阳明强调( )
A.心外无物 B.先知而后行 C.知行合一 D.道德的自觉
7.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C.丰富并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D.以理性主义精神为核心内涵
8.《西洋药书》由康熙帝任命的御前待讲法国传教士白晋等编著,书中介绍了金鸡纳霜(治疗疟疾药物)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药物。材料表明《西洋药书》( )
A.得到统治者支持而地位尊崇 B.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
C.系统总结传播了西方医学成就 D.推动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
9.明代徐光启认为战争要靠实力决胜,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他在通州、昌平等地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 )
A.反映出边防形势异常严峻 B.体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C.折射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 D.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10.《农政全书》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一部传统农学的总结性著作,书中对农作物较为关注,有“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的记述。由此可见,徐光启重点关注农作物的( )
A.备荒备战价值 B.改良推广价值
C.水土保持价值 D.增产富民价值
11.下表是汪盼玲《中国婚姻史》对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的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朝代 隋 唐 宋辽金 元 明 清
节妇烈女数 16 54 94 137 308 613
A.隋唐时期贞洁观念较为淡薄 B.宋之前妇女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C.宋以来妇女的反抗意识增强 D.元明清时期主流思想渐趋保守
12.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表明心学思想( )
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 B.强调探究客观世界
C.彰显主观能动性带来的实践价值 D.意在强调立志求取功名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产量的增长来看,宋代全国耕地约5.6亿亩,明代约7.842亿亩,清代达到9.248亿亩。宋代粮食总产量为464亿斤,明代则上升为696亿斤,清代剧增至2320亿斤。毫无疑问,这些农业上的成就与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沈定平《从国际市场的商品竞争看明清之际的生产发展水平》
材料二:16世纪至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赣商、鲁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帮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摘编自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6—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并简析其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周朝,就已有“四民”划分。《管子·小匡》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在“四民”中,商的地位是最低的。汉高帝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惠帝和吕后时,虽然放松了抑商的法律,但是商人的子孙还是不能做官。到汉武帝时期,狂风暴雨般的打击降临到商人头上。盐铁等大宗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收归官府;算缗令的施行,弄得“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唐朝建立后,政府严格规定“士农工商,四人各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商人本人不得做官,即使是远房亲戚有经商的人,也没有做官的资格。此外,在衣着的质量、颜色、车乘和丧葬等方面,商人受到歧视。
——摘编自李伯重《历史中饱受歧视的中国商人》
材料二 明中叶以后,由于城镇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人逐渐成为一股强劲的社会势力,社会道德、风俗习尚也随之发生巨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便是经商致富的观念逐渐得到社会特别是士人的认同。明清时期的一些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社会道德心态。《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七卷中说:“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随着商人经济地位的提高,其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也逐渐上升。他们可以凭借金钱的力量与达官显宦互相往来,进入社会上层。在这种情况下,贫寒的儒生纷纷放弃科举仕途而经营商业。他们在经商致富后,有些人又培养子孙读书做官。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古代优秀的商业伦理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抑商政策实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实行抑商政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中叶以后商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农田有大半在种植棉花,而到清朝时期,种棉花者多达十分之七八,人们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项正确;重农抑商松动,排除A项: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增加是农业进步的表现,排除C项;明清时期人口增多,粮食需求量也会增多,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徽商在小说中的形象与现实形象不同,是因为传统“重农抑商”“士农工商”思想的影响,商人的社会地位低,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明清时期徽商逐渐没落,排除A项;小说中商人的形象差不代表明清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得益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流通活跃,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商业而非农业,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兴起,而非城市功能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经济作物种植情况,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
A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而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严重制约了人们的经商致富的行为,“百姓日用即道”是王阳明弟子王艮提出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材料中“实践‘圣人之学’”的观点契合 √
B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用来批判程朱理学“先有理,后有物”的观点的,与材料主张不符 ×
C “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明显与题意不符 ×
D “工商皆本”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意在提高工商业阶层的社会地位,与题意不符 ×
5.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王惠则以现今选考科、道在即为由,劝荀玫隐瞒此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参加考试而对外隐瞒葬礼,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制度与儒家重视孝道伦理集于一人时的冲突与矛盾,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清之际思想文化上的新变化的相关论述,排除 A项;《儒林外史》讽刺的是八股取士,不是传统孝道,排除C项:材料中丧葬礼仪并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可以看出王阳明主张君子之学在言行关系上要“言行一致”,即强调“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心外无物”,故A项错误;朱熹主张“先知而后行”,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道德的自觉”,故D项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选择C:材料中“在批判和否定……幸福的内涵”说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批判传统儒家思想的同时,也根据时代的需求(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对儒家“幸福”的内涵进行了发展。排除A: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动摇理学的统治地位。排除B:“经世致用”是指做学问为社会现实服务,材料体现的是早期启蒙思想家对“幸福”内涵的重构,而不是强调做学问的目的。排除D:理性主义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8.答案:B
解析:中国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西洋药书》中介绍的药物,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故选B项;A,C两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重视西洋火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督练新军期间,曾采用西法制造火器军械,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可知,徐光启强调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性,曾采用西法督练新军以提高明军的御敌能力,这体现了徐光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即西学东渐的影响,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边防危机,但“异常严峻”的说法过于夸大,而且仅从徐光启的思想和行为也不能说明边防形势异常严峻,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徐光启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得出经世致用理念盛行的结论,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可知,题干是《农政全书》对一些粮食作物的记载,强调的是这三种作物对灾荒之年的预防效能,说明徐光启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作物品种改良推广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作物水土保持的价值,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农作物增产富民的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元明清时期的节妇烈女人数要远高于隋唐时期,结合所学可知,南宋后期起,理学受到官方的推崇,逐渐成为统治思想,明清时期理学逐渐僵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节妇烈女人数增多,隋唐时期贞洁观念较为淡薄无法反映元明清的现象,排除A项;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低,排除B项;宋以来妇女的反抗意识增强不符合史实,且节妇烈女人数增多反映不出反抗,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选择C:材料体现王阳明以种树为例,突出人们立志用功的作用,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实则是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A:材料与追求个性自由无关。排除B:心学研究的是主观世界。排除D:立志求取功名不是本题主旨,王阳明只是借种树之名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而非强调功名利禄。
13.答案:(1)表现: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
成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量贫瘠土地的开发;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2)新现象:长途贸易兴盛;商帮活跃;形成多个经贸区;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地区间形成一定分工。
关系:粮食产量的提高为商业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大宗商品;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劳动力从农业向商业转移;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刺激了农业技术和经营方式的进步。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从耕地面积……增至2320亿斤”可知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第二小问成因,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特征作答。
(2)
设问关键词 材料关键词/所学知识 答案要点
新现象 “16世纪至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赣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帮的行为” 长途贸易兴盛;商帮活跃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 形成多个经贸区
“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地区间形成一定分工
第二小问关系,结合农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可知粮食产量的提高为商业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大宗商品;结合技术提高,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可知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劳动力从农业向商业转移;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可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刺激了农业技术和经营方式的进步。
14.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长期实施;手段多样。
目的:稳定农业基础;维护统治秩序;保障政府收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2)表现:商人地位上升;经商致富观念得到认可;儒生放弃科举经商。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市镇)兴起;社会观念变化;人口流动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