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
2.维新变法开始后,裁撤闲差衙门,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庸官极端仇视变法;同时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还有一些对变法主张不满的官员,更是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充满仇恨。对这一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政治改良不合时宜 B.保守势力过于强大
C.改革措施急功近利 D.维新力量过于弱小
3.1898年春,总理衙门先后代递了康有为的五个奏折和他所进呈的《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等四部书,希望皇帝“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发愤维新,“重启天地,再造日月”。这表明当时( )
A.总理衙门已成为维新变法机构 B.光绪帝决心变法以挽救危机
C.维新派已拉开变法图强的序幕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4.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小农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
A.促进了西方文明传播 B.缘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挽救了中华民族危亡 D.体现了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
5.义和团运动打乱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在义和团活跃的地区出现“纪纲法度,荡然无存”的局面。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把持朝政的顽固派集团被摧毁。据此推之,义和团运动( )
A.直接推动了清王朝的灭亡 B.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客观上利于清末社会改革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6.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 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的变化 D.国人民族意识的进发
7.孙中山评价义和团运动:“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的这一评价说明义和团运动( )
A.促使列强改变了对华政策 B.延长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C.使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8.《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禁止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9.1902年,盛宣怀在给清廷的奏折中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臣往返电商,并邀同驻沪各领事,倡成东南互保之约。中外协力,上下同心,坚持数月,幸得无事。”“东南互保”协议的签订( )
A.证明地方督抚抵制了列强渗透 B.侧面反映出晚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弱化
C.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在华工具 D.印证新政威胁了地方督抚的直接利益
10.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年份 书目 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政治 法学类为主)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1896年 《西学书目表》 259种 73.6% 93种 26.4%
1904年 《译书经眼录》 164种 33.4% 327种 66.6%
A.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 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1.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道:“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该言论可以用来佐证义和团运动( )
A.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彻底阻止了列强的对华侵略
C.呈现出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 D.呈现出反帝爱国的民族精神
12.小明同学在查阅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不平等条约的评价时,发现了如下材料:
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该材料评价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潮中,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无论是“保守”的一面,还是进取的一面,都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性,在戊戌年前后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两面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但其政治目的是相同的,即推动国家变革并维护皇权统治。同时期的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维新思想也与康有为类似,因此,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缩影。尽管相对于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的活跃时间较短,戊戌变法失败后,便逐渐从历史中淡去,但它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也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画出了浓重的一笔。
——摘编自徐兴燕《资产阶级维新思湖的“两面性”——以康有为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维新派思想存在“两面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共同主张并加以评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翦伯赞《义和团》(1958年)
材料三 义和团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出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92年)
(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义和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哪两个省份?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义和团所体现的精神。
(3)材料二、三中两位史学家在评价义和团的方法上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上评价方法不同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选择B: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这直接影响着不同时期不同阶级或阶层救亡图存运动的方式和重点,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此资产阶级将救亡的重点转移到学习西方制度层面,先后出现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可以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运动的方式和重点也更加深入。排除A:材料不仅体现了向西方学习重点的变化,即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还体现了救亡方式的变化,而“西学东渐”的深入只是这一系列变化的表现之一,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D:思想解放是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其主要原因,且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变化过程中,思想解放的作用并不明显。
2.答案:C
解析:政治改良顺应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A项错误。仅依据封建地主阶级对变法的不满和对康梁的仇视,无法得出“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的结论,B项错误。这一现象指维新变法使大量官员被裁撤,引起了封建地主阶级的不满,说明维新变法未能恰当地安置和安抚既得利益阶层,体现了改革措施急功近利,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派措施失当,缺乏全盘考虑,未涉及维新派力量的强弱,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98年春,康有为多次上书,请求光绪帝进行变法维新,说明维新派已拉开变法图强的序幕,故C项正确;总理衙门属于清政府的外交机构,并非维新变法机构,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光绪帝的决心,排除B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小农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可知,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体现了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排外,不可能促进西方文明传播,排除A项:列强放松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未能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义和团活跃地区出现了纲纪法度,荡然无存的局面,把持朝政的顽固派集团被摧毁,这为后来的清末社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选C;辛亥革命直接推动了清王朝灭亡,A错误;半殖民地化主要表现为主权遭到破坏,材料未涉及,B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义和团的对内影响,未涉及对外方面,D错误。
6.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可知,反映的是列强侵略使得民族危机加深,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义和团兴起后,得出了当地人民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说明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态度,无法得出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反帝要求,即“灭洋”,没有体现“扶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列强侵华的手段及其变化,故C项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对于帝国主义的激烈反抗,使得西方各国意识到不可能通过直接侵略统治中国,继而转为在中国寻找代理人,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遭到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且义和团运动延长清政府统治与史实相悖,排除B项;中国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始于甲午中日战争,而非义和团运动,故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这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沦为了洋人的朝廷,C项正确;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是《天津条约》内容,不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A项;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在北京设立“使馆界”,都只能体现出列强强化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不能说明清政府是列强的统治工具,排除B、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南方各督抚与英、美等国达成协议,促成“东南互保”,增强了地方上的实力,侧面反映出清廷中央集权的弱化,故选B项。“东南互保”是东南督抚与列强维护各自利益而达成的妥协,无法抵制列强渗透,排除A项;C项所述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材料未涉及新政的相关信息,也无法体现新政与地方督抚之间的利害关系,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选择D:据表格数据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的数量和比重上升,超过自然科学,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中国人从政治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因此翻译的西学著作中社会科学数量增加。排除A: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实业救国思潮是指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民族危亡,与表格中西学译著中的社会科学比例上升无关。排除C: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就已经失败了,不能反映20世纪初西学译著的变化。
11.答案:D
解析:选择D:据材料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可知,义和团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民族精神。排除A:义和团运动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但材料中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言论佐证不了这一结论。排除B:义和团运动失败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阻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中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言论赞扬了义和团运动彰显出的反帝爱国的民族精神,体现不出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1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设立使馆界”等内容可知,该不平等条约为《辛丑条约》,C项正确;《天津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通过这个条约,中国被迫开放新口岸,允许内江通航通商,使法国殖民者得以进一步侵入中国进行掠夺,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排除A项;《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排除B项;《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1)原因:维新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异常强大;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2)共同主张:维新派主张通过兴民权,设国会,实现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评价:维新派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蕴含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国人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政治上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两面性……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缩影”并结合所学可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阶级力量、传统文化、理论指导等角度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共同主张,根据材料信息“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方向……维新思想也与康有为类似”并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主张通过兴民权,设国会,实现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信息可从政治、思想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答案:(1)山东;直隶。
(2)反帝爱国精神。
(3)不同:材料二只肯定了义和团积极的一面;材料三则一分为二地评价义和团。
原因:时代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图中阴影,很容易得出直隶、山东。
第(2)问,根据材料二“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和材料三“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等信息,可以得出反帝爱国精神。
第(3)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可知,翦伯赞肯定了义和团运动;根据材料三“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可以得出,材料三一分为二地评价义和团。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的出处195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根据材料三的出处1992年,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可以得出时代不同;指导思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