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5: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1.1980年,邓小平对外交工作指示:我国要尽量延缓大规模战争的爆发,至少要争取有50年到70年的和平时间。此后,我国改变以往“联苏抗美”或“联美抗苏”策略,实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政策。这一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中美、中苏和美苏力量对比的新变化 B.中国领导人对大规模战争的预断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来 D.现代化建设从高速到高质量变轨
2.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这一年,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3位先后21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B.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实施
C.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格局
3.申纪兰是中国唯一出席过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关于她所能见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②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③“文化大革命”中该制度遭到破坏,人大代表无法正常行使权力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段报告出自(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5.1997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无照经营进行综合治理的通知》,专门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参加的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对无照经营进行了清理和取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清理了无照经营户130多万户。这反映了( )
A.国家积极规范市场秩序 B.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指导作用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D.国家对国有经济以及集体经济的保护
6.1983年,深圳南岭村4支生产队合并为村委会,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引进外资,逐步发展起了工业、旅游业以及商贸业。这反映了我国( )
A.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B.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C.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 D.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7.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增长依然高于工业制成品。到1990年,中国终于实现了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平均达到约94%。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8.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广告。虽然那则广告令全国哗然,争议四起,但使宁江机床厂的产品转眼间变成了抢手货,订单纷飞。该厂的成功得益于( )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9.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中的重要论断( )
A.说明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阶段 B.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完善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强
10.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一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二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这两次飞跃的核心问题分别是( )
A.民族独立、民生幸福 B.民权自由、民生幸福
C.民族独立、民权自由 D.民主平等、民权自由
11.20世纪,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反映了(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到多极化的变化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12.中共十九大丰富和发展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这也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一个精神动力。以下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I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和中国都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
材料二
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2)指出材料二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之所以做出这种决定,是缘于农村的现实现状……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批农民进城变身为农民工,导致农村大片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块经营,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农业产出低。城市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一边是城市化的一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此来加速农业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邓小平对外交工作指示:我国要尽量延缓大规模战争的爆发,至少要争取有50年到70年的和平时间”和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一个良好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因此,我国外交具体政策发生一定的变化,即我国改变以往“联苏抗美”或“联美抗苏”策略,实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政策,这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C项正确; 此时我国外交具体政策变化和国际关系新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因素,排除A项;中国领导人对大规模战争的预断变化不是此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现代化建设从高速到高质量变轨是新时代的事,和改革开放之初无关,排除D项。 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联系1978年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可知对外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A项正确;“保障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与西方关系正常化是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但不是1978年的外交成就,排除C项;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材料未涉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A、B、D。故选C。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十二大都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 A、B、C项。故选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强调对无照经营进行清理和取缔,这一举措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为合法经营创造更好的环境。1997年的这份通知不仅是对无照经营问题的整治,也体现了政府在市场秩序维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努力,故选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21世纪初初步建立,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清理和取缔无照经营,是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治理未涉及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国家对无照经营的治理,并不是对民营经济的限制,也不是对集体经济的保护,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83年,深圳南岭村4个生产队合并为村委会,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大力引进外资,逐步发展起了工业、旅游业以及商贸业”可知,深圳南岭村的发展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取得的,这反映了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没有涉及城市改革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没有强调农村经济体制形成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占比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C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2020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21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广告”可知,当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四川企业刊登广告承接国内外订单,说明企业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行,D项正确;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A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B项;1984年,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大局的历史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适应了这一矛盾的变化,B项正确;2021年起,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新阶段,材料时间为2017年,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完善中,用“已完善”表述不当,排除C项;材料的立足点是国内的情况,并没有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富起来,实现了民生幸福。故选A项,排除B、C、D项。
11.答案:D
解析: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D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指的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选项符合题意。
13.答案:(1)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析:(1)本小问,抓住题干时间,结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答。
(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相关信息,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分析。
(3)第一小问, 依据材料三“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相关信息,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分析。
14.答案:(1)原因: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土地私有制确立;赋税制度变革;各诸侯国改革。影响:加速宗法分封制瓦解,促进社会转型;促进思想文化发展;推动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2)变化:由严禁土地转让到允许土地流转。
影响: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一“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出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依据“诸侯国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可以得出各国改革;依据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可以得出土地私有制确立;赋税制度变革。影响:依据材料一“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点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结合所学从加速宗法分封制瓦解,促进社会转型;促进思想文化发展;推动国家分裂走向统一等角度分析。
(2)变化:依据材料二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可以得出严禁土地转让;依据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得出允许土地流转。影响:依据材料二“城市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一边是城市化的一路高歌猛进,另一边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此来加速农业的现代化”,结合所学从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