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外交工作,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以下体现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外交活动有( )
①倡导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
③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处理中非关系
④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3④
2.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切实贯彻落实政策要求,拥有的公共服务产品、可享受的公共服务改革成果逐渐增多,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实质性地享受到与非民族地区大致均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这些成就( )
A.表明民族地区率先实现脱贫 B.反映了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C.促进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形成 D.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这说明我国( )
A.医疗水平迅速提升 B.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C.外交成就令人瞩目 D.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4.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
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 B.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 D.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九大以来制度建设内容的是( )
A.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C.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等最新理论成果,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关联,阐明了它们在更大的理论体系中的归属。其归属于( )
A.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遵循和平发展理念
9.阅读下表,据此可知,这些法律的颁布( )
1979—1988年国家法律汇总表(部分)
时间 文件
1979年7月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1985年3月 《涉外经济合同法》
1986年4月 《外资企业法》
1988年4月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A.顺应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C.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势
D.使中国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10.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此后,国家陆续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理念。这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 B.改革开放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C.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中共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A.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C.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D.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对浦东地 区的开发开放。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成立(如图)。这张历史图片见证了( )
A.中国特色现代化探索的深入 B.浦东率先尝试现代企业制度
C.上海浦东实施“走出去”战略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963年 根据毛泽东的设想,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87年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7年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具体化,进一步提出“新三步走”战略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两个一百年”进一步细化,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
——摘编自刘志新《百年党史关键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十三大以来“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特点。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1956年4月)
——《毛泽东年谱》
材料二:“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3月)
“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1987年2月)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
(1)指出材料一中“结合”的内涵.并列出材料所言两次“结合”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不属于中共十八大以后的外交成就,①错误;2014年7月,新开发银行成立,属于中共十八大以后的外交成就,②正确。“亲诚惠容”是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秉承的理念,非洲不属于中国周边国家,③错误;2016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为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作出了积极贡献,属于中共十八大以后的外交成就,④正确。综上,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实质性地享受到与非民族地区大致均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可知,我国坚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D项正确,少数民族地区并不是率先实现脱贫目标,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电影、电视、图书均为文化事业,而“我国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则体现了文化事业的发展,D正确;材料和医疗、生态环境、外交都没有关系,排除ABC。故选:D。
4.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中国梦”的理想蓝图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系密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项正确;建成发达的工业国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排除A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而非结果,排除B项;D项割裂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道路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D项正确;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策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与中共十九大以来的时间要求不符合,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与制度建设紧密相关,符合中共十九大以来制度建设内容的要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中共十九大以来制度建设内容的要求,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知几代领导人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故选C项;毛泽东思想中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与社会主义关系不大,排除A项;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排除B项;理论联系实际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成果,论述了我国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政党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创新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项正确;
这些理论成果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和遵循和平发展理念都只能体现这些理论的部分内容,属于以偏概全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79—1988年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对外开放,因此这些法律的颁布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势。C项正确;这一时期还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排除A项;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提出现代化的新理念,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变化,排除A项;国家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偏概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向大会作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D项;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排除A项;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排除B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C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中央通过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决定,这是基于国内外形势,我国进一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举措,故选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故排除B项;“走出去”战略提出于2000年,故排除C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全面推开,故排除D项。
13.答案:(1)背景:改革开放前分阶段战略的探索经验;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急功冒进的失败教训;对国情认识加深;邓小平等领导人的理论探索;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特点:立足实际;与时俱进;逐步细化;稳步推进;连续贯彻。
解析:(1)据材料“1963年,根据毛泽东的设想,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可得出改革开放前分阶段战略的探索经验;据材料“1987年,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可得出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邓小平等领导人的理论探索;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结合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认识到急功冒进的失败教训;据材料“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提出的“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具体化,进一步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可得出对国情认识加深。
(2)据材料“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可知党的十三大以来“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据材料“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具体化,进一步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党的十九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两个一百年”进一步细化,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可得出逐步细化;稳步推进;连续贯彻。
14.答案:(1)内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表现:民主革命时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2)形成了邓小平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解析:(1)内涵:根据材料“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结合”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表现: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可以得出民主革命时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结合所学“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改造”可以得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2)结合所学“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史实”得出形成了邓小平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改革开放的进程”得出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结合所学“中国式民主法治的发展历程”得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结合所学“新时代中国式的外交贡献”得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