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一、选择题
1.1669年,英国立法规定:禁止茶叶由荷兰输入,授予英属东印度公司茶叶专卖权。当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即由爪哇转运华茶到伦敦。这一现象折射出( )
A.荷兰丧失了贸易垄断权
B.英国海上霸权开始确立
C.世界市场日益得到扩大
D.荷兰与中国贸易被阻断
2.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东印度公司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描述了西方殖民者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
B.客观上说明了西方殖民掠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C.这一时期西方对外掠夺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原料与市场的需求
D.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亚洲、非洲、美洲人民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
3.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新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大大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
①粟
②水稻
③玉米
④甘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得意地向西班牙国王通报达 伽马归来的消息时,夸口的不是占领了多少土地,制服了多少人,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这反映出当时葡萄牙( )
A.意欲垄太平洋地区贸易
B.积极推行重商主义
C.拥有掌控世界市场的实力
D.军事实力欧洲领先
5.如表为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单位:千克)。据此可知,表中现象的出现( )
时间 国家数量(千克) 私人数量(千克) 总计(千克)
1601﹣1610 30030 89886 119916
1611﹣1620 64967 129035 194002
1621﹣1630 92525 138638 231183
1631﹣1640 93882 89716 183598
1641﹣1650 56408 44908 101338
1651﹣1660 38556 51523 90079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
B.保障了西葡两国社会的转型
C.彻底改变了全球财富的流向
D.导致了欧亚货币形态的变化
6.阅读如图,该图可用于说明( )
A.国际性的统一货币体系渐趋成型
B.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实现货币一体化
C.白银在世界上失去了流通的功能
D.世界体系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德
7.16世纪后期,西班牙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英、法、荷等国,于是西班牙开始大量进口英、法、荷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17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干脆把纺织原料——羊毛输往国外,其总量(每年)达40000捆,这可用来说明( )
A.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的商贸中心
B.西班牙拉开争夺世界霸权的序幕
C.西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
D.西班牙殖民霸权衰落的经济根源
8.1556年,西班牙费利佩二世登基。他很快推出计划,要将“大南海”(即太平洋)变为“西班牙的内湖”。1559年9月24日,他写信给墨西哥总督,反复强调占领菲律宾群岛的重要性,要求组织远征队前往菲律宾。费利佩二世的计划主要是为了( )
A.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 B.增加美洲劳动力来源
C.垄断东西方洲际贸易 D.巩固西班牙海上霸权
9.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并将此船连同货物一起拍卖。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据此可知( )
A.国际法维护了各国利益
B..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受到冲击
C..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D..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
10.在独立后半个多世纪里,荷兰人继续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受海军力量支持的海外商业扩张,以及建立特许股份公司——领导新生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国家,但这种“领导”从一开始就逐渐削弱荷兰的实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殖民扩张导致荷兰国力变化
B.垄断贸易阻碍全球经济发展
C.荷兰建立起稳定的世界霸权
D.十七世纪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11.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在于成为了方便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后( )
A.西葡封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东方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C.西葡未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
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
12.17世纪,荷兰政府在很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下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大力资助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欧洲的科技精英和商人,甚至连土耳其人和美国人也涌入荷兰“淘金”。荷兰政府以上举措的重要条件是( )
A.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B.荷兰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发达的航运业使荷兰商人获利匪浅
D.荷兰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二、综合题
1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 197万,1931年是4 479万。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 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
外迁移问题探析》
材料二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
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华人“下南洋”与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不同点。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一、选择题
1.1669年,英国立法规定:禁止茶叶由荷兰输入,授予英属东印度公司茶叶专卖权。当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即由爪哇转运华茶到伦敦。这一现象折射出( )
A.荷兰丧失了贸易垄断权
B.英国海上霸权开始确立
C.世界市场日益得到扩大
D.荷兰与中国贸易被阻断
【答案】C
2.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东印度公司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描述了西方殖民者对外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
B.客观上说明了西方殖民掠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C.这一时期西方对外掠夺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原料与市场的需求
D.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是建立在对亚洲、非洲、美洲人民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
【答案】C
3.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新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大大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
①粟
②水稻
③玉米
④甘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4.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得意地向西班牙国王通报达 伽马归来的消息时,夸口的不是占领了多少土地,制服了多少人,而是找到了大量丁香、肉桂和金矿,以及谋划用武力从穆斯林手中夺取香料贸易控制权的计划。这反映出当时葡萄牙( )
A.意欲垄太平洋地区贸易
B.积极推行重商主义
C.拥有掌控世界市场的实力
D.军事实力欧洲领先
【答案】B
5.如表为16至17世纪西班牙从马尼拉转运的美洲白银数量统计(单位:千克)。据此可知,表中现象的出现( )
时间 国家数量(千克) 私人数量(千克) 总计(千克)
1601﹣1610 30030 89886 119916
1611﹣1620 64967 129035 194002
1621﹣1630 92525 138638 231183
1631﹣1640 93882 89716 183598
1641﹣1650 56408 44908 101338
1651﹣1660 38556 51523 90079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构建
B.保障了西葡两国社会的转型
C.彻底改变了全球财富的流向
D.导致了欧亚货币形态的变化
【答案】A
6.阅读如图,该图可用于说明( )
A.国际性的统一货币体系渐趋成型
B.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实现货币一体化
C.白银在世界上失去了流通的功能
D.世界体系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德
【答案】A
7.16世纪后期,西班牙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英、法、荷等国,于是西班牙开始大量进口英、法、荷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17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干脆把纺织原料——羊毛输往国外,其总量(每年)达40000捆,这可用来说明( )
A.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的商贸中心
B.西班牙拉开争夺世界霸权的序幕
C.西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激烈争夺
D.西班牙殖民霸权衰落的经济根源
【答案】D
8.1556年,西班牙费利佩二世登基。他很快推出计划,要将“大南海”(即太平洋)变为“西班牙的内湖”。1559年9月24日,他写信给墨西哥总督,反复强调占领菲律宾群岛的重要性,要求组织远征队前往菲律宾。费利佩二世的计划主要是为了( )
A.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 B.增加美洲劳动力来源
C.垄断东西方洲际贸易 D.巩固西班牙海上霸权
【答案】D
9.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并将此船连同货物一起拍卖。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据此可知( )
A.国际法维护了各国利益
B..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受到冲击
C..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D..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
【答案】C
10.在独立后半个多世纪里,荷兰人继续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受海军力量支持的海外商业扩张,以及建立特许股份公司——领导新生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国家,但这种“领导”从一开始就逐渐削弱荷兰的实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殖民扩张导致荷兰国力变化
B.垄断贸易阻碍全球经济发展
C.荷兰建立起稳定的世界霸权
D.十七世纪国际格局发生剧变
【答案】A
11.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在于成为了方便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后( )
A.西葡封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东方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C.西葡未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
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
【答案】C
12.17世纪,荷兰政府在很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下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大力资助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欧洲的科技精英和商人,甚至连土耳其人和美国人也涌入荷兰“淘金”。荷兰政府以上举措的重要条件是( )
A.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B.荷兰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发达的航运业使荷兰商人获利匪浅
D.荷兰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答案】A
二、综合题
1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 197万,1931年是4 479万。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 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
外迁移问题探析》
材料二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
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华人“下南洋”与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不同点。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英国人口激增,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官方移民政策的支持;迁入地工业化发展,需大量劳动力。
(2)不同点:中国人“下南洋”主要受殖民主义影响,英国人口外迁主要受工业革命影响;中国人“下南洋”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迁徙,英国人口外迁是资本主义工业国平向迁徙;中国人“下南洋”是以普通劳动力为主,英国人口外迁包含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中国人“下南洋”传播了中华文化,英国人口外迁促进以西方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