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7 10: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充满了欢快热烈的彝族舞曲风格。它就像一股来自西南山区的清风,带着浓浓的民族风情,让人忍不住跟着旋律摇摆。这首歌的旋律简单易记,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歌曲中反复出现的“阿里里”衬词,更增添了歌曲的活力和民族特色,仿佛能听到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的声音。
三、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对音乐和舞蹈也充满了热情。他们喜欢模仿,乐于参与互动,课堂上充满活力。但对彝族音乐和舞蹈的了解较为浅显,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体验。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感受彝族音乐的欢快热烈,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特色,仿佛置身于欢快的彝族节日盛典。
2.艺术表现: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学习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展现彝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3.创意实践:根据歌曲和舞蹈特点,尝试进行简单的编舞,发挥孩子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文化理解:了解彝族文化,增进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学习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2.教学难点:理解彝族音乐的旋律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引导孩子们进行更深入的文化体验。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
七、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音乐、图片、视频),将彝族文化和音乐元素完美呈现。
2.彝族风情的相关资料,让孩子们对彝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师生音乐问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音乐律动《大鼓和小鼓》,以欢快的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3.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欢笑的民族,去感受他们的音乐和舞蹈!你们猜猜会是哪个民族呢?(播放音乐课件,引导学生猜测)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师生互动:边说边做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初步体验彝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2.师:每逢节日,彝族人就会穿上漂亮的服装去唱歌跳舞,那场景特别热闹!伴随着视频,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欢快的歌曲就是今天老师带给同学们的歌,名字叫《彝家娃娃真幸福》,希望大家能喜欢!
(二)探究
1.师:(播放伴奏视频课件)请同学们仔细听,(教师范唱歌曲)歌中唱了什么?听完之后你的心情怎样?
2.生:(略)
3.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啊!接下来我们用“哒”来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边模唱边跟老师做动作。(再次播放伴奏视频)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一遍。(意图:通过聆听模唱掌握歌曲的旋律)。
4.师:同学们的舞姿可真美!
5.师:(出示歌谱课件)刚才大家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下面我们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按节奏朗读歌词,我先来读上半句,请大家接读下半句。(衬词阿里里,表达了彝族小朋友欢快喜悦的心情。)
6.师生互动:(略)
7.师:下面,我们跟着伴奏来轻声唱歌词,我唱上半句,你们来接唱下半句。衬词我们一起唱,老师唱的时候,请同学们心里默唱。。(播放音乐伴奏歌谱)同学们,这首歌曲的两段旋律,你听出来有什么不同吗?
8.师生互动:处理歌曲结束句。
9.师:让我们轻声完整的填唱歌词好吗?(播放歌谱伴奏,师生同唱)
(三)示范
1.师:老师从同学们的演唱中感受到了彝族人的高兴心情。同学们,伴随着音乐可以做你喜欢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跳,我们一起来试试。(播放课件)
2.师生互动:(略)
3.师:真精彩!老师都被你们美妙的歌声陶醉了……
环节三:巩固延伸
1.教师示范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学生模仿练习,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
2.分组探究,合作完成: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为歌曲创编舞蹈,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
3.分组展示歌舞(师生、生生评价)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播放音乐图片课件)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希望小朋友们能做有心人,课后去留意一些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去学着唱唱跳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业:
1.课后继续练习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巩固并运用。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道具来丰富舞蹈表现形式,鼓励孩子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音乐聆听和简单的舞蹈模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彝族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魅力。
(2)探究音乐环节:通过模唱、读词、演唱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习演唱技巧,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创编,引导学生将歌曲和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表演,加深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十一、板书设计
《彝家娃娃真幸福》
彝族民族特点: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勤劳勇敢
歌曲特点:欢快热烈、短小简捷、具有舞蹈性
衬词:“阿里里”
学习目标:
演唱歌曲
了解彝族歌舞的音乐特点
能创编、展示歌舞
十二、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注重学生参与,通过聆听、模唱、演唱、创编舞蹈等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同时,通过展示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