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唢呐配喇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3课《唢呐配喇叭》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7 10:5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唢呐配喇叭》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来自湖南的民间小调,旋律轻快,节奏活泼。这首歌曲采用了五声羽调式,并巧妙地运用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将“里乐拉”的衬词融入其中,模拟了唢呐和大喇叭竞相吹奏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欢乐的氛围。歌曲的旋律以小三度级进为主,并运用了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等节奏变化,为歌曲增添了别样的韵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首民歌的魅力,我们特意设计了歌表演,让孩子们以手持喇叭的姿势,配合后踢步、前踢步等律动,展现歌曲的活力。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喜欢唱游等直观教学方法。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独特音色,并能分辨唢呐和大喇叭的声音。
体会歌曲活泼欢快的风格,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欢快的氛围。
2. 艺术表现:
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
3. 创意实践: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里乐拉”的衬词,体验音乐的趣味性。
4. 文化理解:
了解唢呐这种传统乐器,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展现歌表演的活力。
2. 教学难点: 旋律中多种节奏练习,特别是“里乐拉”衬词的演唱和表现。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视听法
讨论法
模仿法
游戏法
七、教具准备:
手风琴
录音机
多媒体课件(包括唢呐图片、歌词、歌曲范唱)
喇叭道具(可自制或使用真实的喇叭)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乐器,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随意说一说。”(出示唢呐图片)
2. 学生观察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唢呐的特点,并引出唢呐的另一个名字——喇叭。
3.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唱一唱关于唢呐的歌曲,《唢呐配喇叭》。(板书课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歌词,并尝试模仿唢呐和大喇叭的声音。
2. 学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热烈的气氛,并讨论歌曲中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3.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旋律特点(小三度级进),以及节奏特点(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并简单解释“里乐拉”衬词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
1. 学生边读歌词边快速找出歌曲的节奏,老师解释并示范。
2. 学生分组练习“里乐拉”的唱法,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它,比如唱得高一点、低一点,快一点、慢一点,强一点、弱一点。
(三)示范:
1. 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比如用手模拟吹奏唢呐和大喇叭,或者配合后踢步、前踢步等律动。
2. 老师讲解歌表演的动作要点:手持喇叭的吹奏姿势与后踢步、前踢步相配合,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意发挥。
环节三:巩固延伸:
1. 学生跟老师伴奏唱歌词两遍,速度稍慢,第二遍可提速。
2. 学生手指歌词,轻声跟唱歌词。
3. 师生接龙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里乐拉”。
4. 学生跟琴完整地唱歌曲。
5. 学生进行歌表演练习,并相互评价。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学习了哪些知识,感受了哪些音乐元素,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作业:
课后回家继续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歌表演,比如设计新的动作、编排简单的舞蹈等。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图片展示、歌词朗读、范唱等方式,让学生对歌曲和唢呐乐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节奏练习、衬词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音乐结构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3) 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跟唱、接龙唱、歌表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实践运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参与度,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十一、板书设计:
《唢呐配喇叭》
五声羽调式
模进、重复
小三度级进
“里乐拉”衬词
歌表演:吹奏姿势、后踢步、前踢步
十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图片展示和介绍,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感知和探究环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在巩固延伸环节,学生在歌表演中展现了活泼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并为学生今后学习民歌打下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