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9分)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2.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硒、氟,应理解为( )
A.元素 B.单质 C.氧化物 D.分子
3.某些装修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这种化学物质可能是( )
A.HCHO B.SO2 C.Rn D.CO
4.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聚乙烯 B.淀粉和纤维素
C.果糖和葡萄糖 D.蛋白质和氨基酸
5.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6.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
C.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采用可降解塑料制一次性饭盒
7.人生病时要合理用药.下列各种药物的主要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可用于解热镇痛,治疗感冒
B.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青霉素可用于治疗肺炎及外伤感染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一种外用消毒药
8.下列关于铁制品腐蚀或保护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在如图所示环境中,铁被腐蚀速率:Ⅰ>Ⅲ>Ⅱ
B.军事演习期间给坦克的履带上刷上油漆以防止生锈
C.在海轮的外壳上常焊有锌块,且定期更新
D.将不锈钢制成刀具和餐具,有的刀具还进行烤蓝处理
9.我国政府规定在2006年7月1日后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铜、铬、镉、汞、多溴联苯等材料的电子产品禁止投放市场.下列有关电子垃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垃圾应在无污染的条件下回收,使之成为有用的资源
B.将电子垃圾在火上焚烧,熔下其中的金属再回收利用
C.电子垃圾的任意抛弃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
D.各国的电子垃圾应在本国境内处理,严禁向其他国家输出
10.认为以下叙述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铅笔芯的原料是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以用嘴允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B.装食品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C.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织物和尼龙等化纤织物
D.有机玻璃受热时会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晶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B.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工业上用硝酸刻蚀玻璃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蛋白质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锌片和铜片出入番茄中制成水果电池(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14.下列物质液体混合,用分液漏斗能分离两组分的是( )
A.苯和乙醇 B.乙醇和水 C.苯和溴苯 D.苯和水
15.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氢氧化钠溶液 B.饱和Na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浓硫酸
16.石灰石是工业原料之一,制取下列物质不需用石灰石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陶瓷 D.生铁
17.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 ( http: / / www.21cnjy.com )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21世纪教育网
A.食盐、硫酸 B.胆矾、石灰水 C.铁粉、生石 D.苏打、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能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
A.淀粉﹣碘化钾试纸 B.银氨溶液
C.碘水 D.碘化钾
19.下列化合物①NaHCO3,②Al(O ( http: / / www.21cnjy.com )H)3,③AlCl3,④H2N﹣CH2﹣COOH,⑤Na2CO3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维生素
B.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
D.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21.我国城市环境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l2、N2、酸雨 B.HCl、O2、粉尘
C.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D.NH3、CO2、雾
22.将维生素C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中,可观察到氯化铁溶液的黄色褪去,这说明维生素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有较强氧化性 B.有较强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遇热易分解
23.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
①大气中CO2增加;②SO2、NO2排入大气中;③CO大量排放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里昂排放大气中
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d.使人中毒
A.①与d B.②与b C.③与a? D.④与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31分)
24.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己成为全球的共识.
(1)垃圾应分类收集.导致“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应放置于贴有__________(填字母)标志的垃圾筒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废水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酸 b.用混凝法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c.用氯气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d.用氧化还原法除油类、氰化物
(3)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与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及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aSO4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
(4)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____.对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5.下列常用物质:
A.碳酸氢钠 B.阿司匹林 C.葡萄糖 D.苯甲酸钠 E.柠檬黄
请用字母填空:具有解热镇痛疗效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补充能量是__________;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常用作食品着色剂的是__________;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剂的是__________;写出抗酸剂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6.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__________.
27.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__(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8.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要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摄取__________(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不足引起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该物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菠菜 B.花生油 C.瘦肉 D.西瓜.
29.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玛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的山区的发病率也较高.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加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__________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糖尿病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应,易患__________
A 甲状腺机能亢进 B 佝偻病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雄性激素减少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查食盐中含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I+KIO3+6HCl═6KCl+3I2+3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
30.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的Fe2+ 和SO42﹣,少量的Ag+和Na+,以及部分污泥.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下列操作过程,回收物质,处理废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根据上述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Ⅰ操作时,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2)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向溶液A中需要加入过量X,X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上述操作回收到的物质B是__________,晶体是__________.(两空均写名称)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9分)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考点】绿色化学.
【分析】解这题要动用到平时积累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各个选项中考查的知识点,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合理使用,故A错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错误;
C、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次能源,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发新能源,故C错误;
D、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可回收的应回收利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与生活得关系、绿色化学的概念、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解题中联系到平时积累的知识.所以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做题时要积极联想,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2.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硒、氟,应理解为( )
A.元素 B.单质 C.氧化物 D.分子
【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但物质组成中涉及到的补钙、补铁等说法,都是关注物质的组成元素.
【解答】解:“加碘食盐”、“增铁酱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些商品中所强调的碘、铁、硒、氟,都是说明这些物质的存在了这些元素,而不关注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健.
3.某些装修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这种化学物质可能是( )
A.HCHO B.SO2 C.Rn D.CO
【考点】甲醛.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根据甲醛是来自人造地板、家具以及装修粘合剂,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该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于甲醛来自人造地板、家具以及装修粘合剂,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该物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
甲醛的化学式是HCHO,
所以正确的是A,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4.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聚乙烯 B.淀粉和纤维素
C.果糖和葡萄糖 D.蛋白质和氨基酸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分析】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解答】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聚乙烯的结构简式,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
B、淀粉与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OCH2OH,所以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名称与结构、同分异构体等,难度不大,根据名称书写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淀粉与纤维素的聚合度n值不同,即分子式不同.
5.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分析】A、二糖和单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糖类和油脂都是由C、H、O构成;
C、糖类中的单糖不水解;
D、油脂在代谢中可以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油脂可作皂化反应的工业原料.
【解答】解:A、二糖和单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多糖和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糖类和油脂都是由C、H、O构成,不含N等其他元素,故B错误;
C、糖类中的单糖不水解,在一定条件下,二糖、多糖、油脂和蛋白质都可发生水解,故C错误;
D、油脂在代谢中可以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油脂可作皂化反应的工业原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综合性较强,注意糖类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6.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
C.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
D.采用可降解塑料制一次性饭盒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环保,减少污染.然后与选择项中的内容相结合,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A正确;
B.将塑料垃圾埋入地下或倾倒入海,仍会产生污染,故B错误;
C.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更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采用可降解塑料制一次性饭盒,避免白色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人生病时要合理用药.下列各种药物的主要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可用于解热镇痛,治疗感冒
B.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青霉素可用于治疗肺炎及外伤感染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一种外用消毒药
【考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A.阿司匹林是一种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碳酸钠的碱性强;
C.青霉素是抗生素;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
【解答】解: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故A正确;
B.碳酸钠的碱性强,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B错误;
C.青霉素是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肺炎及外伤感染,故C正确;
D.因碘酒使蛋白质变性,故常用于外用消毒,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难度不大,注意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关于铁制品腐蚀或保护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在如图所示环境中,铁被腐蚀速率:Ⅰ>Ⅲ>Ⅱ
B.军事演习期间给坦克的履带上刷上油漆以防止生锈
C.在海轮的外壳上常焊有锌块,且定期更新
D.将不锈钢制成刀具和餐具,有的刀具还进行烤蓝处理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原电池的负极金属的腐蚀速率>化学腐蚀速率>化学腐蚀;
B.履带上刷油漆不能防止生锈;
C.锌作负极,被腐蚀;
D.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所以能防止铁被腐蚀.
【解答】解:A.I中Fe作负极被腐蚀,II中Fe作正极被保护,III中Fe主要是化学腐蚀,所以铁被腐蚀速率:Ⅰ>Ⅲ>Ⅱ,故A不选;
B.履带上刷油漆不能防止生锈,因为履带与地面不断摩擦,油漆不能附着在上面,故B选;
C.在海轮的外壳上常焊有锌块,锌作负极,被腐蚀,所以要定期更新,故C不选;
D.将不锈钢制成刀具和餐具,有的刀具还进行烤蓝处理,阻止了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所以能防止铁被腐蚀,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保护,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注意把握金属防腐的原理和措施.
9.我国政府规定在2006年7月1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有铜、铬、镉、汞、多溴联苯等材料的电子产品禁止投放市场.下列有关电子垃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垃圾应在无污染的条件下回收,使之成为有用的资源
B.将电子垃圾在火上焚烧,熔下其中的金属再回收利用
C.电子垃圾的任意抛弃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
D.各国的电子垃圾应在本国境内处理,严禁向其他国家输出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金属应回收再利用;
B.多溴联苯在火上焚烧产生有害气体物质;
C.重金属会对地下水污染;
D.垃圾处理应遵循国际公约.
【解答】解:A.金属应回收再利用,则电子垃圾应在无污染的条件下回收,使之成为有用的资源,故A正确;
B.多溴联苯在火上焚烧产生有害气体物质,则电子垃圾不能在火上焚烧,故B错误;
C.含有铜、铬、镉、汞、多溴联苯等材料的电子产品,任意抛弃时重金属会对地下水污染,故C正确;
D.垃圾处理应遵循国际公约,则各国的电子垃圾应在本国境内处理,严禁向其他国家输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子产品垃圾及对环境的污染,明确垃圾的成分及垃圾处理的方法即可解答,注意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题目难度不大.
10.认为以下叙述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铅笔芯的原料是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以用嘴允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B.装食品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C.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织物和尼龙等化纤织物
D.有机玻璃受热时会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A.铅笔的主要成为为石墨;
B.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
C.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尼龙的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
D.有机玻璃的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解答】解:A.铅笔的主要成为为石墨,不是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以用嘴允咬铅笔,防止划伤,故A错误;
B.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故B错误;
C.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尼龙的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可鉴别,故C正确;
D.有机玻璃的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与生活的运用,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树立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难度不大.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晶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B.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工业上用硝酸刻蚀玻璃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专题】碳族元素.
【分析】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HF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解答】解: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C正确;
D、HF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则工业上用HF刻蚀玻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蛋白质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分析】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B.植物油中含有双键;
C.酶是蛋白质;
D.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解答】解:A.“糖尿病”人的尿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通过检验醛基即可检验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说明有糖尿病,故A正确;
B.植物油中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
C.酶是蛋白质,故C错误;
D.鸡蛋白溶液主要含有蛋白质,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植物油中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锌片和铜片出入番茄中制成水果电池(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原电池中电极判断一般为活泼金属做负极,失电子的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A、锌在原电池中做负极失电子溶解,锌片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
B、铜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到正极,即从锌流向铜,故C错误;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名称、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根本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4.下列物质液体混合,用分液漏斗能分离两组分的是( )
A.苯和乙醇 B.乙醇和水 C.苯和溴苯 D.苯和水
【考点】分液和萃取.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分液漏斗是分离两种相互不溶的液体,一般来说:有机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机溶质易溶于无机溶剂.
【解答】解:A、苯和乙醇都是有机物,所以苯和乙醇能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乙醇和水能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苯和溴苯都是有机物,所以苯和溴苯能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苯和水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漏斗能分离的物质必须是互不相溶的液体.
15.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氢氧化钠溶液 B.饱和Na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浓硫酸
【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分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会发生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而甲醛、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
【解答】解:甲醛(福尔马林)、强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硫酸溶液)、强碱、重金属盐(如CuSO4溶液)等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会发生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关蛋白质的知识,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16.石灰石是工业原料之一,制取下列物质不需用石灰石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陶瓷 D.生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石灰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高炉炼铁、生石灰的制取以及水泥的制取、玻璃的制取都需要使用,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A.工业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需要使用石灰石,故A错误;
B.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灰石,需要使用石灰石,故B错误;
C.生产陶瓷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形、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无需使用石灰石,故C正确;
D.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石灰石还是炼铁的一种原料(造渣材料),需要使用石灰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石灰石的用途,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相关的工业生产的原理进行解答,题目较简单.
17.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硫酸 B.胆矾、石灰水 C.铁粉、生石 D.苏打、盐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除去铜离子选择比铜活泼的金属与碱,降低溶液的酸性可选择碱,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NaCl不参加反应,加硫酸使酸性增强,故A错误;
B.因胆矾中含有Cu2+,这样不但没有除去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反而更多,再加入石灰水消耗化学试剂增多,故B错误;
C.因Fe粉可以置换出Cu,加入的生石灰,一则可以中和酸性,二则CaO与H2O反应生成的Ca(OH)2可以使Cu2+、Fe2+等变成沉淀析出,故C正确;
D.苏打与酸反应,但加入的盐不明确,盐中可能含重金属离子如氯化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除杂的考查,注意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8.能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
A.淀粉﹣碘化钾试纸 B.银氨溶液
C.碘水 D.碘化钾
【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
【分析】A.淀粉遇碘离子不变蓝;
B.因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银氨溶液只能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
C.碘水遇到淀粉会变蓝,如果溶液中加入碘水没有变化 则说明水解完全,无淀粉;
D.碘化钾含碘离子,淀粉遇碘离子不变蓝.
【解答】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蓝色,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无淀粉,淀粉﹣碘化钾试纸,含碘离子,含淀粉,含碘离子遇淀粉不变蓝,且淀粉﹣碘化钾试纸加入淀粉,不能证明淀粉完全水解,故A错误;
B.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证明淀粉已水解,不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B错误;
C.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故C正确;
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而不是碘离子,加入碘化钾无变化,不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D错误;
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的水解程度的判断,抓住若证明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变蓝,题目较简单.21世纪教育网
19.下列化合物①NaHCO3,②Al ( http: / / www.21cnjy.com )(OH)3,③AlCl3,④H2N﹣CH2﹣COOH,⑤Na2CO3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21世纪教育网
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
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
【解答】解:①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①正确;21世纪教育网
②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②正确;
③AlCl3属于盐,不能与盐酸反,能与碱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错误;
④H2N﹣CH2﹣COOH,和盐酸反应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故④正确;
⑤Na2CO3是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⑤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维生素
B.淀粉和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
D.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考点】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分析】A.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有20多种,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作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遇到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D.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时都能够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能量;
【解答】解:A.食物中含有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错误;
B.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 ( http: / / www.21cnjy.com )O4溶液,蛋白质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发生了盐析现象,盐析是物理变化,再加水促进蛋白质溶解,故C正确;
D.糖类、油脂、蛋白质氧化时都能够释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能量,其中的糖类物质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的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维生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的盐析、糖的氧化,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1.我国城市环境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l2、N2、酸雨 B.HCl、O2、粉尘
C.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D.NH3、CO2、雾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物质可分为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
【解答】解:A.N2不是污染物,Cl2、酸雨不是主要污染物,故A错误;
B.HCl不是主要污染物,O2不是污染物,粉尘是主要污染物,故B错误;
C.SO2、NO2都是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均为大气污染物,故C正确;
D.CO2、雾不是污染物,NH3不是主要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空气中大气污染物的成份,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
22.将维生素C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中,可观察到氯化铁溶液的黄色褪去,这说明维生素C( )
A.有较强氧化性 B.有较强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遇热易分解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氯化铁溶液的黄色褪去,则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解答】解:由Fe3+在水中为黄色,则氯化铁溶液的黄色褪去,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氯化铁为氧化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数等于失电子数,
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即维生素C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熟悉离子的颜色及化合价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3.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
①大气中CO2增加;②SO2、NO2排入大气中;③CO大量排放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里昂排放大气中
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d.使人中毒
A.①与d B.②与b C.③与a? D.④与c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SO2、NO2与酸雨有关,CO使人煤气中毒,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①大气中CO2增加与b.产生温室效应有因果关系,故A不选;
B.②SO2、NO2排入大气中与a.形成酸雨有因果关系,故B不选;
C.③CO大量排放大气中与d.使人中毒有因果关系,故C不选;
D.④冰箱制冷剂氟里昂排放大气中与c.破坏臭氧层有因果关系,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空气污染问题,明确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常见的污染问题及成因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31分)
24.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己成为全球的共识.
(1)垃圾应分类收集.导致“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应放置于贴有a(填字母)标志的垃圾筒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废水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ad(填字母).
a.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酸 b.用混凝法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c.用氯气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d.用氧化还原法除油类、氰化物
(3)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对大气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与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及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aSO4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2CaCO3+2SO2+O2=2CaSO4+2CO2.
(4)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对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应用.
【分析】(1)“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
(2)根据氧化还原法适用于除油类、氰化物;混凝法适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法适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中和法适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酸;
(3)石灰石与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及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aSO4和CO2;
(4)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生成N2和CO2.
【解答】解:(1)“白色污染”的生活垃圾﹣﹣﹣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2)氧化还原法适用于除油类、氰化物;混凝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法适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中和法适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酸,故选:ad;
(3)由信息知石灰石与煤燃烧时产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及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aSO4和CO2,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故答案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
(4)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生成硫酸钙,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生成N2和CO2,
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答案为:脱硫处理;2NO+2CON2+2CO2.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侧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5.下列常用物质:
A.碳酸氢钠 B.阿司匹林 C.葡萄糖 D.苯甲酸钠 E.柠檬黄
请用字母填空:具有解热镇痛疗效的是B;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补充能量是C;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D;常用作食品着色剂的是E;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剂的是A;写出抗酸剂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
【考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专题】化学计算.
【分析】碳酸氢钠是抗酸药;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葡萄糖能给人体补充能量;苯甲酸钠是防腐剂;柠檬黄是着色剂;根据小苏打和胃酸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碳酸氢钠在水中能水解,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所以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故能和酸反应.
B.阿斯匹林是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C.葡萄糖在体内能被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所以能给人体补充能量.
D.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
E.柠檬黄、胭脂红、胡萝卜素等是常用的着色剂.
碳酸氢钠在水中能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钠,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呈碱性,所以碳酸氢钠能中和胃酸中的酸,所以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故答案为:B;C;D;E;A;HCO3﹣+H+=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难度不大,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
26.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考点】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专题】碳族元素;化学应用.
【分析】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石灰石 纯碱 石英.
【解答】解: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石灰石 纯碱 石英,故答案为:石英.
【点评】本题考查了制造玻璃的原料,题目比较简单,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7.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或丙三醇)(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解答】解: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或丙三醇),
故答案为:甘油(或丙三醇).
【点评】本题考查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较基础.知道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即可迅速解答.
28.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是由于摄取蛋白质(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不足引起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该物质的是C(填字母).
A.菠菜 B.花生油 C.瘦肉 D.西瓜.
【考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缺乏蛋白质患营养缺乏症;肉类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解答】解:缺乏蛋白质会导致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肉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所以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故答案为:蛋白质;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和来源,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29.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玛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的山区的发病率也较高.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加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B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糖尿病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应,易患C
A 甲状腺机能亢进 B 佝偻病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雄性激素减少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 ( http: / / www.21cnjy.com )淀粉溶液,检查食盐中含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I+KIO3+6HCl═6KCl+3I2+3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KIO3(填化学式),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变蓝.
【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
(2)根据碘的生理功能,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成因判断;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碘单质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来回答.
【解答】解:(1)人体摄入的碘主要是来自海产品和碘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B;
(2)A.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因碘摄入太多造成的,故A错误;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C正确;
D.雄性激素减少与碘缺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3)碘化钾和碘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反应生成碘5KI+KIO3+6HCl=6KCl+3H2O+3I2;该反应中KI是还原剂,KIO3是氧化剂,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反应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故答案为:KIO3;溶液变蓝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以及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知识,特别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物质的化学反应,难度不大.
30.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的Fe2+ 和SO42﹣,少量的Ag+和Na+,以及部分污泥.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下列操作过程,回收物质,处理废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根据上述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进行Ⅰ操作时,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操作Ⅱ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3)向溶液A中需要加入过量X,X是F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Fe2++2Ag.
(4)上述操作回收到的物质B是银,晶体是硫酸亚铁晶体.(两空均写名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废水经过滤后可得含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的Fe2+ 和SO42﹣,少量的Ag+和Na+的溶液,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Fe可置换出Ag,则固体A为Ag和Fe的混合物,加入硫酸可得硫酸亚铁溶液,固体B为Ag,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废水经过滤后可得含有大量的Fe2+ 和SO42﹣,少量的Ag+和Na+的溶液,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Fe可置换出Ag,则固体A为Ag和Fe的混合物,加入硫酸可得硫酸亚铁溶液,固体B为Ag,则
(1)Ⅰ操作为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2)溶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要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应进行蒸发结晶操作,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Fe,发生反应为Fe+2Ag+=Fe2++2Ag,可置换出Ag,进而回收,
故答案为:Fe;Fe+2Ag+=Fe2++2Ag;
(4)固体B为Ag,溶液B为硫酸亚铁,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故答案为:银;硫酸亚铁晶体.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出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结合分离流程可解答该题.答题时注意体会做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