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主题 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会认“虻”“酿”“瞌睡”等10个生字,能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嫂”“妻”“惯”等14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拘无束”“好歹”等13个词,提升识字写字能力,发展语言素养。 2.快速默读课文,抓住“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梳理故事情节。 3.运用跳读、寻读的方法提取信息,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提高阅读能力。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知道文章从哪些方面把牛郎和老牛的相处写具体的。
【评价任务】 1.会正确认读“虻”“酿”“瞌睡”等生字,能读准1个多音字,会正确写“嫂”“妻”“惯”等14个生字,正确说出“无拘无束”“好歹”等词语的意思。(目标1) 2.快速默读课文,抓住“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梳理故事情节。(目标2) 3.运用跳读、寻读的方法提取信息,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提高阅读能力。(目标3)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知道文章从哪些方面把牛郎和老牛的相处写具体的。(目标4)
【学习内容】 《牛郎织女》的故事产生于西周末年,传至汉代,由于人们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经过人们不断创造使得这个故事的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更具浓郁的生活气息。经历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打磨,故事所蕴含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与达到的艺术水准,都堪称民间故事的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民间故事创作的代表作。因为故事篇幅较长,在教材中分为两课。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是一篇练习创造性复述的好材料。 经过前一课《猎人海力布》的学习,学生对民间故事有了一定了解,教学时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情分析】 在字词学习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能在预习阶段基本解决字词障碍。一些较难的字词则需要教师来适度引导,帮助理解。 在课文学习方面,经过第二单元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快速默读的方法,如: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连词成句地读,抓关键词句、带着问题读书。虽然本课篇幅较长,但教师还是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运用二单元所学的阅读策略,强化实践运用。 本课故事性强,学生阅读起来会比较感兴趣,但阅读时有可能更多关注故事大意,较少关注细节。在创造性复述时学生会更多在主要情节上下功夫,可能会忽略一些有创造价值的情节,同时在发挥想象方面也会比较拘谨,还需教师通过示范有效引领,帮助学生发挥想象,更好地进行创造性复述。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指向目标1)1.学生回答:如:对流星的许愿,自己的星座,古老的传说,美丽的神话等。 学生回答如:北极星,北斗七星,织女星,牵牛星等。 3.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启发谈话:在晴朗的夜晚,你是否注意过璀璨的群星 星空是多么美好,想象是那么美妙!有多少天真少年对着星星,编织着自己奇异的故事;有多少文人墨客的想象驰骋星空,演绎了世间悲喜情仇。对于星空你知道哪些 展示“九月夜空星图”,你认识哪些星座 3.据说,每一颗星星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出示课题《牛郎织女》,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来理解课文题目。 学生能根据课题展开联想,想象画面。活动意图说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 课 的学习。符合开发学 的 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 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环节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指向目标1)学生自由指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重点字音、字形、词义。 联系字义读准多音字。“落”有四种读音。 字源组块识字:出示“歹”的甲骨文,像一个人残缺的骨头,经发展变成现在的样子。 借助语境,理解三字词语。 4.指导书写。 1.教师布置朗读任务。 2.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3.全班交流重点字音、字形、词义。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学习生字词。 重点关注读音:牛虻 酿 打瞌睡 落 4.教师指导书写,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生字:嫂 妻 惯自主读文,读准字音,通读课文。 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多种形式识字。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向目标2)1.学生默读课文,抓住“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故事主要写了古时候有个叫牛郎的孩子,爹妈死了就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因为把牛照顾得很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上的织女结为了夫妻。 2.学生默读思考后交流,梳理故事情节,形成提纲 3.生回答问题。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牛郎离家-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结为夫妻 4.生小组讨论,根据提纲将课文分成六部分。 5.借助提纲,概述故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思维导图试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出要求:注意关键信息。 2.根据学生概括,梳理课文提纲。 那大家能不能从主要内容里发现,这个长故事主要讲了关于牛郎的哪些事情呢? 3.教师引导学生用短句概括关于牛郎的事情,与学生共同提纲。 4.小组讨论并会汇报: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纲,快速找到每个情节对应的自然段将课文分成六个部分呢? 5.借助提纲,概述故事。 总结:根据主要内容梳理提纲,也可以根据提纲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用提纲梳理脉络。 借助提纲概述故事。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能在默读中抓住三要素“时间——人物——事件”梳理故事内容,利用提纲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环节四:细读局部,体会表达(指向目标3、4)1.学生汇报,锁定“照看老牛”情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圈出相应关键词。 5.学生通过强调这些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牛郎照顾老牛很周到的场景。 6.学生通过体会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比亲人还亲的情感,尝试抓关键信息、列出提纲,概括牛郎和织女是怎么相识的?1.请大家用跳读、寻读的方法快速读课文,说说哪个情节最能打动你? 提示:跳读法:锁定关注的内容,有意识跳过无关的内容。 寻读法:带着问题,有意识地阅读 2.大部分同学都被“照看老牛”这个情节打动了,那请大家带着自学提示,自读课文3、4自然段。 提示:(1)小声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牛郎和老牛相处的? (2)细读第3段,牛郎是怎样照看老牛的,你体会到什么? (3)带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故事。 3.教师带着学生围绕“周到”找到课文从“吃草”“喝水”“夏天”“冬天”“打扫牛棚”来写的。 4.从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体会到什么?具体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体会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总是”“嫩嫩的”“一点儿”“干净的”“干干净净”“不离手”“都”体会。 教师指导学生强调这些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抓关键词体会朗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 迁移学法,概括说说牛郎和织女是如何相识的? (道破天机——湖边见面——拿走纱衣——互诉衷肠——同意结婚——回到草屋) 小结:通过关键句的研读,可以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尝试简单复述,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学会利用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能够通过读课文,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能够找到关键词。 能着重读关键词、想象画面,读出牛郎对老牛的照顾很周到 能够抓住提纲,简单复述情节,把握课文内容。活动意图说明:教会学生跳读、寻读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强调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内容。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一) (
照顾
) 概括 (
告诉
) 牛郎 老牛 抓三要素 织女 抓提纲
作业设计
一、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勤勤( )( ) 眉( )眼( ) ( )( )不足 成( )立( )
( )( )不舍 无( )无( ) ( )( )为命 一( )一( )
1.这个青花瓷瓶色泽光亮,年代久远,( )的是缺了一个小口。
2.张老师工作( ),任劳任怨,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二、课文理解。
1.《牛郎织女(一)》的体裁是 。
2.完成表格,借助表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要素 内容
时间
人物
事件
3.将故事的时间、人物、事件串联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能和同学互相说清楚。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请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牛郎周到地照看老牛,一是因为____________ ,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3.第一自然段写的是(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 )
A.牛对牛郎的陪伴 B.牛郎对牛的照看 C.分家时牛被分给了牛郎
4.选文具体写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景,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表现了牛郎善良、勤劳的品质,为下文写老牛帮助牛郎做铺垫。
B.写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反衬了哥哥嫂子对老牛的冷漠无情
C.写老牛和牛郎关系亲密,突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依靠以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D.写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反村了牛郎孤苦无依的苦闷,突出他命运的不幸。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主题 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运用跳读法和寻读法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找到课文中不可思议的地方,体会其在民间故事表达中的作用。 2.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片段。 3.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产生阅读和讲述民间故事的兴趣。
【评价任务】 1.正确、熟练运用跳读法和寻读法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找到课文中不可思议的地方,体会其在民间故事表达中的作用。(目标1) 2.能够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片段。(目标2) 3.能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产生阅读和讲述民间故事的兴趣。(目标3)
【学习内容】 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运用跳读法和寻读法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找到课文中不可思议的地方,体会其在民间故事表达中的作用。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片段。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产生阅读和讲述民间故事的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牛郎织女(一)》的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了解了故事的时间、人物、事件,并能够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添加小标题,初步梳理了故事大纲,并简要了解了人物关系,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但是关于《牛郎织女(一)》这一类型的民间故事特点,学生尚未感知,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品读故事情节来感知,学生从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产生阅读和讲述民间故事的兴趣。学生还需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片段。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指向目标1)
学生回忆上一课时学习课文的方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回忆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郎织女(一)》,大家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牛郎身世(1-2)——照看老牛(3-4)——牛郎离家(5-8)——老牛说话(9-13)——织女下凡(14-20)——结为夫妻(21) 2.这个故事里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根据提纲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提纲复述课文来巩固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学生熟悉的人物,激发学生深入课文的兴趣。环节二:再读故事,感知民间故事特点(指向目标3)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 交流。 《牛郎织女》: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下凡的天机,并提前告诉了牛郎。《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一哭就把长城哭倒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双双化成了蝴蝶…… 2.学生交流:正是这些神奇的想象和其中寄托的美好情感,让一则则民间故事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1.民间故事常常以神奇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善良美好的情感赢得人们的喜爱。这则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体现在哪里呢 出示学习要求: (1)思一思:《牛郎织女》这则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体现在哪里 (2)说一说: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也有着这样不可思议的情节呢 2.引导质疑,引发思考:为什么民间故事里会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呢 3.小结:民间故事呀,历时久远,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通过人们口耳传播到今天,尤其是那充满幻想的夸张的、不可思议的情节更是让民间故事历久弥新。结合阅读经验,准确找出故事中不可思议的地方。 结合故事情节,归纳民间故事特点。 活动意图说明:根据学生阅读经验,结合学习分析课文片段,总结归纳民间故事特点。环节三:发挥想象,把简略的情节讲具体。(指向目标2)1.学生个别、小组内合作交流,并梳理表达。 放牛时看到的自然现象;闲暇时,看到人们有趣的事;听见大自然风雨雷电声;听见人们谈论的奇闻异事…… 以小组为单位,将创编的故事情节演一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说说他们的创编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合理想象,使故事情节更生动。 可根据表情、动作、语气的变化把故事演得更为生动。 小组展示汇报 学生小组合作,迁移学法,结合自学提示,大胆想象,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创造性的复述故事,把故事演具体生动。 小组展示汇报 师生共同评价1.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被不断修改、加工、创造,人们把自己的想象、情感加入其中,表达心中最美好的愿望。本课故事中有些情节写得比较简单,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今天让我们也展开想象,试着创编一些情节,并把情节说具体,再小组合作演一演。 出示学习要求: (1)认知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把情节说具体 ①`这头牛被牛郎照看得很周到,老牛会说话,简直让我们不可思议。其实这跟牛郎会把看见的、听见的事情告诉老牛分不开。故事也是这样写的: 老牛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②这里写得太简略了,一句话就带过了。牛郎会把看见的、听见的哪些事情告诉老牛呢?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 ③我们把这些牛郎看到的和听见的连起来说,这个故事情节就具体多了。你试着和同桌说一说: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他告诉老牛…… 全班展示汇报 ④演一演:刚才几位同学像写故事一样,把内容说具体了,要是让你来演一演,你会怎么把这段具体的情节演得就像真的一样呢? (2)小组合作,创编故事: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个情节,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 表演故事:合作演一演创编的故事情节。 迁移学法,把另一情节说具体 (1)情节: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你能用上刚才的方法,把这个情节说具体吗? 带上自学提示,完成任务。 ①用抓关键词、发挥想象的方法,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把一句话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②角色扮演,运用恰当的语气和动作把这个情节演一演。 ③先在小组内讲给组员听,推选说得好演得好的同学全班展示。 (2)学生自学完成任务,展示交流,教师评价。 3.小结:民间故事经久流传,我们在创造性复述故事时大胆想象,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讲述时通过表情、动作、语气等加以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把简单的情节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大胆想象将故事情节补充具体。 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片段 能迁移学法,创造性的复述、表演故事。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尝试运用“增加人物对话、动作、心理”等方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片段。环节四:整合拓展,感悟经典(指向目标3)学生读七夕的诗歌,了解七夕节习俗。 2.学生欣赏黄梅戏《牛郎织女》片段,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牛郎织女》的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最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记载,后来经过人们的想象创造,演变成一个动人的故事,还发展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关牛郎织女的艺术作品更是繁多,诗歌就是其中之一。) 教师出示《乞巧》《鹊桥仙》《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读一读这三首诗,你从中了解到七夕节的哪些习俗,又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人们还将《牛郎织女》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多媒体播放黄梅戏《牛郎织女》片段) 小结:《牛郎织女》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最牵动人心的故事情节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到《中国民间故事》中去读领阅更精彩的故事。读七夕的诗歌,了解七夕节习俗,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活动意图说明:拓展欣赏民间故事有关的诗歌、习俗、戏曲,学生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一) 历时久远 大胆想象 看见的、听到的 民间故事 口耳相传 创造性复述故事 语言、动作、心理 情节夸张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一、品味探究
1.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 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在其他的民间故事中还有什么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添油加醋
这两个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写得更具体: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三、拓展延伸。
1.阅读完整版《牛郎织女》,把你最喜欢的故事情节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长听。
3.把你搜集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