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6 19:4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主题 《语文园地》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总结和归纳本单元中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交流这些方法的运用情况和感受,培养有意识地运用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习惯。 2.在练习中,通过运用以上总结的方法,“读”和“想”结合,理解文章内容,在快速阅读中增强理解力。
【评价任务】 1.通过梳理,能归纳总结本单元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检测目标1) 2.能通过小组交流,结合自身阅读经历,交流方法的运用情况。(检测目标1) 3.通过阅读练习,“读”和“想”结合,理解文章内容,在快速阅读中增强理解力。(检测目标2)
【学习内容】 本课时学习《语文园地》中的第一板块“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以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总结、归纳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涉及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大致归纳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方法的梳理,强调“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等阅读习惯和方法;二是强调“读”“想”结合,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并重;三是强调方法的应用,要在不断练习中提高阅读的速度,增强理解力。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在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是否能准确认知方法的运用效果,与伙伴交流后,是否能尝试改进自己的方法使用情况。同时,在重视运用方法的同时提高理解能力也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在前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经过本单元前四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日渐熟悉,在课内学习及课外作业中各有侧重地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速度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方法的综合运用、准确认知方法的运用效果及改进措施方面还有待加强。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回顾课文,梳理方法
回顾阅读方法。 预设: 《搭石》: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将相和》:扩大视域,连词成句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借助关键词句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带着问题阅读。 指名四位同学读课本“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们说的话。 3.整理要点,归纳方法。 4.小组成员间交流方法的使用情况 (1)完成自查表格 五上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自查表方法已使用有困难可改进的措施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带着问题读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其他方法
(2)组内交流自查情况 5.全班交流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使用情况 重点分享 (1)自己独特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感受,如,如何做到集中注意力,专注阅读的。 (2)就自己运用得不够好的方法,向全班请教。1.回顾阅读方法。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请结合具体的课文说说你知道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ppt出示: 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俗话说“熟能生巧。”让我们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读交流平台学习伙伴的话。 3.归纳方法。 4.组织交流快速阅读方法的使用情况。 (1)完成自查表格(前两项:已使用的方法、有困难的方法) (2)小组交流自查情况 ppt出示 结合自查表和自己的阅读经历,在小组内交流: 本单元的学习中“我”尝试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新方法? 还有哪些方法的运用有困难。 组内分享自己独特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感受。
全班交流。 6.结合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完成自查表格(最后一项) 7.教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方法不等于就能够提高阅读速度,要在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的速度。 能够回顾和梳理本单元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交流平台的对话,加深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 能够针对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能吸收别人的经验,完成自查表格。 活动意图说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强化单元主题“提高阅读速度”,本环节重点在于梳理总结本单元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学生自查方法的使用情况,在交流中互相学习。环节二:快速阅读练习阅读第一篇材料《台湾蝴蝶甲天下》,(1)完成阅读单。 五上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自查表《台湾蝴蝶甲天下》共553字 阅读时间为( )方法已使用用得好已改进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 带着问题读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其他方法选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
(2)评一评: 时间短(一分三十秒内)一颗星 运用方法(两种以上) 一颗星 答案合理 一颗星 阅读第二篇文章《两百年后的世界》。 完成阅读单。 五上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自查表《两百年后的世界》共2723字 阅读时间为( )方法已使用用得好已改进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 带着问题读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其他方法 “两百年后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让你最感动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2)评一评: 时间短(一分三十秒内)一颗星 运用方法(两种以上) 一颗星 答案合理 一颗星 出示小学阶段的默读字数要求 ppt出示 小学阶段默读要求: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完成第一篇计时阅读练习《台湾蝴蝶甲天下》,填写表格,回答问题。 小组交流,完成评价。 出示第二篇计时阅读《两百年后的世界》,填写表格,回答问题。 完成自评单,小组交流。 总结自己的方法使用情况。 全班交流 交流自己方法使用的进步之处。 交流自己独特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感受。 小结: 经过两次练习,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使用情况,还在与同学交流后尝试改进,非常会学习。能够清楚认知小学阶段的默读要求,能在训练中努力达到这个要求。 能在两次阅读训练中完成自评单,认识到自己的方法使用情况,并在第二次阅读中进行改进。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两次阅读练习,训练巩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方法使用情况,并能进行改进,培养使用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意识。环节三:总结小组交流三张自查单的内容 全班汇报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本节课的两次训练,谈谈自己对提高阅读速度的感受或认识。 回顾板书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3.回顾板书,总结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要勤加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也希望大家在平时阅读文章时多加运用。能回顾自查单,回顾板书,形成自己独特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感受。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清楚自己在练习中的方法使用情况,形成更深刻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感受。
【板书设计】 阅读策略单元之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时,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能加快阅读速度。
B.阅读时,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C.要想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语,要先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再继续往下读。
D.提纲挈领,根据文章类型有目的、有重点地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生活中的语文。
2.生活中的语文
五年级(1)班开展提高阅读速度的综合性学习,下面是某小组关于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组调查数据,请你根据图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使用人数 所占比例
提取关键词 55 55%
把握故事情节 20 20%
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5 25%
1.从图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 分)
你还知道聊些能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和大家分享一下。 (3 分)
【课外阅读】
一条腿也能站起来
沈岳明
新来的同事曾晓雪是个漂亮而时尚的女孩,在工作上特别热情,生活上也喜欢打扮自己。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充满活力的笑容感染着所有同事。
有一天,同事们经过一座天桥的时候遇上了一个断了一条腿的男人正半跪在路边向人乞讨。有的给男人丢一个硬币,有的装作没看见径直走了过去,谁也没想到曾晓雪会拿出张50元的钞票递了过去。可是,就在男人伸手去接的时候,她又突然将钱拿了回来,说:“你站起来,这钱便是你的了。”
那个男人疑惑地望着曾晓雪,伸出的手不知道是不是该收回去,更不知道该不该站起来。他本来就是想要博取人们的同情才跪在这里的,既然能够站起来,还有谁会给他钱呢 正在为难之际,一个女同事劝曾晓雪:“算了,跟一个残疾人较什么劲,你没看到他断了一条腿吗 ”
谁知平常爱笑的曾晓雪一反常态地板起了面孔:“残疾人怎么啦,残疾人就应该跪在这里乞讨吗 虽然我们的人残疾了,但我们的心不能残疾!这位大哥,你想要这张钞票,就站起来从我的手里将它拿过去!”
最终,男人还是禁不住诱惑,在拐杖的支撑下用一条腿站了起来。曾晓雪笑了:“这就对了,以后千万别跪在这里乞讨了,因为你还有一条腿可以站起来!”她将钱塞进男人的手里后,突然当着男人的面掀起了自己的裙子:“大哥,你看,我也跟你一样只有一条腿,我有一条腿是假的!”
男人像被电击了一般怔住了,想把钱还给曾晓雪,可地已经走远了。我们也怔住了,谁也没想到她的腿居然有一条是假的。
后来,当我们经过天桥的时候,依然能够看见那个男人跪在那里,不同的是,他不再乞讨,而是跪在那里给人擦鞋。
1.本文共63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分钟。
2.我用了 的快速阅读的方法,用得最好的方法是

3.用“~~~~”画出最能表现本文中心的句子。
4.曾晓雪为什么要让那个男子站起来拿钱 结果怎样





4.文章开头对曾晓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突出曾晓雪活泼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
B.暗示后面将发生的事情与曾晓雪的性格特点有关。
C.开篇点题,告诉我们对生活要有热情和活力。
D.一是与下文曾晓雪自曝身患残疾真相形成强烈反差,二是为下文她以自己的经历鼓励男子站起来做铺垫,使人物身残志坚、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形象更加突出。
5.生活中,你遇到过曾晓雪这样身残志坚的人吗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给大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主题 《语文园地》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例句:“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以及例句对应的主要意思“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明白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仿照例句进行个人概括练习,能用较短的时间简要、准确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培养概括能力。 2.通过自读例子中“左右为难”和“奋不顾身”两个成语与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的对应关系,感悟到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词语概括,也可以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事件或场景描述得更具体、生动。能仿照范例,尝试独立运用具体情境把“喋喋不休”“悠然自得”的意思表达出来,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3.通过自读、查阅资料、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日积月累”中关于“珍惜时间”主题的名句的意思,能背诵、积累这些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评价任务】 1.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明白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能仿照例句进行概括练习。(检测目标1) 2.能仿照范例,尝试独立运用具体情境把“喋喋不休”“悠然自得”的意思表达得生动具体。(检测目标2) 3.通过自读、查阅资料、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日积月累”中关于“珍惜时间”主题的名句的意思,并能背诵、积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这些名句。(检测目标3)
【学习内容】 本课时学习《语文园地》中的第二板块“词句段运用”和第三板块“日积月累”的内容,“词句段运用”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向学生对语句的概括能力,题目要求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题后的“泡泡”提示学生,阅读的时候,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可以帮助提高阅读的速度。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尝试做到阅读与理解同步。用第一句作为例句,明确概括的要求——表述要准确、简洁。 第二部分提供了几个成语,要求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教材提供了“左右为难”和“奋不顾身”两则范例,呈现的词语与描述的具体情景一一对应。第一句用语言描写表现赵王渑池会面前“左右为难”的心理;第二句用动作、神态表现杨靖宇“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让学生仿照范例,尝试用具体情景把“喋喋不休”“悠然自得”的意思表达出来。 “日积月累”呈现了关于惜时的名句,激励学生珍惜时光。
【学情分析】 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积累。本课“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学习难点在于概括的语言表述要准确和简洁。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题后的“泡泡”提示学生,阅读的时候,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可以帮助提高阅读的速度。学生用第一句作为例句,经过练习能够达到准确、简洁概括的目的。第二部要求学生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仿照范例尝试用具体情景把“喋喋不休”“悠然自得”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积累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对于“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学生能够尝试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和理解能力,用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大致理解名句意思,教师对名句中重点字词进行点拨后,学生能够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读例句,概括大意自读例句,理解括号内外例句的关系。 (1)大声朗读例句。 (2)思考括号内外例句的关系。 2.学生交流概括要点。 预设1:我一开始选择的是廉颇,妒忌蔺相如,但看到括号里的不服气一词,觉得不服气,更合适,廉颇有立下赫赫战功的荣耀。觉得蔺相如凭借的只是嘴上说几句话就成了上卿,很不公平,因此他不服气,我认为,概括首先要做到准确,不能曲解原句的意思。 预设2:概括不是只要字数少了就可以了,然而,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概括是否准确,在确保意思准确的前提下,再力求简洁这样才对。正如交流平台当中提到的那样,在阅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思,读思结合。 3.仿照范例,练习提炼语句的主要意思,提高阅读速度。 生汇报交流 预设1:按下手电筒开关就会立刻出现一束光柱,我们能感受到光的速度快。因此在概括中一定少不了“快”这层意思,手电筒能发射出光柱,它表现了手电筒的功能。概括为“光的速度是惊人的”,我认为这样的概括做到了准确。 预设2:这句话的前半句突出了地道的样子有很多种,后半句表现了地道相连互通。概括中必须得有这两个意思,否则就不够准确,可以概括为“挖的地道多而广”。 运用方法,拓展练习。 预设:1986版的《西游记》影响巨大。 1.出示例句,明白意图。 同学们,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句子。 ppt出示例句: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学生交流概括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师提问:从同学的发言和泡泡的提示语中,我们都不难捕捉到“概括”这个词。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一个例句,想一想概括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总结 及时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但是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和简洁概括,我们就带着准确和简洁这两个目标来完成后面的练习吧。 ppt出示: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就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教师过渡:概括使原句变得更简洁,但意思和原句意思是一致的,这样就达到了准确的目标。 ppt出示: 有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同。
教师总结:概括时,提炼完整的句子才能做到准确。 3.教师概括方法。 一边读一边思考 删掉非重要信息,做到简洁 提炼完整原意,做到准确 不断训练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及时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这样能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我们能不断训练。(板书:概括句子主要意思) 方法迁移与运用 概括下面语句的大意。 ppt出示: 1986版的《西游记》中佛祖的扮演者到泰国旅游,买了一件佛像纪念品,结果却发现上面是自己的头像。
能够理解括号内外例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能够明白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 能在较短时间内练习提炼语句的主要意思,重点评价是否能够准确、简洁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能运用方法,拓展练习。 活动意图说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联系单元主题“提高阅读速度”,本环节重点训练在较短时间内准确简洁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环节二:用具体情景描述成语的意思小组活动 理解“左右为难”和“奋不顾身”的意思。 读文中给出的例句,看看是怎样体现“左右为难”和“奋不顾身”的。 照样子,描述“喋喋不休”和“悠然自得” 小组分享 预设:交流左右为难 生1:左右为难的意思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进退两难。我发现句子中运用语言描写,“不能上当”和“怕他派兵来进攻”表现出他的左右为难。 预设:交流奋不顾身 生2: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句中的“还击”“射击”“起身”“连发”是动作描写,“咬紧牙关”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杨靖宇不顾伤势,打击敌人,体现出了奋不顾身。 生3:我发现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成语概括,特点是简洁明了,也可以用情景具体描述,特点是生动具体。 3.照样子,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喋喋不休 (1)“喋喋不休”是什么意思? (2)你见过“喋喋不休”的场景吗? (3)当时都有谁在场? (4)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些什么? 悠然自得 (1)“悠然自得”是什么意思? (2)你自己有过悠然自得的体验吗? (3)见过别人“悠然自得”的样子吗? (4)把当时的神态、动作、心情等描写出来,注意写出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景。 4.小组活动 组内同学仿照例子,任选成语进行口头表达。1.阅读前两个例句,明白成语与描述情景的关系。 过渡: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想,在头脑中重现文中描写的内容。现在,我们就进行这样的练习。对于一些重点词语,比如成语,我们要边读边把成语的内容具体化,这样更容易理解。 ppt出示 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ppt出示 奋不顾身 杨靖宇正在奋力还击敌人,右手腕忽然受了伤,他就用左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多时,他的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猛然起身,连发两枪,击毙了两个日本鬼子。
2.总结。 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词语概括,也可以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事件或场景描述得更加具体、生动。(板书:用具体情景描述成语) 3.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注意:不要出现此成语)。 ppt出示 喋喋不休 悠然自得
学生汇报。 小组拓展活动 任意说一个成语,其他组内同学仿照例子进行口头表达。 6.总结。 同学们描述得真好。这说明大家都理解了这些成语的含义。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重现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也能加快阅读速度。 能够理解成语的意思与描述情景的关系。 能够仿照例句,描述“喋喋不休”“悠然自得”两个成语表现的具体情景。 能够在小组内任选成语进行口头练习。活动意图说明:设置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快速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阅读速度。环节三:日积月累1.自读名句。 2.学习重点词语的意思,做笔记。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名句的意思。 4.交流句子的意思。 预设: 预设1:第一个句子出自【晋】葛洪的《抱朴子》,意思是“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预设2:第二个句子出自【晋】陶渊明《杂诗》,意思是“人的青壮年时期倏忽即过,再也不会重来,就像一天中不会有两个早晨,应该趁年富力强及时努力,岁月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个人的”。 预设3:第三个句子出自【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人生年少时,不要把大把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预设4:第四个句子出自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意思是“人世间的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日月星辰不断运转,光阴催人老。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一万年太久远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思考汇报名言的启示。 预设1:这些都是劝人珍惜时间的名言。时间非常宝贵,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预设2:从古代到现代,人们都懂得时间的宝贵,都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预设3:我也要学习这些名人,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预设4:我不会再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完成了,真正做到珍惜时间。 1.出示日积月累的名言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组名言,自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重”“转”的读音。 相机提示,这组句子与“珍惜时间”有关。 3.教师指导重点词语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ppt出示 寸阴:阴,日影。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指极短的时间。 盛年:壮年。 莫等闲:等闲,无端、平白地;莫等闲指的是不要无端(浪费时间)。
4.学生理解名句的意思。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生命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饶人。——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引导思考名言的启示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7.小结 时间非常宝贵,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要把握住现在,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能够读好名句。 能够结合教师的点拨、自己收集的资料,理解名句。 能够分享自己积累的珍惜时间的名句。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习珍惜时间的名言,能让学生强化珍惜时间的意识,契合本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主题,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也珍惜时间。环节四:课堂小结 1.积累摘抄 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 1.积累摘抄 2.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明白了怎样在阅读过程中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知道了怎样用具体的情景描述成语,还知道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这些惜时的名言,更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到这些知识与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2.布置课后阅读及背诵作业。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由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提高阅读速度,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学习的一个总结,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
【板书设计】 阅读策略单元之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 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 一边读一边思考 删掉非重要信息,做到简洁 提炼完整原意,做到准确 不断训练 提高阅读速度用具体情景描述成语的方法 理解成语的意思 联系生活中的场景 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写出具体的情景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基础训练】
一、按要求完成概括练习。
1.概括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来说,要正确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B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C.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3.下面具体的情景用成语来表现,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协调有序 ②理直气壮 ③顶天立地 ④悠然自得
★大家配合默契先到先下,谁也不抢道,谁也不推挤,人员很快撒离完毕。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天后,壮烈牺牲。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退休后,王大爷的生活很安逸。旱晨,他锻炼完身体后,都会泡上一壶茶,慢慢品味一番。吃过早饭,他就到公园里和其他退休人员一起下棋、闲谈。 A.①②③
B.③④①
C.①③④
D.④②①
4. 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络绎不绝:
二、日积月累。
1.哥哥不爱学习,整天沉迷在电脑游戏中,不懂得珍惜时间,爸爸劝他说:“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他却说:“现在学习还太早,等到用时再学也不迟。”爷爷听了后劝道:“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________。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昨晚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下课后他就趴在课桌上睡觉,同学们看见后劝他:“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由于大家都用名言警句劝他,他也脱口说出了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1.生活中的语文。
近日,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称,零食品类通过线上电商模式加速了市场渗透率,培育和提高了消费人群的购买习惯,零食占线上食品销售近30%。小麻花4天卖出15吨,共计200万根;小酥饼4天卖出10769个;一家成立8年的零食品牌预计2019年营收要破100亿元……中国的零食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
(1)读这则新闻,你一眼看到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新闻,你获得的主要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爱的密码
台湾有个小女孩,十岁时因邻居引发的火灾而一氧化碳中毒,导致颈下瘫痪,全身的感官只剩听觉,只能通过眨眼与转头来表达意思。她在混沌中拼凑组合出一种密码,类似通信用的摩斯密码,在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环境下,“一意孤行”地进行写作,靠着她妈妈“解码”,完成了二百余首诗作,奇迹般地出版了诗集《海天浪》,成为著名的盲诗人。
“我的财富积在天/只要上天串起珍珠、玛瑙、紫水晶/挂在我的颈项/地上的邮局是绿色,天上的帐房是金色……”这些清新的诗句,就是“密码女孩”庄馥华的作品。在常人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
她在二十六岁那年完成了出书的理想后,在二十八岁,又有了新梦想:环台湾岛旅行。
她与妈妈展开六日环岛之旅。从台中北上顺时针出发,在全台各地演讲、冲浪、骑协力车……体验前所未有的大冒险。最后,她来到了安平古堡,将这个台湾的起源地作为她旅程的终点。
我倒很想知道她怎样演讲。
她不断地眨眼与转头,与此同时,庄妈妈在一旁快速解码,这可不是懂摩斯密码就可以的,如果每个动作都随着一段冗长沉闷的解码过程,谁听得下去?快速解码真正的关键,是母女心有灵犀。两个人几乎融合成一个人。这种密码,超越了摩斯密码,那是两个生命因爱而融合,形成的一种奥秘的新密语,只有母女两个人才懂的密码。
盲人心静而专注,因此常出现成功人士。而这位盲诗人的残障程度虽严重,但她有个了不起的母亲,给了她了不起的爱。庄馥华的诗作,毫无悲伤自怜之气,恐怕也因爱,克服了一切怨愤。诗作的感人,正是因为此。
1.短文大约有570个字,我的阅读时间大约是______分钟。
2.小女孩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在“密码女孩”庄馥华身上,有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的精神。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可以看出她身上有这些精神的三个事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爱的密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