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有解析)【真题荟萃】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有解析)【真题荟萃】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27 10: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女皇蒸凉面”是广元地方特色美食,凉面的口感、香气深受人们喜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香气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凉面条之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吃一口凉面,只有几个分子进入口中
2.(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水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3.(2024·陕西·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明乘车回老家看望亲人。一家人在一起摘槐花、吃槐花麦饭……这些都是小明最真切的童年记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刚出锅的槐花麦饭很烫,是因为麦饭含有的热量多
B.槐树叶看上去呈绿色,是因为叶子吸收了绿光
C.小明在行驶的车上看到槐树向后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槐花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冬至时节煮饺子,小明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冻饺子中的分子不运动 B.冷冻饺子升温过程中内能不变
C.煮熟的饺子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 D.煮熟的饺子冷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5.(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家用汽车常用汽油机提供动力,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燃烧时它的热值减小
B.汽油机的冷却液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车尾气的汽油味越浓说明汽油燃烧越充分
6.(2024·湖南·中考真题)有关能量的转移、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烤炉取暖,是电能转移到人体
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中医提倡的热水泡脚,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部的内能
D.用嘴对着手哈气取暖,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
7.(2024·广东·中考真题)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8.(2024·福建·中考真题)“煮”的篆体写法如图。表示用火烧煮食物。下列实例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的是(  )
A.热水暖手 B.钻木取火 C.搓手取暖 D.擦燃火柴
9.(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10.(2024·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下列实验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B.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
C.探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 D.估测大气压强值
1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
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12.(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某固态物体的质量为m,其物质的比热容为c,用稳定的热源对它加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到t3时刻停止加热,然后让其冷却。上述过程中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最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为cm(T2-T1)
B.在t2~t4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先增大后减小
C.在t4~t5时间段,该物体放出的热量为
D.该物质在t5~t6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0~t1时间段的比热容
13.(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家用燃油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是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B.汽油机燃烧汽油会造成环境污染
C.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4次 D.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汽油
14.(2024·新疆·中考真题)下列运载工具中,不需要利用热机的是(  )
A.喷气式飞机 B.柴油拖拉机 C.纯电动汽车 D.长征系列火箭
15.(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动力由内燃机提供,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每转一圈,对外做功一次
B.汽车的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安全带可以减小突然加速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16.(2024·湖南·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搭载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如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越大
B.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热机效率是100%
C.火箭“体内”的液氢燃料温度低至-253℃,内能为零
D.火箭搭载着飞船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17.(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薰炉,点燃炉内蜡烛加热香薰液,一会儿,房间内充满了香气,对这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香薰液通过做功增加内能
C.香薰液吸热升华变成香气 D.香气弥漫是扩散现象
二、填空题
18.(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是燃气灶烧水的情境和该燃气灶灶头的示意图。
(1)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会向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表明 (选填“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原因是: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 (选填“大”“小”),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3)壶中装有密度为、质量为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根据,若天然气的热值,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J,其中的热量被水吸收,已知水未沸腾,比热容为4.2×103J/(kg·℃),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
19.(2024·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冬季夜晚,池塘里有60m3的水凝固成冰,则这些冰的质量为 kg,此过程中是通过 方式来减少内能的。(ρ水=1.0×103kg/m3)
20.(2024·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完全燃烧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液体吸收,使其温度升高5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q天然气=3.0×107J/m3)
21.(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感冒发烧时可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内能。一台某型号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该汽油机工作时每秒对外做功 次。
22.(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我市积极探索建立绿色能源体系,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铺设光伏发电板,将 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充足时,利用富余的电能驱动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工作,将空气压缩后储存起来:电能不足时,再利用压缩空气发电,充分发挥新能源的利用价值。
三、实验题
2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小姜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不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4)如图2所示,小姜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按照图中 (选填“A”、“B”或“C”)方法读数是正确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3所示为 ℃;
(5)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 10
水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 70
煤油温度/℃ 10 18 26 34 42 …… 90
四、综合题
24.(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某款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3000W,额定容量为60L,图甲是其电路原理图。插上插头,电热水器储满水后,闭合开关S,温控器开关K接触点1,对水进行加热,当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K跳转接触点2,保温指示灯L亮起,停止加热;当水温下降,低于设定温度时,K再次接触点1进行加热。、、为加热电阻,其中。该电热水器的加热模式有四个挡位,选择“一挡”,、均断开。选择“二挡”,闭合、断开;选择“三挡”,断开、闭合,“三挡”加热时的功率是“二挡”加热时功率的1.5倍,选择“四挡”,、均闭合,此时电热水器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温控器开关K的结构如图乙所示,绕O点转动的杠杆OAB和绕点转动的杠杆通过弹簧相连。温包内充满热胀冷缩的感温液体,置于水中,温度与水温一致,水温升高,感温液体膨胀使膜盒顶端在A位置推杠杆OAB,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动触点C与触点2相接,电热水器停止加热。调温旋钮为凹轮结构,绕固定轴M转动,顺时针转动调温旋钮,ME距离减小。[,]
(1)该电热水器储满60L水后,若选择“四挡”加热,加热效率为84%,将水从30℃加热到45℃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2)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该电热水器在“一挡”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A(保留1位小数)。
(3)为提高所设定的加热温度,应如何旋转调温旋钮?请写出做法并说明理由。
25.(2024·广东·中考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载人飞艇
2024年3月3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成功完成首飞。某飞艇如图甲所示,其气囊体积巨大,采用轻质材料制作。飞艇升空靠浮力来实现,水平飞行靠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输出的能量用于做推动功和辅助功:推动功指克服空气阻力推动飞艇水平飞行做的功;辅助功指发动机驱动飞艇上发电机工作所做的功,辅助功的功率恒定。
当飞艇低速水平直线飞行时,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飞艇部分参数见表。忽略气囊厚度及气囊外其他部分受到的浮力。
空载质量(不含氦气) 3750kg 气囊总容积
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辅助功的功率
发动机效率 36% 最大速度 70km/h
(1)气囊采用轻质材料制作是为了减小 ;
(2)飞艇的发电机利用 的原理发电;
(3)将气囊充满氦气,此时飞艇受到的浮力为 N,飞艇最多可载 位乘客升空;(每位乘客质量,,,)
(4)飞艇先后以3m/s和6m/s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相同的时间,推动功分别为和,则 ;
(5)飞艇低速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若消耗10kg燃油,可飞行的最大距离为 km。(燃油热值)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分子间还存在斥力,故A错误;
B.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故B正确;
C.凉面是看得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所以凉面条之间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和原子组成,吃一口凉面,有大量的分子进入口中,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彼此进入对方,从而使总体积减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在运动,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描叙为含有热量,刚出锅的槐花麦饭很烫,是因为麦饭的温度高,故A错误;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槐树叶看上去呈绿色,是因为叶子反射了绿光,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槐树的位置没有变化,槐树是静止的,以行驶的车位参照物,槐树向后运动,故C错误;
D.槐花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是因为香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冷冻饺子升温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B错误;
C.煮熟的饺子香气四溢,是香味分子进入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
D.煮熟的饺子冷却,向外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热值只与物质种类有关,汽油燃烧时它的热值不变,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的多少,故B错误;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汽车尾气的汽油味越浓说明汽油燃烧越不充分,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电烤炉取暖,电烤炉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内能转移到人体,故A错误;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中医提倡的热水泡脚,脚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因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部的内能,故C正确;
D.用嘴对着手哈气取暖,手从哈气中吸收热量,因此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煮”的篆体写法如图。表示用火烧煮食物,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A.热水暖手,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相同,故A符合题意;
BCD.钻木取火、搓手取暖、擦燃火柴,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与“煮”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不相同,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因此是晶体,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第10min开始熔化,第25min熔化结束,因此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因此其熔化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前后,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熔化后温度升高的较小,由可知,熔化后比热容较大,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图中改变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度,改变电阻,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两个相同试管中的水和铁砂,加热时间相同,则水和铁砂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计示数大小判断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改变拉力的方向,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D
【详解】A.因为排骨在冷冻室的低温环境下,其表面温度极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这样低温的排骨表面时,会发生凝华现象,即由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气”是由于煮沸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后迅速冷却并凝结成的小水滴,因此“白气”是液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排骨汤含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与等条件的其他物质相比,当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故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A.由于实验中用稳定的热源加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可知,在0~t1时间段,该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物质的比热容为c,所以物体单位时间吸收热量
故在0~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物体在t2~t4时间段,处于液态,由于液态时的比热容是该物质的性质,所以在t2~t4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故B错误;
C.该物质冷却过程中单位时间放出热量不等于该物体升温过程中单位时间吸收热量,由于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所以在t4~t5时间段,该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在t1~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所以该物体放出的热量
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t5~t6时间段,处于固态,该物质在0~t1时间段,也处于固态,由于固态时的比热容是该物质的性质,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在t5~t6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0~t1时间段的比热容,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由于摩擦等因素的存在,汽油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
B.汽油机燃烧汽油时排放的尾气含有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
C.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包含四个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1次,故C错误;
D.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BD.喷气式发动机、柴油机、长征系列火箭在工作中,都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属于热机,故ABD不符合题意;
C.纯电动汽车利用的是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详解】A.汽车的动力由内燃机提供,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对外做功1次,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飞轮每转2圈,故A错误;
B.汽车的轮胎刻有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故B正确;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突然减速时,人因为惯性会具有向前的运动趋势,因此汽车的安全带可以减小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D错误。
故选B。
16.D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烧情况无关,所以火箭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不变,故A错误;
B.火箭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其热机效率并不能达到100%。这是因为火箭发动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能量损失。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所以火箭“体内”的液氢燃料温度低至-253℃,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火箭搭载着飞船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香蕉液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B错误;
C.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香蕉液吸热汽化变为香气,故C错误;
D.香气弥漫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8.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大 小于 20
【详解】(1)[1]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臭味分子通过空气传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臭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2][3]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是因为天然气喷入后,进口处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外泄。
(3)[4]根据可得,壶中水的体积为
[5]根据,若天然气的热值,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6]根据可得,水的温度升高了
19. 热传递
【详解】[1]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则这些冰的质量
则这些冰的质量为。
[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出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来减少内能的。
20. 3.0×106 3×103
【详解】[1]完全燃烧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放=Vq天然气=0.1m3×3.0×107J/m3=3.0×106J
[2]液体吸收的热量
Q吸= Q放η=3.0×106J×20%=6×105J
该液体的比热容
21. 热传递 15
【详解】[1]用冷手巾给头部降温时,头部吸收了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
[2]该汽油机飞轮的速度
飞轮每转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所以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15次。
22. 光/太阳 电动机
【详解】[1]光伏发电板接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压缩空气时需要对空气做功,而压缩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电能充足时,利用富余的电能驱动电动机工作。
23. 停表 加热时间 质量 升高的温度 B 66 水
【详解】(1)[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因此缺少的实验器材是秒表。
(2)[2]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3][4]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可知,实验中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即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4)[5]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6]由图3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是零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66℃。
(5)[7]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高的温度较低,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24.(1)1500s;(2)96.8Ω,1.2A;(3)见详解
【详解】解:(1)60L水的质量
将水从30℃加热到45℃水吸收的热量
加热器消耗电能
选择“四挡”,、均闭合,此时电热水器在额定功率下工作,需要的时间
(2)选择“二挡”,闭合、断开,此时单独接入电路,电路功率
选择“三挡”,断开、闭合,此时单独接入电路,电路功率
“三挡”加热时的功率是“二挡”加热时功率的1.5倍,则
则,选择“四挡”,、均闭合,此时、、并联,电路功率
解得,则电阻的阻值
选择“一挡”,、均断开,三个电阻串联,电热水器在“一挡”工作时的电流
(3)温包内充满热胀冷缩的感温液体,置于水中,温度与水温一致,水温升高,感温液体膨胀使膜盒顶端在A位置推杠杆OAB,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动触点C与触点2相接,电热水器停止加热。为提高所设定的加热温度,感温液体膨胀对杠杆OAB的推力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应使弹簧对B点的拉力变大,因为顺时针转动调温旋钮,ME距离减小,则应逆时针转动调温旋钮,使ME距离变大,增大弹簧伸长量,使弹簧对B点的拉力变大。
答:(1)将水从30℃加热到45℃需要的时间为1500s;
(2)则电阻的阻值为96.8Ω,该电热水器在“一挡”工作时的电流为1.2A;
(3)应逆时针转动调温旋钮。
25. 质量 电磁感应 5.04×104 7 1∶4 16.2
【详解】(1)[1]气囊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因为轻质材料密度小,根据可知,体积一定时是为了减小飞艇的质量,从而减小重力。
(2)[2]飞艇的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3]飞艇受到的浮力
[4]飞艇最多可载乘客升空时,飞艇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即
G=F浮 =5.04×104N
则飞艇的总质量
气囊总容积4200m3,氦气的质量是
飞艇最多可载乘客的质量
m人 =m m飞艇 m氦气=5.04×103kg 3750kg 840kg=450kg
飞艇最多可载乘客的位数
(位)
取整数,即飞艇最多可载7位乘客升空。
(4)[5]由图乙可知,飞艇先后以3m/s和6m/s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1.5×103N、3×103N,因
W=Fs=fvt
所以,推动功之比
故。
(5)[6]燃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由 可得,发动机做的功
由图乙可知,f=500v。由
W=W推+W辅
可得
1.62×108J=500vs+5×104W×t
由可得


时,v=10m/s。此时①式中的分母有最小值,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