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学习目标
1、掌握种群密度及怎样估算种群密度
2、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目录
1、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 群 密 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单位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 度的调 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适合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精确度高
① 黑光灯诱捕法:适合有趋光性的昆虫
(2)估算法② 样方法 适合植物,以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蒲公英 昆虫卵 跳 蚜虫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③ 标记重捕法 适合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1)适用范围:大多数植物、某些昆虫卵及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例如蚜虫、跳 等。
样方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在总体
中取5个样方,如图所示。一般来说 样方形状以正方形为宜。这种方法适 用于调查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先将调查 总体均分成若干份,由抽样比例决定 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 或间隔抽取样方。
样方法
(2)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样方法
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②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的面积也应不同。 一般乔木为100m , 灌 木为16m ,草本植物为1m 。
③计数时若有正好位于样方边界上的个体,只计样方相邻两条边及 顶角上的个体(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同种生物个体,无 论大小都要计数。
样方内+ 相邻两边及夹角(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此样方中有9株蒲公英
蒲公英
一其他植物
计 数
探究 · 实或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 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易于辨别个体数目。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一般 呈条形或披针形,叶脉一般是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一般是网状脉。
探究 · 实或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确定调查对象—→观察该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草本植物,记录下这些 植物的名称。确定本小组要调查的种群。
→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 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 体数较少或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取样
(确定样方)
探究· 实成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确定调查对象 —→观察该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草本植物,记录下这些 植物的名称。确定本小组要调查的种群。
(确定样方) ,以 。大如。果该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
计算 计算种群密度
扩
宜
适当
形为
可
方
积
正
样方面
1m 的
种群个体数较少
样方的大小一般
取样
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
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A (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菜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随机取样
B.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C. 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 记( M 个)后再
放 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 n 个) 中标记个体数( m 个)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_ 重捕个体中带标记数(m)
个体总数(N)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适用范围: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标记重捕法
标记重捕法注意事项:
①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标记 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
③标记物不易脱落;
④标记个体需与未标记个体混合均 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 概率相等;
⑤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 出、 出生 、死亡等变化因素
标记重捕法误差分析:
①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被调查者捕捉,则估算值偏_大;
②若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估算值偏大;
③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大;
④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 则估算值偏 小;
⑤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调查者发现并重捕, 则估算值偏_ 小......
初次捕获并标记数(M) _ 重捕个体中带标记数(m) 个体总数(N)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种群密度反应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应种群数量的变 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的数量的消长,还需 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其它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截至2015年年末,我 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
2015年死亡人口为975万。
例如,截至2015年年末,我 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
2015年出生1655万人。
1655万÷13.7亿≈12%
975万÷13.7亿≈7%
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
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不变
出生率<死亡率
降低
● 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
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之一
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及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 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和迁出率
● 概念: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 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 迁出率 → 种群密度 增加
迁入率< 迁出率 → 种群密度 减 少
迁入率= 迁出率 → 种群密度 相对稳定 0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雄性个 体 ,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
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 密度明显降低。
1、 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与实践的联系: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
性别比例
3、意 义 :
2 、 类 型 :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 幼年个体多, 各年龄期个体数
幼年个体少,
特征 老年个体少 比例相当
老年个体多
发展 出生率_ ≥死亡率, 出生率三死 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趋势 种群密度增大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_减小
图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3 、 意 义 :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所占比例。
年龄结构
【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示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
D 衰退型 E 增长型 F 稳定型
幼年 网成年 老年
0
D
比例
年龄 0
*比例
年龄
年龄
比例
E
F
0
小结:
(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预测
性别比例 改 变 出生率 决定 →种群密度
—
改变 决定
变化趋势
样方法
调查方法
预测变
化方向 间 接 影 响
死亡率
出生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迁入率
迁出率
标记重捕法
种群密度
直接 决定
直接 决定
影响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