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总理,你在哪里—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一、作者介绍
柯岩(1929.7.14—2011.12.11),女,满族,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已出书50多部。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 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 。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字音释义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沉甸甸( diàn ) 谷穗( suì )
篝火( gōu ) 伐木( fá )
辽阔( kuò ) 足迹 ( jì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轰鸣: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大声音。
沉甸甸:形容沉重。
松涛:指风吹松林,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
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知识小练】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B.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C.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D.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2.诗人多次重复“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作用是( )
A.表现周总理生前没有一刻停息。
B.表明周总理生前常抽空视察祖国的山山水水。
C.加强语气,反映人民想念总理太切,四处寻找总理的足迹。
D.加强了语气的亲切感,巧妙暗示周总理“虽死犹生”,寄寓了人民的无限哀思。
3.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颂扬了周总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精神。
B.“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颂扬了周总理热爱劳动、以苦为乐的高尚品质。
C.“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颂扬了周总理深入群众、对人民群众和蔼可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革命精神。
D.“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颂扬了周总理深切关怀海防战士的温暖人格。
4.这首诗的体裁是( )
A.抒情诗
B.说理诗
C.既是叙事诗也是新诗
D.既是抒情诗也是自由诗
5.破折号是一种标点符号,它的作用是:对前文的注释、说明;表示声音的延长或中断;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的转换等。写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1)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______________)
(2)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正确的划分为: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2.答案:D
解析:这首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气势,也寄托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是山谷、大地、松涛、海浪的亲切回答,以雄壮的事物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在,虽死犹生。故D项更贴切。
3.答案:B
解析:应为“颂扬了周总理以普通劳动者自居、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
4.答案:D
5.答案:(1)对前文的注释、说明
(2)表示声音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