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6 16: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有可能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词语释义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娉婷( pīnɡ ) 鲜妍( yán )
冠冕( ɡuān miǎn ) 呢喃( ní nán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娉婷: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
鲜妍:光彩美艳的样子。
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光彩。
呢喃: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
【知识小练】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标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诗中,用“鲜妍、鹅黄、绿、白莲”等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给我们一种温润的美感。
B.诗中“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云烟”是直接对状态的描写,写出了四月天里天空若隐若现、渺渺茫茫的情状。
C.诗歌第一句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后又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有重复之感。
D.诗人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里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用错落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春水涟漪荡漾起伏。
3.下列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不是以诉说为主,而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
B.诗中“夜夜的月圆”和“水光浮动”两句,烘托出那种微醺的温暖的感觉。
C.四月的春天终将离去,黄昏后星子的“闪”让诗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
D.这首诗的诗眼是“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4.下列不符合本课所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采用多个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越加衬出诗中的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
B.本诗遵循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四月的春天终将离去,黄昏后星子的“闪”让诗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
D.在诗人林徽因的笔下,人间的四月天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的色彩。
6.下列对课文鉴赏及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林徽因,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此诗的句式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词语的选取都非常考究,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使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节奏有误,应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节奏和重音有误,应为“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C.节奏和重音均有误,应为“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2.答案:C
解析:诗歌的最后一句与诗歌的开篇遥相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流转,并不是只有简单的重复之感。
3.答案:B
解析:A.这首诗以诉说为主,而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C.诗中有的只是诗人的喜悦和诗人对生命的赞美,没有惆怅。D.“梁间呢喃”是诗眼,因为“燕”是与爱相关的意象,而爱是全诗的主题。
4.答案:B
解析:B项并未描绘早春景色,其他三项和课文一样都描绘了早春景色。
5.答案:C
解析:诗中有的只是诗人的喜悦,诗人对生命的赞美。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仔细辨析即可。本诗的选词比较柔和、中性,“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的说法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