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2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其他作品《海上劳工》《笑面人》等。
写作背景
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劫掠和焚烧。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法军上尉巴特勒给大文豪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写下了这封书信。
文体知识——反语
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叫反语或正话反说。
反语一般有两类:
①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
②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还有用反语表示亲昵色彩,一般是用消极性词语来表现美好的感情。如,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知识小练】
1.下列对本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开篇交代写作缘由;之后盛赞圆明园,然后运用反语对“两个强盗”进行讽刺,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B.雨果坚持正义、立场公正、爱憎分明、珍惜人类文明成果的精神品质令人感动和敬佩。
C.全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英法联军的谴责之意。
D.文章用铺陈、类比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圆明园这个“世界奇迹”,以热烈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笔法,展现出浪漫主义作家行文的风格。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记叙)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议论)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议论)
D.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议论)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4.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即本课所学)。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儿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交代了写信的缘由,然后谴责了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圆明园的野蛮行径,最后热情赞颂了代表东方艺术和亚洲文明的圆明园。
B.本文结尾“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照应了开头“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实现了首尾呼应。
C.这是一封义正词严、感情强烈的回信,从中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有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D.本文运用感情激越、对比鲜明的语句给读者以强大的阅读冲击力,赞美圆明园极尽渲染之能事,谴责英法强盗则用入木三分的讽刺语言。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全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的同情,不是“热爱和赞美之情”。
2.答案:B
解析:本项是说明。
3.答案:D
4.答案:B
解析:B项,“奴颜媚骨”形容卑躬屈膝谄媚讨好的样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5.答案:A
解析:热情赞颂圆明园应在谴责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