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醉翁亭记—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高若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另外他还和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佳木秀而繁阴。(“阴”通“荫”,覆盖)
2.一词多义
(1)归:
①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②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③暮而归(回来)
(2)谓:
①太守谓谁(为,是)
②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②临溪而渔(靠近)
(4)秀: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①山水之乐(乐趣)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6)而
①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③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3.古今异义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4.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太守宴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2)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知识小练】
1.下列句子,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判断句) 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倒装句)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 D.醒能述以文者。(判断句)
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朝而往,暮而归
A.杂然而前陈者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而不知人之乐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C.蔚然而深秀/佳木秀而繁阴
D.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对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词类活用现象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B.名之者谁(名:名词用作动词,起名,命名)
C.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前)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欧阳修用“环滁皆山也”描写滁州城的地理特征,对于这5个字,有下面几种议论,选出不确切的一项( )
A.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B.这5个字省却许多文字,而意未尝不尽。
C.这5个字虽简洁,但意犹未尽。
D.这5个字言简意赅,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城的地理特征。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热闹。
D.本文语言极具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7.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的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D是倒装句,也是省略句。倒装句指介词宾语后置,应为:醒能以文述者。省略句指“述”后省略宾语“之”。
2.答案:A
解析:例句与A项均表修饰。B.表顺承。C.表转折。D.表递进。
3.答案:D
解析:A.乐:名词,乐趣/意动用法,以……为乐。B.宴:动词,举行宴会/名词,宴会。C.秀:形容词,秀丽/形容词,茂盛。D.去:离开。
4.答案:C
解析: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答案:B
解析:B项“意未尝不尽”的说法有误,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应该是“意犹未尽”。
6.答案:C
解析:C项,应是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7.答案:A
解析: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8.答案:B
解析: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