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28 13: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IRE 46.9 Levels of life ina tropical rainforest.
问题探讨
1、绒毛皂荚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野生绒毛皂英喜欢海拔较高且湿润近水的沟谷 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
2、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其他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外来入侵物种,根部分泌 的物质能导致周围其他植物出现枯黄及枯死现象
一、非生物因素
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 度(平均值,单位:株/m ) 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阴 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加拿大一枝黄花
刺儿菜
一年蓬
讨论
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阳光
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
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是为什么
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
3.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 响 试分别举例说明。
除光照外,还受温度、水、风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
1.阳光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林冠层郁闭度低
林下光照强度高
林下植物种群密度高
林冠层郁闭度高
林下光照强度低
林下植物种群密度低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 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是受气 温降低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
2.温度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
为新的植株,主要是受气温 升高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
3. 水 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影响渗透压
蝗虫将卵产在土壤 中,含水量10%~ 20%时最适合它们产 卵和孵化。
干旱缺水使许多动植 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
气候干旱可使东亚飞 蝗种群爆发式增长
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 ,日照延 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
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
4.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应用示例]
1、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并非所有的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都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少
B.春夏季节,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较多,导致了动植物种 群数量普遍迅速增长
C.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种群的数量变化往往不同
D.干旱缺水会导致所有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
二 、生物因素
资料1.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 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以一种杆菌为饲料, 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结果发现:
双小核草履虫
150
大草履虫
50
8 12 1620 24
200
150
100
50 双小核草履虫
0 4 8 12 162024
200
150
100
50
0 4
时间/d 时间/d
时间/d
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 单独培养大草履虫
混合培养
种群数量/个
种群数量/个
种群数量/个
大草履虫
8 12 16 20 24
0 4
200
100
(1)单独培养时,为什么两种草履虫的数量不能无限增长
(2)混合培养的实验初期,为什么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增加
(3)混合培养时,两种草履虫是什么关系
(4)实验后期,为什么大草履虫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全部消失

双小核草履虫
大草履虫
50
1620 24
时间/d
混合培养
时间/d 时间/d
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 单独培养大草履虫
二、生物因素
群200 数150 量100
种群数量 个
讨论:
数 量
/

种群
/ 个
0
二 、生物因素
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 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结果如
1.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
两者为捕食关系 雪兔 猞猁 雪兔 → 猞猁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1845185518651875188518951905191519251935
年份
① 其他捕食者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② 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
③ 作为食物的植物
④ 非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2.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
二 、生物因素
------ 雪兔 —— 猞猁
种群数量/千只
二、生物因素
1.种群内部生物因素
随着种群的增长, 种内竞争 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 长受到限制,这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 素的影响。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1)捕食关系: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 种生物的 捕食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 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 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的现象。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2)种间竞争关系:森林中不同植物 竞争 阳光和养分,草原 上非洲狮与猎豹 竞争 猎物,这也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3)寄生关系:作为宿主的动物被寄生虫寄生,细菌或病毒引 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等特征,进而 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菟丝子寄生在大豆 螨虫 新型冠状病毒
[应用示例]
2、一 些种群在特定情况下的种群密度很小,以下不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是( C )
A.长势差的松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很小
B. 家里养猫的农户院子里老鼠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
C.冬季苍蝇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
D.双小核草履虫较多的池塘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很小
三、种群研究的应用
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 合理 利用和保护 、有害生物的 防治 等方面都有 重要意义。
1.濒危生物的保护
(1)衡山绒毛皂荚的保护策略
(2)东北豹的保护策略(教材P2)
预测
种群数量变化 趋势
调查
种群数量特征 影响因素
采取
保护措施
了解
生存状态
2.有害生物的防治
场景1 当鼠害发生时怎样做才能最有效的灭鼠
①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
时 ,K 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 值会上升。 增大环境阻力→ 降低K值→ 防治老鼠
如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②种群数量在K/2水平上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防止老鼠种群数量达到K/2处
如果是害虫该如
何防治
防治对象:狠治二化螟,兼治稻蓟马
防治时间:5月10-16日,根据移裁先后 顺序普治早稻、早插中稻、中稻秧田。
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选用20%四虫酷胺 与乙酷甲胺磷可溶粒剂混用或氯虫苯甲酷 胺与高含量阿维菌素混用。防治稻葡马、 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选用此虫或毗 蚜酮等药剂。预防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 哗或稻癌灵或吡畔酵菌酷等药剂。
据各县市植保站3月下旬调查,二化螟冬后全市加平畜活虫4951条,具备大发生基数。4月下旬各县市植 保站系统调查,越冬代二化螟羽化高峰在4月25-30日,预计卵孵高峰将出现在5月10-16日。二化钢已在秧 田和早稻田产卵,街南县4月29-30日调查,秧田亩平级量1050头,亩平卵量990块,祁东县5月1-4日调 查,早稻大田亩平绩量30只,亩平卵量20块。
今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行党政同责。我市二化螺食源丰富,且早稻感稻信病品种有一定种植 面积,要高度警惕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打好早稻病虫防控第一战,可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因此,各 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充分利用电视预报、网络,微信、短信等多种 方式及时发布防治信息,分类指导种粮大户、水稻种植合作社及广大农户做好防治工作。
防治对象:报治二化蝶,兼治稻蓟马,预防稻值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衡阳市病虫情报2022年第7期:狠... …
机构 简 介 早 通知公告 作动春
意>重储国市州
病 虫 情 报
第 7 期
衡阳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22年05月06日
防治药剂:防治二化级可选用20%四峰虫酰胺与乙酰甲胺确可溶粒剂混用或氯虫苯甲酰胺与高含量阿
维菌素混用。防治稻蓟马,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选用此虫啉或此蚜酮等药剂。预防稻瘟病可选用 75%三环理或稻瘤员或此理酸菌酯等药剂。
狠治一代二化螟,预防叶稻瘟和南方水稻 黑条矮缩病,确保全年粮食安全
防治时间:5月10-16日,根据移栽先后服序普治早稻,早插中稻,中稻秧田。力争一次用药过关,药 后7天检查防治效果,对田间枯鞘较多田块进行第二次施药。
3.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场景2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 为什么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
持在K/2水平,因为在这个水 平上种群增长率最大
3.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渔网的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产量。这是为什么 请 从种群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释。
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 种群出生率,造成来年鱼的产量。
网 目
大小
25年份
鱼塘密度/尾
[应用示例]
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 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多数是“S”形增长,极少数是“J”形 增长,没有第三种
B.通过治理环境,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是防治有害动物的最持 久有效且不产生污染的措施
C.保护濒危动物时,可以通过捕杀捕食者来增加被保护动物的K值
D.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都呈 “S” 形增长,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敌
合理利用和保护濒
危物种
指导渔业捕捞
防治有害生物
据此采取措施
种 群 数 量 的 变 化
影响 预测 决 定
调查统计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四、小结
巩固练习
1.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①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 (×)
②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2.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 下图所示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猎物种群和捕食者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化
①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 (D)
A.与种内竞争无关
B. 二者总是此消彼长
C. 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
D.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巩固练习
②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 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C)
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
B. 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
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 种群增长
猎物种群和捕食者种群数量随时 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