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一部分人怀疑,13世纪的《马可 波罗行纪》的作者没有到过中国,是摭拾西域商人旧闻而作,因为对中国的万里长城视若无睹。也有辩护者称长城当时已甚颓败,并不雄伟,作者不加记载也属正常。据此推知( )
A.西方文献没有长城轶事的介绍
B.中国衰落作者不愿称道长城
C.西方人缺乏探索外部世界兴趣
D.《行纪》反映了中外交流事实
2.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
3.以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为依据的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黄河流域政治稳固
B.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
C.农耕文明传承发展
D.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
4.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中认为:信息高速公路使全球结成一体,便利了文化交流,但加速了文化融合,使文化生态面临失衡的危险。以下符合作者主旨思想的表达是( )
A.社会信息化会冲击世界文化多样性
B.文化交流融合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
C.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文化过度交流摧毁了传统文化生态
5.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
A.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D.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
6.如表为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间 科目 1850﹣1899 1902﹣1904
总数 英美 日本 总数 英美 日本
史地、社会科学 103 63 22 264 34 173
自然、应用科学 399 278 61 168 25 97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英美
B.中国对西学认识的逐渐深入
C.知识界否定了西方自然科学
D.甲午战后西学传播范围扩大
7.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①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史
②“西学东渐”史
③大众报业发展史
④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由此可知( )
A.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B.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
D.宋代文献最早记载火药
9.“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10.宗教改革时期的漫画是宗教改革家宣传其主张的主要工具,当时一次可以印数万张,每张的价格低至几芬尼(相当于一对香肠或者几瓶脱麦芽酒的价格),这些漫画引发民众(对天主教会)广泛的议论。这说明( )
A.宗教宣传局限于大众聚集地
B.宗教改革主要面向社会的基层
C.价格革命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D.印刷术的发展推进了宗教改革
11.明清之际曾称耶稣会士传播的西学为“利氏学”,“利”即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史载他先着僧服,后改穿儒服,起中国名字,并试图融入中国社会:“如果你们皇上能看见我现在这样子该多好,我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中国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三教合一的文化趋势
B.深刻学习中国的儒学文化
C.打开在中国传教的突破口
D.向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12.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一部分人怀疑,13世纪的《马可 波罗行纪》的作者没有到过中国,是摭拾西域商人旧闻而作,因为对中国的万里长城视若无睹。也有辩护者称长城当时已甚颓败,并不雄伟,作者不加记载也属正常。据此推知( )
A.西方文献没有长城轶事的介绍
B.中国衰落作者不愿称道长城
C.西方人缺乏探索外部世界兴趣
D.《行纪》反映了中外交流事实
【答案】D
2.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
【答案】D
3.以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为依据的二十四节气,最迟至战国晚期形成,之后逐步为各地、各民族采用和共享。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黄河流域政治稳固
B.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趋于平衡
C.农耕文明传承发展
D.中原文化受周边地区的影响
【答案】C
4.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中认为:信息高速公路使全球结成一体,便利了文化交流,但加速了文化融合,使文化生态面临失衡的危险。以下符合作者主旨思想的表达是( )
A.社会信息化会冲击世界文化多样性
B.文化交流融合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
C.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文化过度交流摧毁了传统文化生态
【答案】A
5.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
A.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D.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
【答案】C
6.如表为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间 科目 1850﹣1899 1902﹣1904
总数 英美 日本 总数 英美 日本
史地、社会科学 103 63 22 264 34 173
自然、应用科学 399 278 61 168 25 97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英美
B.中国对西学认识的逐渐深入
C.知识界否定了西方自然科学
D.甲午战后西学传播范围扩大
【答案】B
7.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①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史
②“西学东渐”史
③大众报业发展史
④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8.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由此可知( )
A.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B.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
D.宋代文献最早记载火药
【答案】A
9.“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答案】C
10.宗教改革时期的漫画是宗教改革家宣传其主张的主要工具,当时一次可以印数万张,每张的价格低至几芬尼(相当于一对香肠或者几瓶脱麦芽酒的价格),这些漫画引发民众(对天主教会)广泛的议论。这说明( )
A.宗教宣传局限于大众聚集地
B.宗教改革主要面向社会的基层
C.价格革命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D.印刷术的发展推进了宗教改革
【答案】D
11.明清之际曾称耶稣会士传播的西学为“利氏学”,“利”即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史载他先着僧服,后改穿儒服,起中国名字,并试图融入中国社会:“如果你们皇上能看见我现在这样子该多好,我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中国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三教合一的文化趋势
B.深刻学习中国的儒学文化
C.打开在中国传教的突破口
D.向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答案】C
12.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
(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任三点)
(3)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任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