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同步侧(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同步侧(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6: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一、选择题
1.有了文字这个载体,古埃及文明就像插上了翅膀,它不再局限于在尼罗河地区的影响,开始向近东地区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传播。据此可知古埃及文明得以迅速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不断地海外移民 B.商业交往的活跃
C.莎草纸的生产多 D.传播媒介的出现
2.如图为大约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一位祭司的墓室壁画,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据此可知,当时的埃及(  )
A.已使用牛耕技术
B.盛行庄园制经济
C.墓室文化带有生活化气息
D.宗教信仰起源于农业发展
3.如图呈现了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据此图可知(  )
①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②文字的消失最终导致文明的消亡
③农耕文明是文字出现的决定因素
④不同文明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写道:“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这段论述反映了阿拉伯(  )
A.完全继承诸多古代文化
B.是中国文化西传的中转站
C.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
D.形成独有文化特色的原因
5.“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 昭公兰年)载:“四升为豆。”结合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
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社会生活(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8.英国学者马丁 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此观点最能说明世界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是(  )
A.孤立分散 B.多元一体 C.交流互鉴 D.一脉相承
9.《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粗糙体制”与“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10.下列不属于《汉谟拉比法典》特点的是(  )
A.同态复仇 B.保护私有财产
C.人生而平等 D.君权神授
11.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12.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建于古王国时期,建造金字塔花费了大量劳力,表现了惊人的技能。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底边长230米。它所用石料之多,也是空前绝后的,据估计,此塔共用230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5吨,与建塔有关的土建工程无法估算。下列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民主政治是金字塔建立的政治前提
B.金字塔是古埃及封建文明的代表
C.古埃及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D.古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的水平,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综合题
13.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区的文明多元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阿拉伯帝国的码头,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在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阿拉伯人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一、选择题
1.有了文字这个载体,古埃及文明就像插上了翅膀,它不再局限于在尼罗河地区的影响,开始向近东地区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传播。据此可知古埃及文明得以迅速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不断地海外移民 B.商业交往的活跃
C.莎草纸的生产多 D.传播媒介的出现
【答案】D
2.如图为大约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一位祭司的墓室壁画,画中描绘了埃及南部的农民犁地并播种的情形。据此可知,当时的埃及(  )
A.已使用牛耕技术
B.盛行庄园制经济
C.墓室文化带有生活化气息
D.宗教信仰起源于农业发展
【答案】C
3.如图呈现了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据此图可知(  )
①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②文字的消失最终导致文明的消亡
③农耕文明是文字出现的决定因素
④不同文明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4.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写道:“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这段论述反映了阿拉伯(  )
A.完全继承诸多古代文化
B.是中国文化西传的中转站
C.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
D.形成独有文化特色的原因
【答案】D
5.“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左传 昭公兰年)载:“四升为豆。”结合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
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右图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6.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社会生活(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A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答案】A
8.英国学者马丁 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此观点最能说明世界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是(  )
A.孤立分散 B.多元一体 C.交流互鉴 D.一脉相承
【答案】C
9.《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粗糙体制”与“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汉谟拉比法典》特点的是(  )
A.同态复仇 B.保护私有财产
C.人生而平等 D.君权神授
【答案】C
11.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答案】D
12.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建于古王国时期,建造金字塔花费了大量劳力,表现了惊人的技能。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底边长230米。它所用石料之多,也是空前绝后的,据估计,此塔共用230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5吨,与建塔有关的土建工程无法估算。下列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民主政治是金字塔建立的政治前提
B.金字塔是古埃及封建文明的代表
C.古埃及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D.古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的水平,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科技支撑
【答案】D
二、综合题
13.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区的文明多元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阿拉伯帝国的码头,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阿拉伯帝国在这一时期社会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阿拉伯人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答案:(1)原因: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繁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主要措施:统治者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不拘一格网罗人才;搜罗典籍,推进翻译运动。特点: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3)作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