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基础夯实】
1.两河流域指的是 与
2.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 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大约在公元前 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 、 、 、
4.古代苏美尔人发明了 文字。
5.文明成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年,并设置闰月来调整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6.这是 王国在公元前18世纪时,第六代国王在位时制定的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分为 、 和 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7.《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把人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比较活跃。
8.《汉谟拉比法典》保护 利益,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
9.《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源远流长。
10.两河流域兴起于约公元前 起,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 统治时期达到强盛;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实战演练】
1.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以下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阿拉伯数字
2.早王朝后期,苏美尔各邦之间的争霸战争更加激烈。经长期混战,两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军事同盟。这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小邦林立、独立自治局面的结束与地域性统一王国的出现。由此可见当时实现统一的方式是( )
A.和平的协商 B.战争 C.贸易往来 D.民族交融
3.“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 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 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4.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下列说法与右图所体现的文明不相符的是( )
A.金字塔是其文明成就之一
B.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C.人类最早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D.《汉谟拉比法典》源于此地
5.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该部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亚非文明的是( )
A.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C.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前处于封建社会
7.识图回答。
材料一:
(1)以上两幅图片所示的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代表性遗迹?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这个文明古国位于哪条大河流域?
(3)大河流域为什么容易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材料二:仔细观察下面图片,请回答:
(4)在这个从伊朗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篆刻着一部法典,该法典的名字是什么?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答案以及解析
【基础夯实】
1.答案: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答案:城市 24
解析:据所学可知,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①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大约在公元前②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答案:楔形文字 阴历 60进制 《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由于这种文字很像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由此可知,题干中①可填写楔形文字,②可填写阴历,③可填写60进制,④可填写《汉谟拉比法典》。
4.答案:楔形文字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所以,苏美尔人发明的是楔形文字。
5.答案:楔形文字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世界最早的文字、学校、史诗、图书馆、法典、数学、天文、地理、建筑等。其中就包括约公元前3200年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
6.答案:古巴比伦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世纪时,第六代国王在位时制定的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7.答案:家庭奴隶制 商品经济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把古巴比伦人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由此可知,题干中①应填写家庭奴隶制,②应填写商品经济。
8.答案:奴隶主阶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时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
9.答案:法制传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由此可知,题干空格处应填写法制传统。
10.答案:3500年 汉谟拉比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由此可知,①应填写3500年,②应填写汉谟拉比。
【实战演练】
1.答案:C
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甲骨文是古中国的商朝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统一的方式。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是“经长期混战”,由此可见实现统一的方式是通过战争。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文明。由材料“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可知,其是指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是发明了楔形文字,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故选D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成就之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文明的发祥地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地区强大的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项正确;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上台后,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经过6年努力,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与题干信息“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不符,排除A项;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与题干信息“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不符,排除B项;为了整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与题干信息“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
7.答案:(1)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尼罗河。
(3)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汉谟拉比法典》;它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两幅图片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2)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
(3)结合所学可知,大河流域产生人类文明的主要原因有: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篆刻的一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