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群落的演替(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29 00: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群落的演替
学习国标
初生波替
1.演替的类型
次生演替
2.演替的原因
初生演替:
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 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 :
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濂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发生 在裸岩 上的演替(自主阅读P79)
地衣阶段
能够分泌有机酸, 加速裸岩风化,从而 获取裸岩中的养分。
土壤颗粒有机物增多
苔藓阶段
优势种:苔 形成原因:
比地衣高,能获
得更多的阳光。
好处:
土层加厚, 有机物增多
草本植物阶段
优势种:草本植物
形成原因:
与苔葬相比,草 本植物能获得更多 的阳光,处于优势 地位。
好处:
土壤有机物越来 越多,通气性越 来越好
灌木阶段
优势种:灌木
形成原园:
比草本植物更 高,能获得更多 的阳光。
好处:
述阴进风的作 用等
优势种:乔木
形成原因: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
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 终占据优劳,成为茂窘的 树林。
好处:
进 一 步改善生物了 生物生存环境
森林阶段
土壤颗粒和有机物增多
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遮荫避风
土壤通气性好
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
乔木
地衣
草木植物、昆虫、
灌木、鸟类
苔藓 ——
地衣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
是指在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
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 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过量 砍伐的森林的演替等。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① 一年生杂草
②多年生杂草
B 小灌木
④灌木丛 ⑤乔水
⑥ 树林
在干早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荒芜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乔木蔚然成林
比较卉耕旅回上的液替与禄名上的被替过程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初生裸地
次生裸地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形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失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回上的演替
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
16
思 考
内蒙古大草原为什么没有演替为树林
顶极群落
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 于最终的平衡状态叫顶极群落。
群落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 它将永远保持保持原状。所以,演替虽然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 过程。
顶级群落主要是有平均温度和年降雨 量所决定。
1.
2.特点:
3.原因: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
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
他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物质
一般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结构
一般生物种群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
来越复杂
趋势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的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即可有 简单到复杂,也可由复杂到简单。
结果
群落演替到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成 熟的群体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思考与讨论
珂尾章
狼定 车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 接荒城”的景象吗
B 5 G
3
提 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 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 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 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 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 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 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 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1)外界环境因素:环境的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了有利的繁殖
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的生存产生了不利影响。
(2)群落的内部因素
a 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b 群落内部的生命活动造成环境变化
c 人类活动的干扰: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 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在没有大规模自然 灾害的发生的条件下,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自然因 素。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 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 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始 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A.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 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2.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的苔藓说明了人类活动
B. 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
C. 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
D. 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 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 内竞争明显
C.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4.在群落演替中,下列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断变化
B.开始时物种数目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 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物种的总量下降
D. 无生命的有机物总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