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我们国父,首创革命,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 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 重新改造中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推求 。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 国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 千秋万世长留。 国父纪念歌(讲课人:莒县二中 徐明华)畅所欲言:一提到孙中山,你知道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吗?Fg sf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的民主追求孙中山◎ 聚焦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经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93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四轮汽车,近代汽车工业兴起。
1900年,全世界石油产量达到2000万吨。政治:19世纪60年代,美国颁布宪法修正案,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1871年,德意志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确立共和政体。请依据材料思考:世界潮流表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分别是什么?工业化民主化◎ 聚焦20世纪初的中国君主专制
民族危机请思考: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怎样的现状?(提示:政治、经济方面)自然经济
占主导落后了!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改良与行医革命紧追潮流材料一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材料二 因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材料三: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结合材料指出三民主义的矛头分别指向?前提补充发展核心暴力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平均地权思考:“三民”主义分别对应怎样的历史潮流?
(富强 OR 民主 OR 独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请结合视频及课本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进步性。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纲领性时代性爱国性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因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推翻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 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兄弟所最信的是核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现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属国家。(请结合材料指出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把满人和汉人区别开不利于民族平等;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没有明确提出反帝!3、评价: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情境:为了解三民主义的社会反响,《民报》特邀社会各界代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假如你是……,你的感受是……
角色:A 革命党人 B 地主
C 农民 D 列强座谈会要求:把握角色,语言简练。“假如你是……,你的感受是……”据三民主义内容及漫画提示分析:军阀角色:A 革命党 B 地主
C 农民 D 列强作为革命党人,我感觉挺满意的,挺高兴的。因为按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将推翻清政府而掌握国家政权,可以更好地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作为地主,我感到很愤怒,也很害怕。因为通过核定地价,我们将丧失很大的权益,而且很担心以后土地还是不是我的固有财产。作为农民,我感到很失望。因为我们本以为革命会实现我们的最大愿望即得到土地,结果三民主义实行核定地价的方法,土地还在地主手中,我们还是老样子。作为列强,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按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会推翻我们在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可能会取得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到时候就不好控制中国了。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孙中山说:“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怎样的进展?1、发动辛亥革命:永驻丰碑——三民主义的实践武昌起义清帝退位诏书大总统誓词推翻了专制建立了共和颁布了宪法窃国大盗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pk2、维护共和的斗争:失败!放弃or继续?1919·五四运动1917·俄国十月革命1921·中共成立新形势: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彼等奋斗之成绩。
材料三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孙中山谈话录据材料,孙中山这时思想有何变化,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以欧美为师依靠苏俄、中共、农工群众以俄为师"出谋划策"国民党“一大”召开新三民主义3、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与时俱进——三民主义的发展扩大民主范围维护农工利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推翻满洲贵族专制统治明确反帝;
民族平等国民革命1、三民主义学说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用的表现是( )
① 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 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 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牛刀小试:牛刀小试:2、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 )
A、明确提出了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B、明确提出了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D、明确提出谋求国民一律平等精神传承——“中山精神”永驻姓名
徐明华
单位
莒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一、教材分析
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理论的一次继承、总结,更是一次升华,对以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
二、学生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对新课程的学习,初步具备了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对史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新旧三民主义理论性相对较高,对学生现有水平来说还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基本内容以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材料解析,使学生学会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对比分析教学,使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解读中培养学生关注民族、关注世界的历史使命感和培养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教学技术:音频,视频。
2、如何使用:课前播放《国父纪念歌》;课中,播放视频;课堂小结环节播放音频。
3、预期效果:课前播放《国父纪念歌》,烘托课堂气氛,并由其歌词导入;课中,播放视频,认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课堂小结环节播放音频,提升对整节课的认识,进行情感方面的升华。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歌曲《国父纪念歌》提出问题导入。
?
学生聆听《国父纪念歌》,并回答问题。
播放音频《国父纪念歌》
讲授
播放视频,突破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学生结合视频及课本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
视频,ppt支持
探究
展示史料,设置情境;用座谈会的形式突破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讨论
ppt多媒体课件
训练
表格法,比较法,突破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点
学生填表
ppt课件
评价
利用图片、文字史料,设置情境,引导学生。
分组讨论,相互补充,评论
ppt多媒体课件
建构
播放音频,展示图片,总结本课。
听音频,观看图片,提升自己对本课知识的体系构建
音频
历史启示和感悟
播放音乐
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本节课导入较为自然,利用音乐的词设问,很好的衔接了学生的初中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重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
2、在对重点三民主义的评价环节,利用文字史料、图片等资料,创设了较为宽松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分析史料,提升认识,并用座谈会,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升对重点知识的认识。
3、小结部分结合背景音乐,用图片加以概括总结,对学生的情感认识有所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