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08: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864 1894 1895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失败
1851 1856
农民阶级:太 平天国运动
失败
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如何挽救中国,路在何方
鸦片战争
开始
1 8401842
1898
资产阶级维新 派:戊戌变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
1860
部编版八上第二单元第6课
wù xū
成戌
变 法
自主学习
1. 维新运动的序幕、发展、高潮、失败标志 2.宣传变法著名的学会和报刊
3.“公车上书”的时间、领导人、内容、结果、意义
4. 百日维新的背景、开始标志、内容、影响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材料一:我还记得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时,和我哥哥痛哭不止。这真是 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 方小国打败了, ……这是多么大耻辱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玄革命前后的回忆》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材料二: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材料三: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 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
《申报》1895年5月10日
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天朝上国的迷梦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
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 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 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
命 ……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变法 拒和
■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光 绪
能人与年气壹高人
迁都、练兵
: f ; 重 中 的 着
属 岸 时 外 道 神
中或文作重
上 書
个 : 中 少 事 事 不 传 通 的

材料:梁启超提出变法之本“在变官制”的政治主张。
这里所谓“变官制”,就是要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
地主阶级洋务派
遍传都下,士气愤涌……都察院,却不收。
——《康南海自编年谱》
■是否意味着公车上书毫无意义
这些时报虽然没有送到光绪皇帝手里,但因为内容 痛切,在北京的一些官员和士大夫辗转传抄,天津、 上海的报纸公开刊载,因此流传颇广,影响颇大。
——李侃《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248页
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概况:
(1)时间: 1895年春
(2)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
(3)上书内容:拒和、迁都、变法
(4)结果:失败
(5)意义: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图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维新人士开始把目光投向宣传思想
(二)发展: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主要报纸
北方最具有 影响的报纸
KWO EN PA0
盗的近读浓单
2 把 不
维新派最重要、影 响最大的报刊
湘學報

知 新 報

◆梁启超:上海《时务报》主笔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国 闻 报 》
◆严复:主持天津《国闻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陈出新,逐层换体。 ——严复《天演论》 “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 之政法也。” ——康有为
◆上述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维新思想与洋务运动相比,在学西方上 有什么不同 变法图强;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
佳亲行

上 沿 中
憎 外
苏 大
雄 小
兵 务 日
改 多
武 主酮 科 变奉 热 法

惟 立

其 之采 翠 西
就 寿

期 致切
至 科 良 裤 門 兵
益 户 乎 强
服 5 冬 以 推




仍若 和
不 有
策 的 物 真
是 不 定 令

記 需 乘 诺 嚎 考 成 行




氧 辛

A

“如果不及时图治,数年 之后,四邻交逼,则不能 立国。所以应该现在尽革 旧俗,制定宪法,走日本 和俄国的改革之路,实行 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太后若仍
不给我事权,
我远退让此位,
不甘做亡国之 君。”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凡所施行之新政,但 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
权势,即不阻止。”
—— -濮兰德、白克好司
《慈禧外纪》
结合材料,慈禧太后对变法是怎样的态度
在不损害利益的前提下支持变法
(三)高潮:百日维新
慈禧 叶赫那拉氏
2、开始标志: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撤销詹事府(主管皇后、
太子家事)、通政司(主管 内外章奏)等六个衙门,各 省也要做相应精减
■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中外时事,均许
据实昌言,不必意存
忌讳”
利于资产
阶级参政
教育
军事
经济
3. 内容:
政治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利于资本 主义发展
利于思想 文化传播
政治
经济
教育
军事
计陆军应练战兵十万人,前后分作两队,军制悉
照德国良法,一统帅主之。……募兵选将,招请洋 军师、教习、购备枪炮军械三事,刻不容缓。兵丁 随招随练,洋军师、教习一时招之不及,可就各军 将领之曾习西法者及本国现有之洋员,暂为选用。
——汉纳根《条陈节略》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利于增强
军事实力
教育
经济
政治
军事
(三)高潮:百日维新
4 .结 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 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宣告失败。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 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谭嗣同殉难图
卖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
之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
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
万人。
——陈變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 人大哗,谣谤起。
旧读书人
材料二:戊戌政变 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
■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是满族诸
史纪事本末》
蒋廷蔽著《中国近代史》
> 请同学们结合“百日维新”内容根据下面四个角色,谈谈你是否支持 变法 为什么
反对变法的较多,变法缺乏基础,变法
很难成功。
政府守旧官员
反对
我被裁官失 业了!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反对
我多少年读书的心
血前功尽弃!
让我自谋生路 可
我什么也不会啊
实业家
支持
八旗兵
反对
我开设工厂获
得了支持!
5、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 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受到其阻挠和破坏。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
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维新派力量单薄,寄希望于袁世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 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材料四。戊成变法的阶级其础是知
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 路不能救中国!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 新派势力弱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6、戊戌变法评价: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
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 家们带来的解放运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 所能剿洗干净地。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 然成风……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1、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启蒙性)
取每 春分 取 贵 問 圆年 者
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
民”“国权” “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 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 的共识。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2、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费册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 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学习侧重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目的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
救亡图存,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代表人物 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
学习对象 学西方
学英国、日本君主立宪制
性质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良运动
领导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评价 ①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抵 制作用 ;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①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 持久的影响;
②采用改良的办法,具有妥协性, 结果失败
对比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课堂小结
宣传变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公车上书 发展
揭开序幕
发生
n
资 资 产本 阶主
鳌初
历 发 史展
f
的 原
因 性 资

Af
n
高潮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结局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失 败
阶根 级本
局限
舞台
1.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 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2.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
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
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
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D. “ 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A.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3.从历史的连续性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长剧中的一 首序曲,具有伟大的、深远的意义。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解释正确的 是( )
它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一场改良运动
B. 它结束的标志为“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C. 它得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上层集团的支持
D. 它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他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愿以自己的流血牺牲来唤醒民族觉醒,他在刑 场上悲愤地朗诵了自己的绝命诗,慷慨就义,他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光绪帝 谭嗣同
5.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 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
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
唤醒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 B. 引起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 冲击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 D. 推动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6.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 了《天演论》。该书宣传“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将进化论的范围 扩展到社会演变。严复旨在( )
A. 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仑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 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 D. 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
7.“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指要建立
( )
A.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 D.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
8.梁启超批评李鸿章“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 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由此
可见,梁启超提倡要( )
A. 发展对外交流 B. 改善人民生活
改革政治制度 D. 引进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