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课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课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7 08: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对此漫画分析有误的是(  )
A.反映了苏德之间的同盟关系
B.反映了波兰迅速灭亡的客观原因
C.体现了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体现了凡尔赛体系的进一步瓦解
2.如图是二战期间苏联的一幅海报,海报展示了手持步枪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士兵形象。该海报的设计意图最有可能是(  )
A.宣传美英苏大国之间的合作
B.号召苏联青年积极参加卫国战争
C.宣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强调美英认可苏联超级大国身份
3.二战时期,英国著名将领、军事专家富勒将军断言:“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因为俄国人的抵抗,尽管他们很顽强,或是气候对德国空军的影响挽救了莫斯科,事实是,德军前线的车辆陷入了泥泞中。”这一军事评述(  )
A.夸大了气候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B.客观上指出了苏军获胜的关键
C.肯定了莫斯科战役的战略价值
D.侧面反映苏德两军的装备差距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推动了新兴国家民族文化复兴
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
5.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三权分立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共进退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6.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某一项措施是“不出意料地以刺激美国经济、照顾美国的国家利益为绝对优先”的做法,进一步确定了各国自扫门前雪的行为模式,使得一场试图摆脱经济危机的国际会议必然走向破产。罗斯福的这一措施(  )
A.有利于降低美国国内物价并刺激生产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
C.为苏俄进行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D.恢复了银行等金融系统信用
7.如图为1938年9月1日英国漫画家莱斯利 伊林沃思 吉尔伯特发表的漫画《仍有希望》。漫画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手握橄榄枝,背上插着天使的翅膀,带着“和平希望”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奔波穿梭。该漫画揭示张伯伦的行为(  )
A.激化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矛盾
B.导致了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D.推动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逐步形成
8.二战中某次国际会议公报说,“关于我们的陆军和空军要从东边、西边、北边和南边向德国心脏发动的新的更加强有力的打击的时间、规模和协作,都已商得完全同意,并已详细拟定计划。”该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9.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社会主义苏联的参加,具有普遍性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10.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的指示表明(  )
A.苏联面临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窘境
B.苏联主张对华进行无私的军事援助
C.中苏协调利于构建同盟并夺取胜利
D.苏联援助使中国束缚住日本的手脚
11.1933年1月,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此后不断突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这些“突破”包括(  )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④出兵吞并奥地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阅读如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
人物 身份 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 兰斯伯里 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 庞森比 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 谢泼德 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 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 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
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
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编自[英]肯·福莱特《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编自[苏]特鲁汉诺夫斯基《丘吉尔的一生》
(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为何均称俄国(苏联)为“魔王”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对此漫画分析有误的是(  )
A.反映了苏德之间的同盟关系
B.反映了波兰迅速灭亡的客观原因
C.体现了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体现了凡尔赛体系的进一步瓦解
【答案】C
2.如图是二战期间苏联的一幅海报,海报展示了手持步枪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士兵形象。该海报的设计意图最有可能是(  )
A.宣传美英苏大国之间的合作
B.号召苏联青年积极参加卫国战争
C.宣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强调美英认可苏联超级大国身份
【答案】A
3.二战时期,英国著名将领、军事专家富勒将军断言:“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因为俄国人的抵抗,尽管他们很顽强,或是气候对德国空军的影响挽救了莫斯科,事实是,德军前线的车辆陷入了泥泞中。”这一军事评述(  )
A.夸大了气候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B.客观上指出了苏军获胜的关键
C.肯定了莫斯科战役的战略价值
D.侧面反映苏德两军的装备差距
【答案】A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C.推动了新兴国家民族文化复兴
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
【答案】B
5.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三权分立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共进退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答案】D
6.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某一项措施是“不出意料地以刺激美国经济、照顾美国的国家利益为绝对优先”的做法,进一步确定了各国自扫门前雪的行为模式,使得一场试图摆脱经济危机的国际会议必然走向破产。罗斯福的这一措施(  )
A.有利于降低美国国内物价并刺激生产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
C.为苏俄进行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D.恢复了银行等金融系统信用
【答案】C
7.如图为1938年9月1日英国漫画家莱斯利 伊林沃思 吉尔伯特发表的漫画《仍有希望》。漫画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手握橄榄枝,背上插着天使的翅膀,带着“和平希望”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奔波穿梭。该漫画揭示张伯伦的行为(  )
A.激化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矛盾
B.导致了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D.推动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逐步形成
【答案】C
8.二战中某次国际会议公报说,“关于我们的陆军和空军要从东边、西边、北边和南边向德国心脏发动的新的更加强有力的打击的时间、规模和协作,都已商得完全同意,并已详细拟定计划。”该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C
9.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社会主义苏联的参加,具有普遍性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答案】C
10.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的指示表明(  )
A.苏联面临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窘境
B.苏联主张对华进行无私的军事援助
C.中苏协调利于构建同盟并夺取胜利
D.苏联援助使中国束缚住日本的手脚
【答案】C
11.1933年1月,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此后不断突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这些“突破”包括(  )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④出兵吞并奥地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12.阅读如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
人物 身份 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 兰斯伯里 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 庞森比 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 谢泼德 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 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 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
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
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答案】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编自[英]肯·福莱特《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编自[苏]特鲁汉诺夫斯基《丘吉尔的一生》
(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为何均称俄国(苏联)为“魔王”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称俄国为“魔王”,是因为俄国对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侵略扩张,是英国的重要对手;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英国社会制度不同。
(2)给苏联提供一些援助;和苏联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雅尔塔等会议,协调反法西斯行动;军事上与苏联配合打败法西斯。
(3)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
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丘吉尔称俄国为“魔王”是由于俄国的侵略扩张,俄国是英国的重要对手;材料二中称苏联为“魔王”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第(2)问,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同“魔王”打交道的表现,应当联系所学,从给苏联提供援助、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事上与苏联配合打败法西斯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