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秦朝:秦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郡管理。
2.汉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出击匈奴:汉初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89年,东汉派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2)西通西域:西汉设置“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
(3)屯戍政策:汉朝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
3.隋朝: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也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和对流求的联系。
4.唐朝:负责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5.两宋: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长期并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没有中断过。
6.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7.明朝:除礼部、鸿胪寺外,设提督四夷馆。
(1)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
(2)互市贸易: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3)机构设置:在东北、西南等边疆地区设置不同形式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8.清朝:设立理藩院
(1)对蒙古:通过满蒙联姻、军事斗争等手段,巩固了北部、西北边疆。
(2)对西藏: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3)对西南地区: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朝: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2.隋唐: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通过海路,日本大量遣唐使来到唐朝,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代: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4.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抵达中国,后来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5.明清: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海禁、闭关自守。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王权国家: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3.民族语言:英国和法国先后将英语和法语定为官方语言,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4.法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建立
(1)奠定基础: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确立原则: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3)外交制度: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4)维也纳体系: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
2.对近代国家关系规则的评价
(1)积极: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局限: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成立国际联盟,签署《非战公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1945年,《联合国宪章》签署。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类国际组织数量的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一、民族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法律依据: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2)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两个共同”和“五个认同”。
(2)中共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二、当代中国的外交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外交活动:1954年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2.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21世纪初的外交: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3.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外交布局: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外交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3)国与国交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4)全球治理: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探索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知识拓展】
一、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1.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古时期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受到封建领主贵族的阻挠,城市市民支持王权打击地方贵族,利用王权保护城市的自主权,王权逐渐成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这是民族国家兴起的第一推动力。
2.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建立商品流通的交通网络,需要保护资产阶级的海外活动,这都需要建立强大的、统一的国家机器,这是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根源。
3.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后,基督教会在很多国家的统治土崩瓦解,“民族”的宗教、语言、心理诞生,新教成为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宗教因素。
4.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越了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民族国家在欧洲更加普遍。
二、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1.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3.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二、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17世纪 欧洲民族国家出现。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统一的国内市场;君主权力的加强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宗教改革则为民族国家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往往与王权联系在一起
法国大革命 和拿破仑战 争时期 民族国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大革命时期,民族主义成为发动群众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雅各宾派执政时期,法国民族国家意识强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欧洲其他地区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发展,特别是意大利、德意志地区,为这两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两次世界 大战时期 极端民族主义成为战争的重要原因。随着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殖民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膨胀,极端民族主义抬头,先后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中甚至出现了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悲剧
二战后 民族主义的衰落。欧洲走向了联合,民族国家的部分主权由欧洲共同体或者欧盟行使;全球化也削弱了资本的民族属性,无论从欧洲还是从世界范围看,民族主义正在衰落
三、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作用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者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2)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
(3)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2.不同点
(1)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
(2)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联合国能够推动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
(3)联合国较之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典题例证】
1、(2022·海南高考)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体现了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感的精神基础。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学生除了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理解,还要发挥历史课程的多元功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历史的学习,系统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并且逐步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正面价值观的形成。
2、(2022·海南高考)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B 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
3、(2022·北京高考)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解析:D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故①正确;《拿破仑法典》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不属于国际法,故②错误;《解放黑人奴隶宣
言》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人奴隶应享有自由,仅适用于美国,故③错误;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属于国际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4、 (2022·北京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二 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
试答 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
突厥、回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向西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加丰富。
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