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林则徐的“萄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集中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 )
A.以民为本 B.天人合一 C.家国情怀 D.和而不同
2.谭元亨在《中国文化史观》中认为中国文化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春秋战国,为中原文化的相互激活;魏晋南北朝,为南北文化的交融;盛唐之际,则为亚洲文化大汇聚;迄近代,当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的逐步融合。”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历史发展推动文化交流 B.中原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C.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D.华夏文明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3.“天子受命于天,天子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这段话
A.突出君主权力的神圣性和决定性 B.指出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C.强调君主权力的不可怀疑性 D.体现出对君主权力的无可奈何
4.《中国文化史》提到,“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盛极一时,又戛然中绝,出现过大幅度‘断层’,乃至完全覆亡……唯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发展中,各代均有斐然成就。”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具有( )
A.多元性与一体性 B.先进性与丰富性
C.地域性与独特性 D.连续性与稳定性
5.下表是东晋十六国时期,部分政权开国君主出身的史籍记载情况。这反映了( )
政权 开国君主 开国君主出身记载
后秦 姚苌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出自三苗,舜徙之三危山。而《姚戈仲裁记》(姚戈仲,羌族人,姚苌之父)则说其自称舜的后裔。
后凉 吕光 《魏书·吕光传》记载吕光为略阳氐人。太元十四年,吕光自称三河王,追太公吕望为始祖,《吕光载记》因此称其为汉高祖吕后之宗族。
A.战乱导致史籍的记载矛盾 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C.割据政权彰显正统的努力 D.民族交融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
6.利玛窦(1552~1610年)出生于意大利贵族家庭,1582年到澳门,第二年进入中国内地,1589年迁居韶州,以后又到南京及江西南昌等地。此中,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交游,畅谈社会政治、天文地理等。他“畅谈”的话题可能会有( )
①番茄由观赏植物变为百姓餐桌的食用蔬菜 ②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③白银流通量的增加推动赋役制度重大变革 ④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数学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儒家文化圈”不包括如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8.老子认为“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中,爱的是天下万民,利是万民之公利。这说明( )
A.百家学说本质趋同 B.“仁政”影响广泛
C.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D.“民本”思想发展
9.南北朝时,北方的儒学已失去官方的政治支持,南方政权也受制于地方势力,没有庇护旧官学的力量,僧侣们则无所顾忌,颇有挥洒余地。据此可知,当时( )
A.佛教逐渐实现本土化 B.政治分裂推动思想繁荣
C.南北方文化日益趋同 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10.汉代画像石砖中常常会出现胡人形象。如图为河南安阳出土的乐舞百戏图,其中右数第三人装束明显不同,身着短袍和长靴。东汉史学家班固曾在《东都赋》中记载此类场景:“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傑侏兜离,罔不具集。”这反映了汉朝( )
A.文化领域的和而不同 B.城市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对外贸易繁荣的影响 D.匈奴与中原的密切交流
11.“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绣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该言论出自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12.战后,东亚一些国家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因此东亚各国的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以新加坡和韩国较为典型,其成功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列属于两国类似儒家文化背景的是( )
①重视教育 ②科学技术 ③勤俭节约 ④高效作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下面是关于先秦时期的一些记载。据此可知( )
记载 来源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尚书·康诰》
毋(诸侯)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 《史记·殷本纪》
A.先秦统治者提倡仁政思想 B.神学的政治影响力减弱
C.华夏观念得到了一定认同 D.早期的民本思想已萌发
14.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画像。《史记·老子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的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15.关于楚辞的解析,最正确的是
A.是战国时期的屈原等,吸取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而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B.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抒情诗。
C.楚辞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屈原的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D.楚辞主要是屈原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16.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据此体现了中华文化特点的是( )
A.天下为公 B.源远流长 C.以农为本 D.顺应自然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子》
材料二 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孝与中国文化》
就是把社会中的人各就其关系,排定其彼此之名分地位,而指明相互间应有之情与义,要他们时时顾名思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一个人似不为其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着。
——《中国文化要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古代儒学的突出特点。
18.【中华悠久文化】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材料二:孟子主张的家庭成员行为准则是仁、礼、义、慈、孝、敬。“仁”就是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义”就是要尊敬兄长;“礼”就是要谦让;“慈”是长辈对晚辈要慈爱;“孝”和“敬”则是晚辈必须履行的对长辈的尊敬和赡养等义务。孟子认为处理好父母兄弟的关系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能影响政治。
材料三:秦汉时期,产生于春秋战国的那些家庭历史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整合和普遍化,成为两千年中持续保持的强国传统。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
——摘自张国刚《中国家庭史》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孟子的家庭教育观。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家训部分内容摘录
朝代 出处 内容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救,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唐代 《柳氏叙训》 讲论家法,莫不言立已以孝弟(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
唐宋之际 《太公家教》 勤耕之人,必丰谷食;勤学之人,必居官职……勤是无价之宝,学是明月神珠
北宋 叶梦得《石林家训》 忠敬不存,所率皆非其道。是以忠不及而失其宁,非惟危身,而辱必及其亲也
宋代 《包拯家训》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明代 高攀龙《高氏家训》 立身以孝弟(悌)为本,以忠义为主
清代 吴汝纶《谕儿书》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
清代 于成龙《治家规范》 人贵立志,念念向上,一等做去,有志者事竟可矣。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
——据金滢坤《论古代家训与中国人品格的养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传统家训为中心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中国古代史。据材料“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苟利国家生死以……”,可以看出在孟子、张载和林则徐身上都能看到鲜明的家国情怀,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家国情怀,并未提及民本思想,天人合一以及和而不同,排除AB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战国,为中原文化的相互激活;魏晋南北朝,为南北文化的交融;盛唐之际,则为亚洲文化大汇聚;迄近代,当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的逐步融合。”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经历了相互激活、南北交融、汇聚亚洲文化及与世界其他文化的融合过程,说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中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地位,无法得出中原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古代人常以“夏”与“蛮夷”,或“华”与“夷”的对称,即以文化和种族来作为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准,从而形成华夏优于夷狄的观点。“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华夏文明并不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材料表达了君权来自上天的赐予,君主命运对国家、民众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故选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君主权力的公正性,排除B;C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世界古代史(中国)。据材料“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盛极一时,又戛然中绝……唯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发展中,各代均有斐然成就。”,可以看出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中间出现了断层,但是中华文化确是连续发展,并没有断层,且各代都有比较大的成就,突出说明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不是多元性与一体性,不是先进性与丰富性,也不是地域性与独特性,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后秦的羌族统治者自称舜的后裔,氐族吕光建立后凉后尊称吕望为始祖,并与汉高祖吕后攀上宗族关系,反映出割据政权在努力彰显其统治的正统性,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战乱对史籍记载的影响,排除A项;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民族交融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番茄原产于南美洲,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①错误;改土归流是在清朝时期大规模推行的,②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这对中国的赋役制度产生影响,③正确;明末,《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相继被译介到中国,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能交流其中的数学概念,④正确;③④正确;D项正确;①②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朝鲜、日本和中南半岛诸国,印度、中亚地区不属于儒家文化圈,故①②③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④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题干“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兼相爱,交相利”可知,老子认为百姓是统治的基础和根本,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墨子提倡一视同仁地爱所有人,互帮互助,这些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项正确;仅从三家学说都提倡“民本”思想,无法得出“百家学说本质趋同”的结论,排除A项;“仁政”仅是孟子的思想,无法得出“仁政”影响广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北方的儒学已失去官方的政治支持,南方政权也受制于地方势力,没有庇护旧官学的力量,僧侣们则无所顾忌,颇有挥洒余地”可知,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佛教吸收儒、道的思 想,不能得出佛教逐渐实现本土化,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影响儒学发展,“政治分裂推动思想繁荣”说法笼统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南北朝时期儒学、佛学发展的情况,并未提及南北方文化交流交融,不能得出南北方文化日益趋同,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和而不同一方面教导人们要与他人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又需要人们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材料“河南安阳出土的乐舞百戏图,其中右数第三人装束明显不同,身着短袍和长靴”“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傑侏兜离,罔不具集”体现的是以乐舞为代表的文化领域上的和而不同,A项正确;汉朝时期的乐舞是统治阶层的文化,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胡人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并非单指匈奴,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强调君主用来控制臣下有七种方法,所要考察危害君主的隐蔽情况有六种,C项正确;材料与儒家、 墨家、道家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后(新加坡和韩国)。结合所学可知,新加坡和韩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强调教化的作用,强调勤俭节约,①③正确,B项正确;儒家思想并不重视科学技术,②错误,儒家思想并不强调高效作风,④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D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典文献中记载,先秦时期的统治者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团结民众、“保民”“有功于民”等,反映出早期的民本思想已萌发,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先秦统治者提倡仁政思想,排除A项;材料与神学政治影响力减弱无关,排除B项;华夏观念得到了一定认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史记》中记载了孔子见老子,而画像石上表现的也是孔子见老子的画面,由此可知二者在主题上是一致的,D项正确;文字和画像的描绘是有出入的,风格上也并不一致,排除AC项;二者在形式上分别是画像和文字,并不一致,排除B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楚辞是战国时期的屈原等人,吸取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而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其句式自由灵活,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故A项正确。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排除B。楚辞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屈原的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故C项正确,但不是“最正确”,排除C。楚辞主要是屈原等人在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楚辞的含义,紧扣设问要求“最正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统治者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社稷成为国家代称,并设社稷坛,同宗庙一起分设王宫两侧,体现了中华文化以农为本的特点,C项正确;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源远流长用来比喻历史悠久,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的规律展开行动,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17.(1)异: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特点:儒学是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伦理关系是一种义务关系。
【详解】(1)异:根据材料“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可归纳出孟子主张人性善:根据材料“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可归纳出荀子主张人性恶;根据材料“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和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根据材料“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可归纳出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二者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特点:根据材料“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可归纳出儒学是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文化;根据材料“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可归纳出伦理关系是一种义务关系。
【点睛】
18.(1)主要特点:按照血缘宗法关系组成;人口众多,集体大家庭;父家长制,浓厚的等级色彩和明确的政治隶属关系;分支家庭、小家庭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礼崩乐坏,西周分封制下形成的家庭关系发生裂变,在这种背景下,孟子提出了自己的家庭观。
孟子的家庭观,在总原则上,倡导家庭和谐;在家庭成员个人品行方面,强调个人修养;在家庭内部关系上,主张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在家国关系上,认为治家与治国有很大关系。
这些主张有利于家庭成员修身养性,培养家庭责任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适应了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需要,在中国古代备受推崇,在今天还有一定的价值。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和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一“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可知,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组成;据材料一“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可知,人口众多,集体大家庭;据材料一“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父家长制,浓厚的等级色彩和明确的政治隶属关系;据材料一“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格而埋没在大家庭之中”可知,分支家庭、小家庭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评析类)。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评析类的试题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方面去分析;评析孟子的家庭教育观可以分别从其家庭教育观产生的背景、具体的内容和产生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从背景来说,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礼崩乐坏,西周分封制下形成的家庭关系发生裂变,在这种背景下,孟子提出了自己的家庭观。然后从孟子的家庭教育观具体内容来分析,据材料二“孟子主张的家庭成员行为准则是仁、礼、义、慈、孝、敬”“孟子认为处理好父母兄弟的关系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能影响政治”可知,孟子的家庭观,在总原则上,倡导家庭和谐;在家庭成员个人品行方面,强调个人修养;在家庭内部关系上,主张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在家国关系上,认为治家与治国有很大关系。最后从其家庭教育观的影响来说,分别从对家庭本身的影响,到对小农经济乃至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进行说明;如这些主张有利于家庭成员修身养性,培养家庭责任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适应了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需要,在中国古代备受推崇,在今天还有一定的价值。
19.基本内涵:
①自强不息的精神(或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②崇尚道德的精神(或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③民为邦本的精神(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④以和为贵的精神(或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详解】基本内涵:依据材料“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栽物”可以得出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依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得出以和为贵的精神;依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可以得出民为邦本的精神;依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得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依据“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崇尚道德的精神。
20.示例:论题:传统家训对建设良好家风的现实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中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从传统家训中汲取营养是今天我们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手段。
【详解】根据中国传统家训部分内容摘录可知,家训主要涉及对个人品德修养、树立远大志向、强化忠孝观念、家国意识等内容,故可以“传统家训对建设良好家风的现实意义”为题,首先以“道德”为中心阐述家风的本质概念,例举材料中及有关家风在名人名言,阐述传统文化对家风的重视;立足于原生家庭的家风打造,如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并相应阐述对个人价值观及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好坏影响,彰显家风在当下社会现实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家风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现实加以说明,为现实的社会与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