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今
日
中
国
高铁: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移动支付:轻轻一扫,交易完成
共享单车: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
网购:动动手指买遍全世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最爱的中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在国外青年“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的采访中,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下册
1.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2.通过快速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
3.认识到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目录
一、文明的传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三、文明的丝路——发达的中外交通
印刷术的演变、影响及传播
隋唐
宋代
元代
元朝中期
演变
影响
传播
自主学习一
方法:快速浏览课本59-60页,标出相关知识点。
一、文明的传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毕昇——(泥)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 王祯《农书》
铜活字印刷术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向东到达日本、朝鲜;向南到东南亚;向西到欧洲
印刷术的演变、影响及传播
隋唐
宋代
元代
元朝中期
演变
影响
传播
课堂展示
一、文明的传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展区
唐代雕版印刷术
宋代泥活字印刷术
元代转轮排字法
元代铜活字印刷术
宋
代
木
活
字
印
刷
术
3
1
2
印刷
拆版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活字印刷术的制版步骤
一、文明的传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北京大学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
北
京
大
学
新在“活”: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一、文明的传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影响:对于文化的传播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梳理指南针的出现与发展过程
1.战国:
2.宋代:
3.北宋末年: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方法:快速浏览课本60-61页,标出相关知识点。
自主学习二
梳理指南针的出现与发展过程
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
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1.战国:
2.宋代:
3.北宋末年: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战国的“司南”
宋代的“罗盘”
北宋末年的“指南针”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的深远影响?
郑和下西洋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梳理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1.唐朝:
2.唐朝末年:
4.元朝:
3.宋元时期: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方法:快速浏览61页,标出相关知识点。
自主学习三
梳理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
1.唐朝:
2.唐朝末年:
4.元朝:
3.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宋代火器
元代火铳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论》
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成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国。
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火药和火器的影响
二、文明的航向——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
2.宋元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什么?
(一)陆上交通
3.元朝的陆路向西通往哪些国家
1.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何时?
(二)海上交通
三、文明的丝路——发达的中外交通
自主学习三
方法:快速浏览62--63页,标出相关知识点。
1.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
陆上丝绸之路
驿站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2.宋元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什么?
(一)陆上交通
3.元朝的陆路向西通往哪些国家
波斯
阿拉伯
俄罗斯
元朝
1.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何时?
(二)海上交通
三、文明的丝路——发达的中外交通
指南针12、13世纪
造纸术 13世纪
中国
阿
拉
伯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欧
洲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作用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中国
在改革大潮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适应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谋划,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和提升。“一带一路”战略规模宏大,地域跨度大,涉及领域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高度关注和认可。
纵横联系:
中国在公元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
(1)社会相对安定。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2)经济持续发展。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3)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
(5)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维碰撞: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科技
交通
三大发明撼世界
两条丝路连西东
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
陆上丝路
海上丝路(元鼎盛)
四通八达的驿站
频繁的海上贸易
宋应用于航海
宋元广泛用于军事
北宋毕昇
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指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3.“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凋了印刷术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D
B
课堂检测
A
点拨升华
有人说:“假如四大发明没有传到欧洲,尤其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传入,也许就不会有近代中国的屈辱,也不会令今天的欧洲比中国强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并不是强国之路,文化与文明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才能互相促进,更快地发展。
传文明薪火
树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