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会写本课生字。
2.借注释、看插图、想画面,初步理解诗句大意。
3.借用地图、时间轴、诗词等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感受战争时间之长、戍边将士之悲苦,体会诗人盼良将、保家国的壮志情。
4.培养学生质疑、解疑以及思辨能力,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古诗,感知意向,领悟诗情;体会边塞诗的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文字的热爱。
难点:学生质疑、解疑、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板贴、卡纸、记号笔、翻页笔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我们班同学知识积累很丰富,老师来考考大家,对对子会吗?南对—北【南征—北战、东奔—西走、左顾—右盼、瞻前—顾后】
这四组成语,意思懂吗?“南征北战” 简单地说就是——【“南北征战”】后面三个呢?奔跑东西、顾盼左右、前后瞻顾。——成语对得既快又准,诗词积累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厉害!谁来当小老师?出个上句,和大家对一对。(请2个人)我们班孩子果然很厉害!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引诗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单元导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的,你能猜猜它的意思吗?
预设:天下的兴盛和灭亡,人人有责。
没错,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结合起来,这就是“家国情怀”,也是本单元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三首,分别是(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这节课先学第一首(显示:出塞)。【板书课题:出】
2.解诗题
⑴“塞”是本课的一个生字,怎么记住它?
预设:“赛”字的贝字底换成“土”;“寨”“寒”“骞”……
——换部件记,是个好方法。
⑵怎么把它写好?
预设:横画比较多的字,间距均匀、紧凑。
【板书:塞】三横间距要均等,撇捺舒展要托稳,土字扁扁在下方。
⑶“塞”给它组个词。(边塞、要塞)
【出示地图】看,这是唐朝的疆域图。这里就是唐朝和突厥的边塞,【边界线显红】自秦汉以来,突厥人经常翻越边塞入侵中原来掠夺物资,所以人们为了阻挡敌人,在这里筑长城、修关口【板画:长城】还要派将士驻守。可见边塞的安危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齐读课题。
⑷“塞”是边塞,那“出塞”呢?(预设:到边塞去守边疆)
3.知诗人
《出塞》的作者是王昌龄。你对王昌龄有什么了解呢 指生介绍。【图:王昌龄】其他人补充。
你一句我一句,作者就了解了。出示诗人资料【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有“七绝圣手”之称,作品多写边塞生活,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有《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出塞》被称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指名读资料,关注到了什么信息?(“七绝圣手”或“压卷之作”)猜猜怎样的作品才称之为“压卷之作”?(有名的、最好的)
二、读通诗句,感受韵律
1.了解学情
这一年,王昌龄站在广阔的边塞,望着天上的圆月【板画:圆月】,看着长城和关口,写下了这首诗。【出示全诗】
【出示全诗】大家会背吗?会背的举手。会背了,我们还要学吗?想学什么?
预设:理解诗的意思,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带着这些思考自由朗读古诗。【出示学习任务一: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读准字音
⑴将 预设:把前后鼻音分得很清楚,还把多音字“将”读准了。它还读什么?(jiāng 将来。 qiāng将进酒——这是古语中的用法。)
诗中还有几个多音字,谁发现了?(点红:还、教)
⑵还 预设:这里的“还”huán 意思是?(回来)。它在哪些古诗中出现过?指生回忆。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结合语境,联系学过的诗句,我们能确定读音。
⑶教 预设:jiào呢? 书上有注释:【划线:令、使】根据字意,我们也能确定读音。【出示字典里的义项】
3.读出节奏
指名读,生评。
预设:关注到了停顿规律。七言绝句一般就是按照223的规律停顿的。有不一样的读法吗?指名读(43也可以)节奏不同,韵味也不一样了。
三、理解诗意,提出疑问
1.回忆学法
读通了诗句,还要读懂意思。想想读懂古诗有哪些方法?(生自由说)【出示:借助注释、结合插图、查找资料、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
2.小组合作
我们用上这些方法学习古诗【出示学习任务二: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把问题写在卡纸上。】
巡视提示:小组内可以先尝试着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卡纸上。(提醒先写好的学生将问题贴在黑板上)
3.理解诗意
巡视点评:你看,大部分小组配合默契,已经完成;有些小组还在讨论中,来不及记录;还有的小组正在寻找思路。这些都没有关系,我们边讨论边思考,先来交流诗句的意思。指名小组代表来分享。
预设:有点小错误。其他小组补充,并说理由。
预设:大概意思正确。(通过小组讨论,把诗句的意思理解了,会学习。)
梳理问题:大家思维真活跃,聪明的孩子会提问,为你们的会思考点赞。
4.梳理问题
(指着问题板贴)我们一起来梳理梳理。这是第*组的问题,请小组代表读一读。其他小组有什么发现?
预设: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诗句的第*行提出来的;这首诗为什么称为“压卷之作”?……(将黑板上的问题贴随机进行归类)
这些同学从诗的内容、写法(价值)多角度提问,我们以此归类整理,更加清晰了。
四、解疑体悟,涵咏诗句
1.解疑
大家的思考有深度,提了这么多问题,其实答案就藏在诗句中,齐读。随机解疑:
⑴问题1:为什么秦时的明月,汉朝的边关 (生自由交流)
预设:讲不好。追问:真是这样理解的吗?
【圈画“秦时”“汉时”】秦时的明月照着边关,汉时的明月照着边关。(手势交换)也就是秦汉时的明月照着边关。你看中国的语言文字多有意思,一调换就读懂了。我们课前提到的【“南征北战”就是“南北征战”】。分开表达,合并理解,这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互文】。指名再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小结:由秦到汉再到唐,时隔千年;月光所照,空间无限。王昌龄的一句诗就把这种时空交错概括了,难怪被称为“压卷之作”。
⑵问题2:为什么“万里长征人未还”呢?(生自由交流)
【出示:时间轴和战争次数、伤亡人数图】这是从秦朝到唐朝的战况统计图,看着这些数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死的人多。追问: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也许他们是孩子的父亲,也许他们是……(指生答:妻子的丈夫,还可能是父母的孩子。)
预设:战争多。战乱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过渡:王昌龄不仅看到了明月和边关,他还看到了那战死在沙场的未还之人。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情境创设读:
当家乡已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春天,塞外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望着一轮明月,戍守边关的战士不想家吗?
当家乡已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初夏,塞外却是,【五月天山雪】,望着一轮明月,戍守边关的战士不想回家吗?
当家乡已是【最是橘黄橙绿时】的金秋,塞外却是【胡天八月即飞雪】,望着一轮明月,他们不想念亲人吗?
当家乡已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冬末,塞外却是【一夜天山雪更厚】,望着一轮明月,他们不想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吗?
是将士们不想回?不愿回吗?而是不能回啊!他们要——保家卫国。【板书:保家国】
指导朗读:
写下这一句的时候,猜猜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悲伤、难过、无奈)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两句,来表现这份苦难和悲伤?
预设: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请生试读,教师范读。
小结:边关不宁,何以还家啊!战争给将士们,也给他们的亲人,带来多少苦难和悲伤啊! 王昌龄的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我们读出了这么丰富的情感。难怪这首诗被称为“压卷之作”。
⑶问题3:为什么只要李广将军在,胡马不敢度阴山?。(生自由交流)
预设:生说李广骁勇善战。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广何许人也?指生交流。(如说出《塞下曲》,李广射虎的故事。有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士保家国,才能国泰民安。)
【出示人物资料:汉朝名将李广,跟匈奴作战非常勇猛。当时,连敌人都很敬畏他,称他为“飞将军”,几年不敢进犯边关。】
了解了这些,再读读后两句,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敬佩、思念、怀念……
追问:他们对李广将军仅仅在思念、怀念吗?不是的。他们希望更多像李广一样的将领,英勇善战,保家卫国。
这是敬佩,是思念,更是一种期盼!【板书:盼良将】
这是无数战士的期盼,他们期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无数战士亲人的期盼,他们期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结:(指着板书)短短的两句诗,饱含了战士们保家国、盼良将的爱国之情,难怪被称为“压卷之作”。
2.涵咏
⑴体悟情感
【出示图片,背景音乐】当大漠的悲歌响彻云霄,多少男儿出征万里不能回家。(女生读)即便飞沙走石,刀光剑影,也无法熄灭将士们心中如火的信念。(男生读)——语调高昂,气势磅礴,我仿佛看到了飞将军的英勇气概。
⑵体悟写法
(指着问题板贴:这首诗为什么被称为压卷之作?)学到这儿,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吗?(生自由交流)
小结:这短短28个字,大气磅礴。既有明月照边关的时空交错【写景】,又有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现实【叙事】,还借用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满腔的爱国情【议论抒情】,难怪这首诗被称为“压卷之作”。
3.拓展
同学们,知道吗?【这些描写塞外边关自然风光和驻守将士们生活的诗,叫边塞诗。】这类诗歌唐代的诗人写得最多。看,王昌龄在他的边塞诗里不止一次地写到了边关,也写到了月。(出示诗句)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一》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其二》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从军行.其六》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出塞.其二》】
五、紧扣单元,拓展升华
1.思辨
(指着板书上的月亮)有人认为边关的月是凄冷的,也有人说这是一轮暖月,你们怎么看?说说你们的理由。
【学习任务三:你认为这一轮明月是“冷月”还是“暖月”?说说理由。】
预设:抓“寒”等字。心境不同,感受也不一样。
预设:如果生都说冷月。
这一轮明月见证了千百年来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它是温暖的。
这一轮明月是边塞诗中重要的角色,照耀着中国诗坛,它是温暖的。
你看,换个角度想问题,会有新发现,是不是很有趣?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2.总结
这节课带着你们的疑问,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体会了诗人的情感。那些还没有完成的小组,相信你们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课后可以深入思考,和同学讨论交流。
3.作业
诗文能表意,书法也能传情。这是《出塞》的一些书法作品,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喜欢的一幅进行临摹。
【1.选择一幅《出塞》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自主预学《凉州词》(必做);2.找一两首其他的边塞诗,体会诗人的情感(选做)。】
附板书:
21出塞
保家国
盼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