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7 15: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朱德(1886 年 12 月 1 日 - 1976 年 7 月 6 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他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围绕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二、创作背景
本文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而写就的深情篇章。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 年 2 月 15 日与世长辞,享年 86 岁。在这沉重的时刻,朱德怀着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于 3 月 25 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这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我的母亲》。
三、文体常识
这是一篇充满真挚情感的回忆性散文。在文中,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其间穿插着深刻的议论和深情的抒情,使文章既富有故事性,又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
四、字词梳理
1. 佃农(diàn nóng):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2. 祖籍(zǔ jí):原籍。
3. 溺(nì):淹没。文中指淹死。
4. 劳碌(láo lù):事情多而辛苦。
5. 私塾(sī shú):中国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6. 周济(zhōu jì):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7. 宽厚(kuān hòu):①宽而厚。②(待人)宽容厚道。
8. 仁慈(rén cí):仁爱慈善。
9. 连夜(lián yè):①当天夜里(就做)。②接连几夜。
10. 慰勉(wèi miǎn):安慰勉励。
11. 不辍(bù chuò):不停。
五、文章结构
(一)开篇哀悼(第 1 段)
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母亲的逝世,此段如同一曲悲怆的序曲,引出了后续对母亲的深情回忆。
(二)母亲生平(第 2 - 13 段)
1. 家庭状况与母亲品质(第 2 - 7 段)
详细叙述了家庭的情况,重点描绘了母亲勤劳俭朴的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母亲不仅操持着繁重的家务,还在艰苦的环境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
2. 支持革命与深远影响(第 8 - 13 段)
讲述了母亲对作者投身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她的理解和鼓励成为作者前进的动力,赞扬了母亲的深明大义。
(三)深情抒怀(第 14 - 17 段)
在前文对母亲事迹叙述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倾诉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抒发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坚定决心,将对母亲的情感推向高潮。
六、重点句段赏析
1.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赏析:这段文字通过罗列一系列具体的劳动场景,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母亲仿佛不知疲倦地为家庭付出,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的辛勤与伟大。
2.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赏析:作者细腻地描绘了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成长历程,从四五岁时的帮忙,到八九岁时能承担更多劳动,展现了母亲言传身教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母亲在忙碌中不忘对孩子的教育,突出了母亲勤劳且善于教导孩子的特点。
3.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赏析:此段直抒胸臆,作者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感激。母亲赋予的宝贵经验、强健体魄和勤劳习惯,成为作者一生的财富,让他在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都能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母亲对作者深远的影响。
七、文章主旨
本文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详细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远影响,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同时,作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坚定决心,将对母亲的小爱升华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
八、写作借鉴
1. 线索明晰:以时间为线索,巧妙地组织材料,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读者能跟随时间的脉络,深入了解母亲的一生。
2. 事例典型:通过选取母亲煮饭、种田、喂猪等典型事例,生动地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母亲的勤劳品质跃然纸上。
3. 表达方式多样:融合叙述、议论、抒情于一体,使文章既有生动的故事叙述,又有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九、自我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佃农(diàn) 祖籍(jí) 劳碌(lù) 妯娌(zhóu li)
B. 勉强(qiǎng) 迁徙(xǐ) 管束(shù) 为富不仁(rén)
C. 豌豆(wān) 和睦(mù) 衙门(yá) 任劳任怨(yuàn)
D. 溺死(ruò) 周济(jì) 私塾(shú) 不辍劳作(c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藉 劳碌 红薯 无可奈何
B. 害病 慰勉 高梁 节衣缩食
C. 豪绅 仁慈 和睦 东挪西借
D. 同盟 支撑 聊叙 饱尝坚苦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回忆我的母亲》,使我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C. 朱德回忆的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慈爱、坚强且有远见的农村妇女。
D. 这篇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感激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二)阅读理解
4. 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5.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的?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D (“溺死”的“溺”应读“nì”)
2. C (A 项“祖藉”应为“祖籍”;B 项“高梁”应为“高粱”;D 项“饱尝坚苦”应为“饱尝艰苦”)
3. D (A 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 项,语序不当,“一生”应放在“不曾”之前;C 项,搭配不当,“回忆的母亲”应改为“回忆中的母亲”)
(二)阅读理解
4. 文章围绕母亲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事,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品质。
5. 作者在文中通过直接抒情,如“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等直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通过回忆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的教育,如讲述母亲的劳动场景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间接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在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坚定决心,将对母亲的小爱升华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