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7 月期末考试
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
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骑行者长距离骑行时,往往会大量出汗,肌肉酸痛,呼吸加快。下列关于骑行者生
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弱碱性的血浆 pH 会一直降低
B.大量出汗有利于维持体温的稳定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D.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促进 Na+的重吸收
2.发菜属于蓝细菌,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生物。发菜细胞与其他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不
包括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遗传物质特定存在的区域
C.都有支持生命活动的生物膜系统
D.新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下列实例中体现主动运输的是
A.红苋菜放在热水中水的颜色变成红色
B.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
D.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细胞
4.科学家使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使斑马鱼细胞内去甲基化酶的基因减少了
13bp,导致该酶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斑马鱼对寒冷的耐受能力。该基因的变异方
式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5.“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方法步骤为:根尖培养→固定细胞
→制作装片→观察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根尖培养:剪取根尖 0.5~1.0cm 放入冰箱冷藏室内诱导
B.固定细胞:将剪取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C.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4 个步骤
D.观察现象: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象
6.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疲惫,运动时心率和胃肠蠕动发生的变化是
A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心率加快和胃肠蠕动减弱
B.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心率加快和胃肠蠕动加强
C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心率减慢和胃肠蠕动加强
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心率加快和胃肠蠕动减弱
7.将蛙的甲状腺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培养并定期检测,发现某激素的
量在增加,该激素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8.下列现象或操作主要与脱落酸有关的是
A.尿泥促根 B.恶苗病
C.小麦穗上发芽 D.棉花摘心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开发出一些种群密度调查的新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都只能用来调查种群密度
B.可以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或者视频调查种群数量
C.分析动物粪便的微卫星 DNA 分子标记调查种群数量
D 利用动物声音的个体识别技术开展野外种群数量的监测
10.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就是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B.群落演替就是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的优势地位
C.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D.自然状态群落总是朝着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11.植物细胞工程在实际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
是
A.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马铃薯
B.利用突变体获得抗花叶病毒的甘蔗
C.利用人参细胞培养来生产人参皂苷
D.利用微型繁殖技术来生产铁皮石斛种苗
12.基因工程中常用 PCR 技术特异性地扩增目的基因,反应体系中实现“特异性扩增”
的主要组分是
A.DNA 模板 B.4 种脱氧核苷酸
C.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D.引物
13.某兴趣小组在葡萄酒制作完成后,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的发酵,
发酵温度为 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天然的菌种往往会使发酵食品的品质更好
B.打开瓶盖的目的只是为葡萄醋的发酵提供氧气
C.在醋酸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也会进行大量繁殖
D.醋酸发酵过程中乙醇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14.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变化。下表为某医院检测的几种病原菌对常
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细菌名称 青霉素 红霉素 氯霉素
表皮葡萄球菌 58 73 32
肺炎链球菌 40 75 50
肠球菌 33 66 72
A.使用抗生素增加了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的概率
B.停止用氯霉素可能会降低肠球菌对其的耐药率
C.红霉素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D.上述细菌的耐药性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
1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可调节机体应激反应、免疫等。图 1 为 HPA
轴及其对免疫的部分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GC:糖皮质激素,“+”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
B.GC 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
C.产生 GC 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该激素的调节效应
D.临床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免疫缺陷病
16.番鸭(ZW 型)羽型有快羽型和慢羽型,受一对等位基因 B 和 b 控制(不在 W 染
色体上)。研究发现,快羽型雌雄番鸭杂交后代均为快羽型,慢羽型雌雄番鸭杂交后
代慢羽型与快羽型比例约为 3:1。快羽雄番鸭与慢羽雌番鸭为亲本,杂交后代 F1表型
数量如下表(单位: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慢羽 快羽
检测批次 检测鸭数
♂ ♀ ♂ ♀
1 50 20 4 3 23
2 70 31 5 4 30
A.番鸭的羽型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B.选育番鸭快羽系纯种比选育慢羽系纯种的难度大
C.慢羽为显性性状,亲本中雌雄番鸭的基因型分别为 ZBW 和 ZbZb
D.将 F1慢羽雄番鸭与快羽雌番鸭杂交,F2中快慢羽番鸭比约为 1: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17~21 题都是必考题。
17.(12 分)研究发现,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 ATP 中的化学能与 pH 有关。图
2 为研究人员开展的实验,图 3 为另一实验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内部,一个个圆饼状的类囊体堆叠形成 ,这种结构极大地扩展
了受光面积。
(2)研究人员进行了图 2 所示实验:将平衡后的类囊体转移至 pH=8 的培养液,并
立即加入 ADP 和 Pi,可检测到有 ATP 生成,初步证明了 ATP 的合成需要 存
在 H+的浓度差,该实验需要在 (填“黑暗”或“光照”)条件下进行。
(3)在后续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对类囊体悬液进行光、暗交替处理,结果如图 3 所
示,悬液的 pH 在光照处理时升高,从离子转移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
(4)研究人员将“组合体”(菠菜类囊体被小鼠细胞膜包裹)递送到小鼠体内为病
变的细胞提供能量,经光照处理后,该病出现明显改善,此过程中“组合体”产生的
起到了治疗作用。据推测,接受了该组合体的小鼠细胞不能利用 CO2来合成
有机物,该推测的依据是 。
18.(12 分)籽粒的发育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筛选到一株籽粒发
育缺陷的突变体 mn1-m2,通过遗传和基因序列对比分析发现,突变体细胞壁蔗糖转
化酶基因(Mn1)中插入了 166bp 的 DNA 序列,导致 Mn1 基因功能丧失,图 4 为相
关基因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突变体 mn1-m2 与野生型玉米进行杂交,F1籽粒表现为野生型,F1自交后代籽
粒的性状及其比例为 。
(2)使用 PCR 技术扩增某株玉米 Mn1 的片段进行基因型鉴定,可选用图中的引物
为 。若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出现两条相差约 160bp 的条带,则该株玉米的基
因型为 (用 M/m 表示)。
(3)对 mn1-m2 的转录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在插入序列对应的 mRNA 区域中含有两
个终止密码子,据此推测,导致 Mn1 基因功能丧失的原因是 。
(4)玉米的另一种隐性突变体 x,同样表现为籽粒发育缺陷。为研究两种突变体基因
的关系,研究人员将突变体 x 与 mn1-m2 进行杂交实验,若突变体 x 与 mn1-m2 为 Mn1
基因的等位突变体(基因内部不同突变位点的突变体),F1表型为 ;如果突
变体 x 与 mn1-m2 为非等位突变体,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F2 中籽粒表现正常的个体
比例为 。
19.(12 分)谷氨酸在神经细胞之间堆积,会造成细胞损伤,这是渐冻症(ALS)的
一种诱因。图 5 是谷氨酸释放的相关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 移动并与之融合,
同时释放谷氨酸,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
(2)据图分析,NMDA 受体是 (填物质)的一种受体,同时又是 的
通道,当 NMDA 受体被激活后,可引起细胞内 (填物质)增加,进一步促进
谷氨酸的释放,促进对 NMDA 受体的刺激,导致更多的谷氨酸堆积在细胞之间,造
成细胞损伤。
(3)某种药物作用于细胞可减少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数量,达到缓解病症的作用。据
图分析,该药物作用的机制可能是 。
20.(12 分)研究人员对西部某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进行研究,调查不同处理条
件和人类活动对牧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6。回答下列问题:
注:地上生物量指牧草在地上部分的生物总量
(1)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牧草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固碳,并可以作为牧群饲料,这体现了
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相比旱季,雨季植被种类更多,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土壤微生物类群丰
富度增加,这种规律性变化体现了群落的 。根据图 6 可知温度对草原
区域地上生物量影响更大,表明 是牧草生长更为关键的环境因素。
(3)根据下表分析,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加,生态足迹会 (填“提高”或“降
低”)。为保障经济效益且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可采用的管理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
放牧程度 管理措施
处理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过度放牧 补播 围封 禁牧
土壤有机碳 kgC +0.0
-0.02 -0.05 -0.15 -0.23 +0.01 +0.02
m-2 a-1 5
21.(12 分)纤维素酶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某研究小组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
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微生物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采集土壤样品时,可以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原因是该菌大多分
布在富含 的环境中。
(2)将土壤样品溶解在无菌水中,通常用 法进行接种,选择出菌落数为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能
够通过菌落数计算活菌数的原因是 。
(3)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所以
纤维素分解菌菌落会呈现的现象是 。图 7 为几种纤维素分解菌在刚果红培养
基上形成的菌落,通常选择图中 (填字母)所示位置的菌落进行进一步培养
和筛选。
(4)用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秸秆生产酒精,这样做的现实意义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