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27 16: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升华和凝华
一、单选题
1.下列场景与所含的物理知识,对应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初春,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用电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液体温度升高,加快了液体液化
B.盛夏,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的矿泉水,随着冰的质量减少,手感到凉——是因为冰熔化从手吸收了温度
C.深秋,小明发现操场的双杠上有一层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D.寒冬,戴眼镜的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水珠——是因为空气吸热发生了液化
2.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小冰晶
3.自然界中四季都有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美妙景色,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浓雾锁山
D.冬天,雾凇挂树
4.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⑤
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6.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干燥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上的冰慢慢消失
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8.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滴水成冰 B.气凝结霜
C.冰雪消融 D.浓雾消散
9.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
A.乙是冰 B.丙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由丙到乙的过程放热
10.灯泡用久了玻璃壳会发黑,这是由于(  )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解,变冷后凝固
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
11.小明在使用冰箱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热学现象,请你根据这些现象,分析电冰箱内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并在表中记录下结果。
编号 观察到的现象 物态变化
① 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白气
② 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
③ 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
④ 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
12.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后,中国航天发布了其“出差”前后的对比图,返回后“嫦五”返回舱明显变黑。这是因为返回舱返回时与空气摩擦使其表面产生高温,其外表的白色安全防热材料由固态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为气态,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安全防热材料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返回舱的温度不至于太高,但返回舱还是会被烧蚀。
13.有一种新型的“激光橡皮”,用它照射纸张时,纸张上的黑色碳粉会 成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高温碳蒸气经过特殊冷却装置又 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寒冷的冬天,东北有的人家窗户玻璃上出现了美丽奇幻的冰窗花(如图所示),这些窗花会出现在 的玻璃表面上.(选填“室 内”、“室外”或“室内外”),这是一种 现象.(填物态变化过程)
15.碘锤是一种初中物理实验器材,其实是一个封闭的锤子形状的玻璃容器,里面装有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的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据此可以判断出,实验过程中 (选填“有”或“没有”)液态的碘出现,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16.回顾以下演示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 ,使水蒸气发生 形成的.
(2)如图乙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
四、计算题
17.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对烧瓶微微加热.如图所示,观察发现固态碘颗粒中渐渐升起一股紫红色的烟,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固态碘熔化成液态的碘.
分析上面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8.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 CDDDA
6-10 BCACD
11.液化 凝华 汽化 液化
12.升华 吸收
13.升华 凝华
14.室内 凝华
15.没有 升华
16.汽化 低 液化 升华 紫色碘蒸汽消失,瓶壁上出现固态的碘颗粒
17.物质可以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
18.冬天室外气温比较低,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冰花”,所以冰花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在玻璃的内侧。
同课章节目录